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字号+作者:犀利影评 来源:犀利影评2018-01-0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大家好,我是犀利影评,今天我们聊一聊电影《南海十三郎》。本片荣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给观众看的,也是给编剧们看的,它无奈'...

大家好,我是犀利影评,今天我们聊一聊电影《南海十三郎》。本片荣获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给观众看的,也是给编剧们看的,它无奈的控诉着行业里它认为的本末倒置,故此本片虽然名声很大,但评价的人很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电影开篇,一个街头说书人在念完“定场诗”后,开始讲述南海十三郎的一生,说书人以吊人胃口“十三郎疯癫后报警事件”切入。十三郎出场,他用英文报警说自己被抢劫,警察赶到现场,十三郎说自己左脚的鞋被英国人抢了,右脚的鞋被日本人抢了,中国人的鞋全被他们抢了,并说出一句:“行不得也哥哥!”当警察问十三郎名字的时候,他说自己叫“雪山白凤凰”。后说书人开始讲述南海十三郎的一生。

南海十三郎本名江誉镠,生在富贵之家,其父颇具名望,娶了十二个老婆,十三郎是六太太所生,从小天资聪慧与常人不同,后因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家中无奈将其送往香港读书,一送便是十年。十三郎虽在港十年,但他拒绝融入这早已成为英国殖民地社会,连着装都不曾改变。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1930年,在香港大学学生会的一个慈善舞会上,他遇上了他认为是能陪伴自己一生的人,后该名女子前往上海,十三郎为了爱情追随她而去。一晃两年时间过去了,十三郎以流浪汉落魄的姿态回到家中,此时香港大学已经开除他的学籍,他无奈只能在这里当老师,日常闲暇时间,便去看戏打发时光。

十三郎自小在家中受过戏曲侵染,所以在看戏的过程中,他表现出颇为专业的一面,在看了几场薛觉先的戏后,他还给薛老板写了《寒江钓雪》,后薛老板听地方上的人说,但凡有名望之人在这里必会受到十三郎父亲招待,于是写上拜帖,受到款待并当场邀请十三郎加入戏班,出任编剧一职。自此,南海十三郎开始湛露锋芒。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名利收获后,十三郎没有忘记家族中的其他人,他找到在烟花之地上班的侄女,邀请她进入电影圈发展,侄女在被自己的十三叔教训后,答应了他前去试镜。这个试镜的镜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至少在动态图里看过,本片三年之后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有类似的桥段。

十三郎名气日盛后过的逍遥自在,只是他持才傲物脾气古怪,很难与人共事,在这段时间里,他和一心想成为名编剧的唐涤生结交,过着亦师亦友的生活,期间十三郎不断调教唐涤生,教他怎么写剧本、分析自己的受众等等,十三郎告诫唐涤生不要一味模仿自己,要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还说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插几句,我之前做电影《树大招风》时,对它不满的重要原因也在于此,那部电影充斥着香港“遗老们”阿Q式的“老子家曾经也阔过”的表达,殊不知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香港自有它的历史使命,香港电影也是一样,我们常说港片没落了,不管这种说法准确还是不准确,事实是已经崛起的韩国电影,也早甩出港片好几条街,去挖掘自己的香港特色、香港制造,像《老笠》、《僵尸》,它们才是香港电影的未来,大树底下好乘凉绝非是上佳之选。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后日本轰炸上海,山河破碎,所有的戏班解散,十三郎认为唐涤生前途不可限量,激将他前往香港发展,而他自己选择去大后方,加入第七战区在曲江写剧本劳军。在军中十三郎和其他劳军的编剧在创作理念上发生冲突,进一步发展为肢体冲突,十三郎军中打人事件影响恶劣,加之他以前持才傲物,所以行业开始逐渐冷落他,不再有人请他出任编剧,他落魄了不少。

打完仗后,为了吸引观众看戏,很多戏班开始野蛮的另辟蹊径的发展,炮制出一系列如《希特勒梦会蔺相如》、《宝莲灯禽兽版》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变相的讽刺了当时盲目追求“奇技淫巧”的电影市场现状,用戏班老板的话说,不用管什么创作规律之类的,就是要怪力乱神吸引观众,最后给正能量的结局就行,但遭到十三郎拒绝。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当年他给唐涤生分析受众时,他是知道戏班老板意思的,但天才是不会和世俗妥协的,南海十三郎无疑是天才。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在十三郎最潦倒的时候,他的侄女找到他,侄女现在红得发紫,她请叔叔为自己写电影剧本,并承诺电影会忠实原作,但事后证明剧本还是被导演改了,而且改的非常荒唐,十三郎当场抗议并说“编导演”,编剧在前应该按照编剧的意思来,他准备烧掉底片,被驱逐。经此一事,十三郎知道没有立足之地,决定回老家,偏偏回家的当晚在路上遇到了自己最爱的人,后他在回家的火车上跳车自杀,未遂。

脑部遭受重创的十三郎,记忆模糊神智也出现问题,而他家中也已败落,广州解放后,十三郎被送到香港,直到1950年,戏行传出十三郎疯疯癫癫在香港流浪的消息,唐涤生找到十三郎,在相约去戏班的当晚,唐涤生心脏病发去世,十三郎被送入精神病院。

出院后十三郎因为懂洋文,在一个寺庙里给国外游客当导游。在这里,他遇上一个来做法师的人,来人正是他老家的家仆,十三郎得知了父亲的死讯,他精神恍惚再次流落街头,1984年某日晚,74岁的十三郎死在街头,电影最后,“十三郎”再次出现,说书人追了上去,全片结束。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以说书人旁观者的视角带入,讲述了奇才编剧南海十三郎的命运多舛的一生,用本片编剧杜国威借角色之口的话说:“这只是一个潦倒编剧在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但其实这部电影的体量是非常大的,它的背后是一个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史的大家族 —— 江孔殷家族。

颇有:“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意思,以至于我完全不知道该从那里下嘴说它,不如先来说说片中几个出处的考据。

《南海十三郎》的英文片名是《The Mad Phoenix》,翻译过来是:疯狂的凤凰,也就是影片十三郎出场时候,自称的“雪山白凤凰”。

电影开篇说书人的“定场诗”: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梦断秦淮月茫茫)。对应南海十三郎的几部作品,《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人未归》、《残唐五代》、《夜盗红绡》、《寒江钓雪》、《梦断秦淮月》。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十三郎报警后警察赶到,他说“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行不得也哥哥”是人们模拟鹧鸪的啼声用以表示行路的艰难,同时表达了亲人对离别的伤感惆怅。我们古代的贤人墨客,喜欢借鹧鸪来抒情言志,使之成为一种特定的意象。出处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十三郎在上海失踪两年,是1930年—1932年,期间发生了“一二八事变”。

片中还有一些牵扯戏剧的专业知识,我也不懂,大家可以去网上自己查查。

以上这些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再说片中的江孔殷家族。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江孔殷,是十三郎的父亲,人称“江虾公”,曾考取功名是清的末代翰林,官至太史,大概等同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后弃政从商,广交朋友,常在家中宴请好友,电影中的说法叫“赛孟尝”,他被誉为中国私房菜第一人,其中太史蛇羹最为有名。孙中山、廖仲恺、何香凝等人都曾是他的座上宾,江孔殷共娶15房妻子,而在电影《南海十三郎》里他有12个老婆,这个人数是根据后来能进入江家族谱的太太人数安排的。

江家是很传奇的,江孔殷当清乡督办的时候,连续60天大杀三合会的人,最多一天杀了108个,在1911年的“三二九”广州起义后,并没有参加革命党的他,又冒着风险协助潘达微,把起义失败的七十二烈士埋葬在黄花岗,同时因为他的斡旋,最终促成当时的革命党人汪精卫获释,后来广州的和平独立也有他的参与,甚至有专业人士人认为,如果没有江孔殷,辛亥革命的近代史可能会改写。

江家的故事除了江孔殷本人外,他的几个侄子也很传奇。

江秋帆,策动了广州警察起义,抗战胜利后,因不满国民党挑起内战,远走香港。

江冷,组织敢死队炸掉日寇据点,受到国民党中央表扬,战争结束后他还做了一首诗:八年抗战立奇功,血火交织仍从容。江家子弟多忠烈,无愧颛顼老祖宗。

江孟强、江志强均死于抗战时期。

严格来讲,在中国近代史上,江家曾有重大影响。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现在我想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我会不知道从哪里说了吧!还是说回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誉镠,别名江枫,又名江誉球,因为在家中排行十三,所以在成名后他被人成为“南海十三郎”,他才华横溢为人称道,能同时口授几个剧本,多人记录,剧本一气呵成。在抗战时期他主动编写抗敌戏剧,甚至在香港演出时候,当最后一场戏落幕后,他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颇为爱国。1939年被聘请为广东省参议,加入关德兴“救亡粤剧团”,担任编剧。

抗战胜利后,观众口味变化,他的作品缺乏受众,社会时兴的东西,他又不屑一顾。再后来行业出现由明星主导的局面,编剧地位越来越低,十三郎逐渐过气,他一生只爱过一个女人,却无疾而终,最后在爱情、事业和家庭的多重打击下,南海十三郎成为香港上环地区最有名的疯子,饿死街头。

「犀利」半世疯癫一世痴,世间已无《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的编剧杜国威,对这部电影的讲解很简单:“一个潦倒的编剧讲述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可实际上杜国威并不潦倒,他是香港戏剧家协会的副主席,他所谓的潦倒,是“编导演”三者的地位逐渐变化后,编剧们的潦倒,也就是影片最后的那个字“献给全港编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