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感受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内心世界?他们为什么要搭建出自己的乌托邦?以视角独特而广为人知的传记电影《美丽心灵》也许能给予我们答案。
情节简介
故事看似以第三人称叙述,实际上是把观众置身于男主角John Nash的心理世界中。影片前半段描述了Nash在大学读书时不善交际,通过努力进入研究院以后却被大材小用地派去教书;所幸的是,热情幽默的室友Charles不断鼓励他坚持,国防部高官Parcher也赏识他的数学才能,委派给他在报刊杂志上破译苏联间谍密码的重要任务;然而最终Nash被敌人发现,遭到绑架的故事。
然而,电影在此突然转折,回到真实世界。原来Nash是精神分裂症患者,Charles、Parcher、秘密任务都是他自己的想象,“绑架”他的“苏联间谍”只不过是精神病院的护工。Nash的病给妻子Alicia带来极大的折磨,但她在几次崩溃之后依然选择不离不弃,最终促使Nash以顽强的意志力成功抵制三个幻象的影响,逐渐回归正常的研究教学并获得诺贝尔奖。
患病原因
Nash的患病原因其实在电影前半段已有不少伏笔。一方面,性格孤僻、说话直率的他被同学嘲笑排挤,内心却渴望友情,因此幻想出一个理解自己、善于交际的挚友Charles。Charles并不是一个完全负面的形象,他提醒通宵研究数学的Nash需要吃饭休息,在Nash搭讪被拒、研究受阻时给予鼓励支持,但他也在千方百计阻挠Nash的康复,不可避免地成为Nash的敌人。
另一方面,Nash希望凭自己的理论扬名学术界,而给年轻大学生讲课这种简单至极的工作让他感觉不被重视,进而幻想出能认可自己能力的Parcher。Nash为了“任务”耗费大量精力,从字里行间神经质地寻找所谓的密码、解释所谓的阴谋,为的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电影中医生诊断Nash患的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在符合一般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之下,偏执型的症状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视和幻听。
1. 妄想。患者坚定地相信自己被监视、某人要害自己、自己有某种超能力、自己被赋予了重要任务、自己非常有名、自己与某个名人认识等不切实际的想法,即使他人劝告或者有明确证据也依然不肯改变观念。
2. 幻觉。患者想象出声音、人物甚至整个环境、整个事件来对应自己的妄想 (比如Nash将家旁边的储物室看成是布满仪器、甚至还有同事在工作的“密码”研究所),并且坚定地认为他们是真实的。
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从精神分裂症家谱调查资料中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患病率高,而医生通常也不建议病人生育孩子。遗憾的是,现实中的John Nash在发病前结婚,其子长大后同样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胰岛素休克疗法
影片中Nash接受的是上世纪40-50年代非常流行的胰岛素休克疗法。1927年奥地利精神科医生Manfred Sakel开始尝试使用此疗法,在发现一名神志不清的瘾君子出现部分好转之后向其他国家推广并被广泛采用。胰岛素是人体内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在吃饭时会增加分泌,防止血糖过高。在治疗中,病人被注射之后脸色苍白、大量出汗、剧烈抽搐,然后陷入昏迷。医生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注射葡萄糖让病人醒来。
由于治疗时会剧烈抽搐,医生们一般认为身体比较健康强壮的病人才适合这种疗法。一些专家由此质疑,到底是身体素质还是这个疗法帮助了病人康复?1957年,以B. Ackner为首的学者通过严谨、随机的对照实验,排除身体素质的影响之后,证明了胰岛素休克疗法没有明显效果,于是该疗法被弃用。由此看来,影片中Nash能康复出院,靠的不是这种残忍的“治疗”。
总结
《美丽心灵》展现了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以及经过家人支持和自己努力最终康复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现实原型John Nash是在辗转几家精神病院之后才逐渐好转的,并不是像电影里一样只凭意志力而不用吃药。当身边的人需要吃药来治疗心理问题时,请不要高估他们的意志力,给予关心、陪伴和监督才是最重要的。
—END—
点击图片,可预约咨询哦
附:心悦如海最新课程表
心悦如海
发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