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一个朋友问过我,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对于这种问题,我一般都觉得压力很大。作为一个爱情片悬疑片剧情片科幻片恐怖片什么类型片都通杀的人来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在看完《黑镜》之后,我忽然想明白这个问题。我喜欢“有料”的电影。
虽然《黑镜》是部电视剧,但他每集都是个独立故事,而且几乎每集都是惊喜。当看到剧中万人空巷争看首相日猪救美进退两难时,让人看到了民主制度下的惨剧。《国歌》一开始就有抛出一个前题:公主被绑架了,匪徒提出无理的要求。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里面谈新闻封锁、科技、媒体、政治家、虚伪等各种话题,但我最直观的感受是民意的可怕,没有对错,无关是否,民意成了判断一切的标准。如果我是左愤,我会说这是一人一票民主选举的所造就的,但我不想说这个,我的直观感受是:围观者也是共犯!也许民众根本不在乎公主的生死,但他们在意自己的声音。
也许是我与国家领导人的生活差距太远,我觉得《国歌》整个故事还是有点生硬,《一千五百万的价值》却是一个流畅的,合乎情理却又出来意料的故事。这是一个类似反乌托邦的构思,像《云图》、《逃出克隆岛》和《月球》里面的设置,为了维护这样一个体系的稳定,要给予每个人“希望”,这种希望便是能享有少部分人的特权,或者最终到达体系外的世外桃源;要实现这一愿望,就要继续劳作下去。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科幻故事,它真实得不能再真实,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面。
鬼才相信科技是拯救世界的力量,至少《黑镜》的编剧不信,索性把媒体编织的谎言全部拆碎,带你来到一个从未见过的黑框之前,你赫然见到了道林•格雷的画像一般恐怖的东西,那不是别的,正是你的人性污点,经媒介停格、放大尤为触目惊心。这绝不是什么黑色喜剧,而是沉痛的悲剧,就像雅克•塔蒂在拍摄那部预见未来的《游戏时间》时已经把喜剧给拆得七零八落,徒留那些机械化的耳鬓厮磨。科技对人格几乎是毁灭性的征兆,这在《黑镜》中表露地痛心疾首,它更预言了科技直达人类思维时的困境,当阴暗面再无躲藏之地,世界便成为猜忌、怀疑、虚妄而淫邪的失乐园。对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我赞同一些悲观者的观点。当人工智能出现那一天,人类文明可能就开始毁灭了。因为人类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发明一个比自己还聪明的机器,之后这个机器便会开始统治人类。这个寓意也零零散散的在这一集提到。在男主进入鬼屋的时候,女助手说恐惧感会持续升级,直道你认为你不能承受了为止。“不能承受”是个很主观的判断,被测试者就算觉得够刺激了可以结束了。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他承受力的极限,也不意味着游戏程序已经找到了最佳的兴奋点。一旦程序的智能程度达到了这一层次,它便会主动走出设定边界去寻求最优解。不幸的是,这个过程是程序学习来的,而是不可以被工作人员直接控制的。所以悲剧发生了,游戏公司却只能像是局外人一样观察并记录测试者的一句话而草草收工。科技的发达,带来的却是对未来的恐惧。
在《白熊》中,我一直有一个疑问,犯罪的人要受到她自己犯的罪责相同的惩罚吗?女主的罪是旁观,于是就强迫她一遍一遍承受被人施暴,而大家都在旁观的痛苦吗?施行惩罚的人和观赏惩罚的人也在犯着与女主相同的罪。女主的罪名是享受着小女孩的痛苦,观众们又何尝不是在享受着她的痛苦。所谓的正义公园也不过是制造更多有罪的人罢了。
人类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生存还是毁灭,进化抑或消亡。随着物质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似乎愈发明朗。科技让人类逐渐失去生命的华彩,人性在冰冷的机械时代里早已黯淡无光。所谓的现代文明不过是燃烧未来的虚空假象,我们始终在作茧自缚的道路上奔走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