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街》冲破二次元上线了,然后有小伙伴坐不住了,在现实中当起了“街巷长”,而且是一群12岁以下的小孩子。
8月2日,伴着毛毛细雨,一群小小“街巷长”走上了大街小巷,瞅瞅这,看看那,都想为街巷胡同变啥样提提意见。信报记者从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获悉,为了更好的将“街巷长”制落地生根,街道利用暑假期间,动员地区的小学生们,组建了一只50人的“小小街巷长”队伍,从孩子们的视角来观察街巷胡同还存在哪些平时大人们忽略的问题,更好的治理地区每一个社区、每一条胡同、每一个院落。
“每天胡同里的汽车能够停放整齐就好了,真想有个大点的地方玩丢沙包”、“我想我家院门前能够摆点鲜花,这样每天一出门就能看到花,心里就会变得很开心了”……小街巷长们走马上任第一天,就“意见”不断。在东安福胡同,“小街巷长”们三五成群,从胡同这头跑到那头,边跑还边四周观察,发现问题了就把随身带的小本子拿出来,做详细的记录。有个小朋友发现了在一条小胡同里有一些遗撒的垃圾,赶紧做了记录,并找到了巡逻的“大街巷长”,让他赶紧在微信群里通知,不到10分钟,一位环卫工人骑车就出现在了胡同内,及时将地下的垃圾清扫干净,整个过程没有超过15分钟。
西长安街街道相关责任人介绍,这些“小街巷长”们,在上岗前都接受了相关专业的培训,邀请了地区派出所和消防部门工作人员为他们进行自我安全意识防范讲座,增强他们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邀请了美术老师为同学指导,通过绘画提高“小街巷长”的观察能力,共同展望背街小巷的未来蓝图。“以后,还会组织他们排练情景剧,与大街巷长们互动,讲述在当上街巷长后发生的故事,从小培养责任意识,主动参与到街巷工作中来。”该负责人告诉信报记者,“小街巷长”将会成为寒暑假的常态活动,在开会后,利用周末时间,也会组织小朋友参与到日常巡逻中。
信报记者了解到,“小街巷长”除了巡视胡同内问题,还会参与给地区满60岁的老人送老年证、垃圾分类宣传、绘出心中最美街巷的样子等一系列活动。
信报记者魏昕悦文苏冠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