看电视
《2018辽视春晚》以“新时代·合家欢”为主题,以“家文化”为主线,融地域特色、高雅艺术、跨界搭配、经典留声于一体,亮点频出,音乐人跨界表演也成为语言类节目的一大亮点。
文 | 叶实
跨年一过,各卫视平台旋即进入春晚比拼中。自小年夜至正月初,主流卫视你方唱罢我登场,次第祭出筹谋已久的“文化饕餮”,力求在春晚的市场蛋糕上瓜分到更大一块。
在历年省级卫视的春晚车轮战中,辽宁卫视向来是不容忽视的强势存在。根据CSM52城数据,2016年和2017年,《辽视春晚》连续两年分别以2.27、2.65的收视率艳压群芳,稳居全国省级卫视春晚收视榜首。
在受众注意力被极度稀释的收视环境下,《辽视春晚》用亮眼的数据表现,提振了整个卫视市场的信心。
客观地说,辽宁卫视在卫视序列中并不具备领先优势,但每年其在最能体现平台综合实力的春晚上却一马当先,颇具媒介研究的样本意义。
今年,已经走过31载的《辽视春晚》再度归来,以“新时代·合家欢”为主题,别具匠心打造了一台长达五小时四十分钟的晚会,是全国最长的春晚。
整台晚会符合新时代气息,贴近新征程气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为观众烹制了美不胜收的内容盛宴,从而收获了不俗的收视与口碑佳绩。
数据显示,《2018辽视春晚》开播csm52城收视率即破1,最高实时收视率达2.7%,居全国实时收视率第一,酷云实时关注度高居全国第一长达5小时,最高实时关注度达2.6072%,市场占有率超过25%。
综合来看,《2018辽视春晚》向观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以“家文化”为晚会魂系
辽籍艺人“回家”突出家乡情
春晚是颇具中国特色的电视“物种”。
自1983央视春晚滥觞,经由省级卫视的遍地开花,春晚如今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华民族的“新年俗”,在辞旧迎新的时段里,春晚通过这场“天涯共此时”的媒介仪式,建构起全球华人的民族认同与家国意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春晚在主题旨归上相比其他类型晚会,更应该具有厚度与温度,立意的高远方能成为晚会魂系所在。
因为时间节点的特殊性,各台春晚基本都共享着大同小异的主题取向,如团聚、欢乐、奋进、祥和等,而在这些风格化的主题之下,不同平台也在努力凸显自身差异化定位。
《2018辽视春晚》以“新时代·合家欢”为主题,这个立意一方面兼顾了气壮山河的宏大叙事,让新时代的国家话语为晚会提供了定盘星。
更重要的是,“合家欢”的定位将落点放在了小中见大的平民视角上,由此也奠定了整台晚会接地气、有人气、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创作基调。
在2017年《辽视春晚》预热期,辽宁卫视曾发起“晒父母年轻合影、助父母登上春晚”的全媒体公益活动,在去年,这个环节配合着郭冬临关于孝道的小品以及蔡国庆《看见从前的你》,从而成为整场晚会的“动情点”,引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好评。
在今年春晚中,“家文化”依旧是辽视春晚整体创作中的逻辑主线。晚会中,众多辽宁籍艺人回家过年成为一大亮点,他们为家乡的父老献上精彩节目,突出了浓郁的对家和家乡的情感。
晚会主创匠心独运地围绕“家文化”做文章。在语言类节目中,不同节目选取多元视角对家庭、亲情等命题进行了观照和演绎,歌舞类节目中也有多位歌手倾情献唱,唤起观众心灵深处对亲情的感触,从而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地域特色、高雅艺术、跨界搭配、经典留声
晚会亮点频出
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同时,《2018辽视春晚》还有效的平衡“道”与“术”的关系,追求晚会创作思想性与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在媒体社会责任感和新时代正能量的精神底色下,整台晚会呈现出灵动活泼、亲切晓畅、锐意创新的风格,亮点层出不穷。
结构串联方式是一台晚会的“骨架”,也是制作者寻求突破的着力点。
2017年的《辽视春晚》曾创造性的将辽宁卫视“双子星”《中国好家庭》和《欢乐饭米粒儿》两个节目的成员组成嘉宾群,通过情景式的串联演绎,轻松幽默的戏剧化表达,巧妙地将节目穿针引线。
今年的春晚承袭了这个特色,突破了台上、台下、嘉宾、主持人的界限,将串联有机融入节目中。
开场歌舞在晚会中扮演着打响头炮、迅速热场的作用。
今年的辽视春晚由世界纪录级别的飞行器拉开帷幕,屡获国际大奖的辽宁芭蕾舞团,新丝路乐队、冯晓泉、曾格格带来的器乐演奏,辽宁籍少女组合SHY48以及戴玉强、郑咏、张英席、火风、侯旭等的演唱,劲歌热舞将晚会开场气氛推向高潮。
注重地域特色是《辽视春晚》较之其他卫视的鲜明特色。除了邀请辽宁籍艺人“回家过年”,《2018辽视春晚》也在节目中嵌入本土立场。
如视辽宁为第二故乡的冯巩再次搭档王振华,用地道的辽宁方言遍数辽宁地名,歌颂了辽宁的风土人情、名山名川、历史文化。
通俗化的地域性节目展示乡土民情,而高雅艺术则提供了“庙堂之上”的精神洗礼。在《2018辽视春晚》上,一些融入了科技感的高雅艺术更显殿堂气场。
如青年歌唱家雷佳带来的歌曲《筑梦中国》,大气恢弘的歌唱配以高科技制作手段,精彩演绎了中国梦在世界舞台中的绽放。
霍尊表演的古风曲目《渔舟唱晚》,在歌曲中融入了传统诗词、戏曲元素,通过其开合有度、刚柔相济的演绎,让流行音乐呈现出了别样的古典韵致。
一些极具创意型的“混搭”、跨界类节目,宛如神来之笔。在晚会中,郎朗不弹钢琴演起了小品,郭冬临不做演员,弹起了钢琴;《唐人街探案2》主创陈思成、王宝强、肖央唱起了“年味十足”的《粉红色的回忆》。
2017年备受好评并掀起全家观看春晚、一起哼唱卡拉OK热潮的《岁月留声机》节目,今年也将推出升级版,陈明、陈少华、李进、甘平、姜育恒五位时代歌手,分别带来《快乐老家》、《九月九的酒》、《你在他乡还好吗》、《大哥你好吗》、《再回首》五首经典老歌,唤起一个时代的青春回忆。
再有谭咏麟温情献唱,两首老歌金曲《朋友》、《讲不出再见》致敬岁月,成功激发起荧屏内外观众的情绪律动,从而凸显了怀旧的温馨感。
从整体节目来看,《2018辽视春晚》兼顾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平衡了美感与快感,同时在全球视野与民族特色中找到了巧妙的连接点,从而让晚会在拔俗的主题指引下亮点鲜明、创意迭出、质感上乘。
语言类节目数量质量达新高
音乐人跨界表演成亮点
可以说,优质的喜剧节目,是《辽视春晚》历年春晚能在强敌环伺中突出重围的“王炸”,得益于其长袖善舞的资源整合能力,也受惠于平台在语言类节目创作上的精耕细作,《辽视春晚》已然成为观众最期待的“春晚大餐”。
《2018辽视春晚》继续在语言类节目上发挥传统优势,无论是节目数量还是质量,都标注了新的刻度。今年《辽视春晚》有10个节目为语言类节目,占据晚会的半壁江山。
在喜剧演员储备上,《2018辽视春晚》也堪称豪华,冯巩、郭冬临、蔡明、潘长江、巩汉林、闫学晶、孙涛、邵峰、宋小宝、王宁、高晓攀、王振华、潘阳、巩天阔、于洋、郭阳、郭亮、《组团上春晚》冠军团队都在晚会现场现身。
两档由音乐人“跨界”表演的小品节目是《2018辽视春晚》的亮点之一。其中由郭冬临和钢琴王子郎朗跨界表演的小品《梦想协奏曲》,提供了一种“音乐语言”与“表演语言”对话的视角观照。
节目中,郭冬临身着燕尾服上场,跟着郎朗学钢琴,郎朗以“四季”为题,用音乐表现出春、夏、秋、冬四季,让郭冬临领悟音乐语言的魅力,而郭冬临也以四季为题,用表演语言讲述了“相恋”、“结婚”、“生子”、“老年”这人生的四季。
在郎朗高水平钢琴演奏、交响乐团协奏、辽宁芭蕾舞团的有机配合下,雄浑的音乐与笑点频出的小品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
更重要的是,这档节目对梦想的反复渲染,以及节目最后不同个体对自己梦想的讲述,让这档创意非凡的节目也颇具厚重,显得隽永盎然、温情款款,有着上乘的质感。
另一档“跨界”小品《“杏”福村庄》由歌手蔡国庆与喜剧演员王宁表演。
据了解,这是蔡国庆首次以小品演员身份亮相春晚舞台,在小品中他扮演了“小蔡”一角,一上场就通过自黑方式让观众见证了他的幽默表演天赋,节目中蔡国庆与王宁因一场误会不打不相识,“包袱”环环相扣,欢笑不断。
围绕“家文化”的主题,《辽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将更多目光投注于父母、老人身上,众多社会热点,如“催婚”“婆媳关系”等命题,都成为喜剧节目的创作素材,笑声背后切入了更多对社会更深的关注,也生动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中,闫学晶、林傲霏母子与高晓攀、菅纫姿等表演的《妈妈的唠叨》,是继去年《老爸我爱你》之后的又一部令人笑中带泪的作品。
小品讲述了大龄未婚女儿被妈妈催婚,不得以找人假扮男友闹出误会的故事,反映了默默付出的母爱,节目中演员齐声大喊的一句“妈妈我爱您”,令人动容。
潘长江、巩汉林等人表演的《团圆饭》,融入了时下正热的“共享”概念,讲述了独居的老人在网上寻找“共享儿子”一起吃团圆饭的故事。
蔡明、李建华的《特殊任务》则以典型化的手法,探讨了中国式的婆媳关系。当两代人生活习惯、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悬殊时,应当如何协调处理?这似乎是民众通常都会遇到的问题,而这则小品也向观众传递家庭生活中,彼此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由宋小宝、程野等表演的《非诚来扰》节目中,想给自己找个老伴的宋小宝参加了相亲节目,获得牵手女嘉宾的机会,但女嘉宾却说这事需要自己的老伴决定,原来女嘉宾的老伴检查出绝症,想在自己临终前帮她找一个靠谱的老伴。
在爆笑不断的节目背后,却有着深沉的情感穿透力。
整体而言,《2018辽视春晚》在“新时代·合家欢”的主题定位下,节目内容正面向上,表达形式求新求变,兼具地域特色和国际化元素,受到了观众的认同与喜爱,也为卫视春晚再度提供了良好范本。
看电视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