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看不见的旋律》|好评如潮,但却存在致命的不合理性!

字号+作者:青柠檬影评 来源:青柠檬影评2019-01-1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我国每年电影产量400-600部,而印度高达千部以上,所以在印度的文化里,电影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每年如此之高的电影产量,全世界的题材都会被挖掘加以利用。'...

每年全世界电影产量,印度最高,我国每年电影产量400-600部,而印度高达千部以上,所以在印度的文化里,电影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每年如此之高的电影产量,全世界的题材都会被挖掘加以利用,比如去年口碑不错的校园励志片《嗝嗝老师》就是翻拍好莱坞经典传记片《叫我第一名》。2010年的法国著名短片《调音师》,没想到被印度导演 斯里兰姆·拉格万整成加长版《看不见的旋律》,影片获得很高的评价,被评为印度年度十佳影片。略看影片确实为精彩剧情及巧妙的反转拍案叫绝,但静下心来想,电影就适合看看而已,缺乏深刻的东西,电影中为了剧情需要而制造强烈冲突,却弱化合理性。

《看不见的旋律》|好评如潮,但却存在致命的不合理性!

电影剧照

短片《调音师》最精粹的情节就是阿德里安扮成盲人钢琴调音师,一次阴错阳差目睹一起凶杀案,《看不见的旋律》前面所做的铺垫,也是为了这个情节,钢琴师阿卡什到普拉莫德家准备给私人音乐会弹奏钢琴,却看到普拉莫德先生已经被自己的太太西米和情夫杀害。阿卡什再次到普拉莫德家准备给他女儿辅导钢琴时,却看到西米把邻居达萨太太从楼上推下去。真不明白,电影剧情做这样的巧合安排有何用意,是让阿卡什掌握更多西米杀人证据?难道掌握了杀死自己的丈夫的证据还不够吗?为了体现西米担心事情败露而不择手段?那根本就不需要阿卡什巧遇。

《看不见的旋律》|好评如潮,但却存在致命的不合理性!

电影剧照

再者,西米到阿卡什家中,准备做掉阿卡什,阿卡什装瞎被识破后的样子,正好楼下小男孩班杜用手机拍下,这时,索菲过来了,看到视频后才知道阿卡什并不是盲人,而是装的。这里的巧合安排得太过于牵强了,如果是为了让索菲知道阿卡什并非真瞎,其实生活中一些细节索菲完全可以感觉到,只是索菲没有去揭穿而已。

《看不见的旋律》|好评如潮,但却存在致命的不合理性!

电影剧照

其实,电影《看不见的旋律》下面剧情中出现巧合还更多,在这笔者就不一一举例,当然,在印度电影中,巧合就像歌舞桥段,哪怕再严肃的题材,都少不了载歌载舞。如果把巧合当做理所当然,也没那么认真的事,只是自娱自乐那情有可原,但若是想把影片拍成让人看得又过瘾同时又回味无穷,那过多的巧合反而成了一大败笔。

《看不见的旋律》|好评如潮,但却存在致命的不合理性!

电影剧照

合理利用巧合,作为悬疑片或者剧情片来说,是推进剧情发展或者反转的利器,但过多的巧合反而会影响事件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看不见的旋律》改编自《调音师》,是因为看中短片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剧情,要是当做一部严肃而令人反思的题材来加以运用,将是不错的经典影片,就是因为过多的巧合,影响了影片的严肃性及真实性,那只能当做娱乐片来看,看看罢了,没什么值得让人回味。

我是青柠檬影评,坚持原创影评。欢迎关注头条号:青柠檬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