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姜文 ?!
文:千斤公子
我爱姜文,特TM爱。
影评人也爱姜文,更TM爱。
可是,姜文的电影,我们都有点累觉不爱了。
说点俗的
“这部电影很姜文”!
当7月10日,《邪不压正》在长城脚下的古北水镇,举行声势浩大的全球首映礼后,多家媒体和影评人却三缄其口,像是集体被控制了发声开关:“这很姜文”成了《邪不压正》首映礼后,见诸报端与网络的标准口径。
这让观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邪不压正》“很姜文”,是好还是不好呢?善良的人们选择了相信,“北洋三部曲”最后一部,应该不会差到哪去。
大家纷纷等待电影点映。
7月13日上映的《邪不压正》,首映礼之后,点映场一场没有!
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什么样的电影不敢点映?——烂片!
但是,大家不相信姜文会拍出烂片,纷纷给他寻找理由。最让人信服的一个是:《一步之遥》给姜文的伤害太大。
在《一步之遥》电影首映礼上,姜文邀请了一众大佬,相信自己的电影经得起考验。然而,任志强坐在第一排,看了几眼就不给面子的睡着了,醒来后说了句“没看懂”,掀起不小风浪,后续王思聪在微博直言没看《一步之遥》的观众躲过一劫,瞬间引领舆论风潮,使《一步之遥》的口碑一down再down。
姜文后来也曾直面过这个问题,无奈地说出:第一波观众对电影的反馈太重要了。
前车之鉴,《邪不压正》首映礼后,影评、舆论都做了很好的引导:只谈风月,不聊政治。
- 点击可查看大图 -
没有点映的电影,靠着统一的“这很姜文”的宣传口号,迎来了首映。但,开门不红。
8.2分、排片占比40%开画,不到半天,豆瓣评分骤降到7.5。上映第二天,豆瓣评分7.2,排片竟然降到了35%左右,《我不是药神》已然成为最大赢家。
《邪不压正》颓势尽现,票房凉凉成为必然。
只是,那些在电影好与不好之间挣扎的影评人,和在看与不看之间徘徊的观众,以及在懂与不懂间迷茫的电影信徒,《邪不压正》再次迎来了口碑质疑!
聊点儿正事儿
《邪不压正》在影片中讽刺影评人:穿着苏格兰裙的跳梁小丑,大字不识几个,电影看都不看,就会说“电影好看”和“电影不好看”。
可谓讽刺直白且辛辣。有意思?没意思?
反正,影评人乐在其中,还没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是个爱穿苏格兰裙子的太监。
也没有人回答观众真正想知道的:《邪不压正》到底好看不好看?
看第一遍时,很多人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邪不压正》不好看!
视听设施排名靠前的影院,收费较贵的IMAX、杜比厅,为了文文的《邪不压正》,很多人做了最好的安排。
“导演·编剧·主演·剪辑——姜文”几个大字一出来,“这很姜文”感慨油然而生。
然而,影片第一幕,朱潜龙(廖凡饰)和根本一郎(泽田谦也饰)在雪地前行,去师父家拜寿,实为逼迫老人家把山庄卖给日本人种鸦片。
无论是从故事讲述的角度,还是师父一家的形象特征,都与张北海原著《侠隐》出入很大,这让一批读过原著的人,心有落差。
还好,影片开头杀人方式很“姜文”。这让观众对他改编后的作品,仍然心存期待。虽然,开头讲故事的方式有些平庸。
让人第二次对影片产生质疑的是,15年后,李天然(彭于晏饰)在美国接受训练,背靠一个组织。李天然的身份背景又和原著有很大的差别。美国教官通知李天然回国执行任务,一席分析时势的话后,捏着鼻子问“你还在等什么呢”,李天然右手敲敲脑门用法语回答“c'est la vie”对接暗号,整体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此时的“这很姜文”,变成了“哎,这很姜文”。
随着,电影的继续,观众头脑中生成的问号也越来越多。
最后不禁怀疑,是电影本身有问题,还是自己没看懂?
于是,很多人又看了第二遍。
确定,姜文的确是一个非常有点的人,他的作品魅力就在于,细节深处有文章!
《邪不压正》的蓝青峰(姜文饰)一出场,就是穿着青灰色大褂,撑着车把,准备去买醋的形象。并说“我就是因为这一瓶醋,才包的饺子”,讲究。
“讲究”这两个字儿就够写几万字的文章。窦文涛的《圆桌派》,围绕着这俩字儿,聊了一期节目。
姜文不会只满足一个点。“车不是应该让人吗”、“怎么你们外国人,一到中国就变得跋扈了呢”“(城墙)这有人买,就有人卖,有人卖就有人拆呗”······对于历史、关于现在,姜文用几句台词,把事实都提溜出来,点评、讽刺了一番,让人好不快活。
一个姜文,就够媒体从360度找点,写一阵子。《邪不压正》,是姜文特意给大家露的点,影评人、媒体可以从任何一点,写出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就怕你无从下手。
但是,回归到《邪不压正》这部影片本身,虽然细节有点,角色有点,可是,点却没有连成线。人物前后行为没有逻辑;故事起伏,靠蓝青峰布了20年的大局推动着,最后却分崩离析,蓝青峰陷入死局,电影也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对于有些观众,只有光着屁股在房檐上奔跑的彭于晏、和在床上撩骚的许晴,给了他们感官上的刺激。剩下的故事,全靠自动脑补。
如果说,《邪不压正》又是一部有很多隐喻的作品,对于观众来说,电影有话好好说,故事好好讲,先把表层故事里的人物介绍清楚,比如蓝青峰的保姆是啥情况?然后把内容讲明白了,再想隐喻的事儿,才是电影的正解吧。
或许,讲究的姜文,就是因为想要一场醒着的梦,所以才拍了这部《邪不压正》,能说什么?讲究!
第二遍看后,确定,《邪不压正》无论看懂还是没看懂,它都是真不好看。
不过,我还是去看了第三遍。
WHY?
因为,它是姜文的电影,而我,贱。
补充:《邪不压正》的点和问题
1. 李天然和美国教官对暗号时,法语“c'est la vie”是“这就是生活”的意思。这句话通常是用在较为消极的事情发生时,用于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鼓励自己或他人即使遇到了再大的难处,也要坦然笑对生活。
2. 蓝青峰和朱潜龙在屋子吃饺子时,聊到有关日记的话题,说:“写在日记里的能是真心话吗”,“把真心话写到日记的人”——“下贱”。其实这段是对蒋介石的讽刺。蒋介石坚持写日记长达半个世纪,从1915-1972年没间断过。他的日记聚敛和透析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众多事件的幕后细节、真相以及重大历史疑问。
3. 李天然以妇产科医生的身份进入协和医院,并和院长面对肾脏起誓。这颗由于医生错误切除的健康肾脏,故事其实有历史原型:梁启超因病去协和医院诊治,经X光透视显示左肾有黑斑一处,医生诊断结果是左肾患结核,需手术切除。后来手术由院长刘瑞恒亲自主刀,但刘瑞恒判断失误,竟将健康的肾脏切去,而留下了病肾,这是导致梁启超壮年逝世的直接原因。对这一重大医疗事故,协和医院医治守口如瓶严格保密,后来为遮人耳目,将事故责任人刘瑞恒调离医院,改任卫生部政务次长,直到几十年后,医学教学在讲授如何从X光片中辨别左右肾时,才举出了这一病例,至此梁启超死因真相大白于天下。
4. 看电影时,有人问李天然和蓝青峰转移的张将军是谁?按照《侠隐》中所说,张将军就是张自忠。张自忠山东人,所以一口山东口音,当年也是化妆坐在一个意大利传教士的小轿车,逃进租界的德国医院后,再逃离北平参加抗日的。
5. 关巧红这个角色的历史原型是施剑翘。她从小深居闺阁,还缠过足。她的生父施从滨被孙传芳枭首于蚌埠车站,暴尸示众三日。施剑翘立志为父报仇,手刃仇人。她先是将报仇的希望寄托在堂兄施中诚身上。后施中诚却反劝其打消复仇念头。施剑翘因此与施中诚断绝了兄妹关系。这与《邪不压正》中关巧红所说十分贴切。
6. 《邪不压正》中廖凡饰演的朱潜龙,他身上刻着洪武皇帝头像,喊着“反清复明”,又与日本交好。这一系列的表现,有点像提出“曲线救国”的汪精卫的形象。
7. 许晴饰演的唐凤仪,读过英国剑桥,受过高等教育,却委身于朱潜龙,最终又跳下城墙,选择自戕。这并不符合正常人的行为逻辑,所以,唐凤仪本身代表的应该是一种隐喻的身份。被“根本之宝”盖满整个身体的唐凤仪,依附于朱潜龙的唐凤仪,应该就是代表着满清贵族吧。
8. 李天然的蓝青峰爸爸,代表的应该是国民党。最终布的大局成了死局,牙齿还被人拔了,这也预示着这个党派的遭遇。
9. 彭于晏这个角色,说着台湾腔,与日本有着血海深仇,同时还认了个美国爸爸,最后还出现个国民党的蓝爸爸。这样的一个角色,有人说,李天然代表着前期软弱,后期准备反抗的民众,还有人说他应该代表着台湾。大家怎么看?
10.看完影片,仍然心怀疑问:蓝青峰保姆是一个什么人物?死后的姿势又有何寓意?
11.关巧红的裁缝铺房檐上,从天上掉钱,是什么情况?有何寓意?
12.李天然洗完澡后,为什么要光着跑出去,他在躲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