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看似在可望而不可及的殿堂之上,但其实真正的音乐融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它在母亲的摇篮曲里,在情侣的对唱里,也在乡间的民谣里。
《醉乡民谣》讲述了一位失意的民谣歌手混迹社会、疲于应付残酷现实的故事,同时也让我们欣赏到悦耳动听的音乐。
《醉乡民谣》曾获得第66届戛纳评委会大奖。
电影以1961民谣盛行的美国为背景,男主勒维恩·戴维斯是一位身无分文的民谣歌手,每晚在朋友们的沙发上“流浪”,但努力抓住任何一个能够出人头地的机会,立志在音乐界站稳脚跟、闯出名堂。
电影开头,勒维恩唱着一首自创的民谣曲:
“......我会悄然逝去。我不在意上吊的痛苦,而在坟墓中,无比漫长的岁月,真凄凉。我在这世上到处游荡......路上十分饥饿,我躲在草堆后,真可怜......到山上去,扎根立足,肩上扛着来福枪,手里拿着匕首......在我脖子上套上绳子,把我高高吊起......我最后听到他们说,你死到临头了。”
男主自弹自唱原创歌曲的情景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开头时只是觉得歌词十分有趣,乐曲动人,让人深深沉浸在悠扬婉转的歌声里;到结尾时,再听这首歌,才明白其中深意。
勒维恩自以为已看透世间百态,相信自己只是欠缺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然而在经历各种变故后,才恍然醒悟:原来生活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艰难。想要成功,不仅仅需要才华,必要时还需要牺牲,牺牲肉体、自尊、甚至灵魂。
男主好友吉姆的女朋友吉恩(由于英文名音译的不同,电影截图里为简)怀孕了,她却不确定孩子是吉姆还是勒维恩的。吉恩对勒维恩的态度表明,她很讨厌勒维恩,不想生下孩子。勒维恩也答应帮她安排堕胎手术并支付费用。
勒维恩试图向吉恩的男友吉姆借钱,索性没有成功,否则真是太讽刺了。不过最后男主还是在吉姆的帮助下,成功筹到了钱。但在预约时却被医生告知无需支付费用,原因是两年前男主的女友狄安放弃了堕胎,决定生下孩子,并没有做手术。
当时男主才意识到自己在无意中竟伤害了那么多人,可他亦无法改变现状:既没办法让吉恩生下孩子,两人共同抚养;也无法在物质或精神上帮助前女友,减轻其生活的重担。
许多我们批判的,“不负责任”的人就如男主这般,凡事不多想,随心所,惹下一堆麻烦便丢给他人解决。通常连累其父母、朋友、伴侣辛苦奔波,为他们收拾烂摊子。
没人希望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只是不知不觉间,事态已悄无声息,发展至此。他们耍赖、说谎、逃避,或许是因为没有能力处理众多难题,也可能是因为早已习惯他人帮忙善后,或者纯粹是嫌麻烦,不想负责而已。
吉姆写了一首欢快的民谣,邀请勒维恩一起参与歌曲录制。但这是一首歌通俗易懂,迎合市场的歌曲,显然,这与他的演唱风格背道而驰。所以他并没有进一步参与其中,而是前往芝加哥寻找翻身的机会。
与他们一同录制的还有一位男歌手,勒维恩到他家蹭住,发现负责唱简单,幼稚之和声的男士以前竟也是一位出过不少专辑的歌手。
世道艰难,万物变迁,山不转水转,又有谁能够确保自己一直大红大紫?唯有自己的知识、技能与才华才能永远伴你左右。
但是才华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才华也需要不断充实,否则再怎么得天独厚的才华,终有一天也会枯竭。就像《伤仲永》里的小天才,由于父母贪近利而无远见,白白浪费了傲人的天赋,令人扼腕叹息。
到了芝加哥的勒维恩,在巴德面前献唱了专辑里的新歌,获得了巴德让其在三人组合里担任和声的机会,但勒维恩却果断地拒绝了。
一方面是巴德让男主改变形象,剃掉络腮胡,改留更受听众喜爱的山羊胡;另一方面是他觉得和声这个位置配不上自己的能力;
另外,还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曾和麦克组合发行唱片,但麦克因不堪各种压力而跳桥自杀。知音逝去,他宁愿当独唱歌手,也不想与素未蒙面的人勉强组合。这是对自己的坚持,更是对知音的尊重。
芝加哥的重创让勒维恩一度想要放弃歌唱事业,和父亲一样当一名船员。但天意弄人,最后阴差阳错,他还是没能登上远航的游轮。
回来后,勒维恩意外得知吉姆和吉恩帮俱乐部带来观众的秘诀竟是出卖肉体。吉恩为帮自己争取上台演唱的机会,不惜与俱乐部老板进行性交易。
此刻,勒维恩才真正明白了吉恩对自己的情感,当下竟痛恨起自己喜爱并追逐了多年的民谣,嘲笑在台上演唱的、曾经的民谣老师。
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本身就很艰难,谁都没有义务为你遮风挡雨,即便是至亲。他们为你所做的,不是必须的,而是因为他们爱你而附加的。
《醉乡民谣》,沉醉在民谣之中无法自拔的,除了那些在台上追逐音乐的歌手们,还有坐在台下全身心倾听的观众。
你赞同勒维恩追逐梦想不顾一切的做法吗?快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