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得奖影片,《小偷家族》备受关注。
在不久前的上海电影节,被哄抬出了「天价票」。
相比去年的《昼颜》被传炒上3000人民币,今年的《小偷家族》更甚,戏称「上海内环一套房换一张票」。
毕竟除了能够提前看到影片,还有是枝裕和导演亲临现场进行映后交流。
不过没抢到票的影迷也不用太遗憾,因为明天《小偷家族》就要在内地上映了。
鱼叔有幸拿到了这传说中的「内环一套房」,在上影节就已经看过,现在就来跟大家聊聊这部电影——
《小偷家族》
万引き家族
戛纳历年的最佳影片,观众缘并不高。
鱼叔以前就摆明过一个观念:
并不是所有得奖的电影都一定「好看」。
「好看」是因人而异的。
但《小偷家族》是个例外,豆瓣高达 8.8分。
如片名,《小偷家族》围绕的是一个犯罪家庭的故事。
一家六口人,拥挤在一仄狭小的屋子里。
中川雅也饰演的「父亲」治,是工地的临时工;安藤樱饰演的「母亲」信代,是洗衣房的女职员。
两个人尽管都有固定工作,但收入微薄,家庭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奶奶」的养老金。
松冈茉优饰演的是家中「小姨」亚纪,在色情行业工作,隔着一层玻璃展示身体。
「儿子」祥太也不上学,每天四处游荡,主要负责去小卖部偷东西补贴家用。
一天,「爸爸」和「儿子」从商场干完一票回家,在路上捡到了小女孩由里。
「妈妈」原本要求赶紧把孩子给人家送回去,却发现由里其实在家饱受欺凌虐待。
于是,由里就此住下,成了这个家里的「小女儿」。
影片前半段轻松明快,就像大多数清新治愈系的日式家庭片一样,在清贫简单的生活中挖掘出无限乐趣。
这种对于家庭的表现力和细腻感自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往下一脉相承,已然形成独特的影像风格。
只有日本电影能够把夏天吃一口红豆冰、夫妻俩宅家里吃一碗凉面表现得如此无比清爽幸福。
但影片后半段故事急转直下,因为一场意外的发生,这个家背后的秘密被逐渐揭晓。
上文中,家庭成员的称谓我都打了引号,因为这些所谓的家属关系都是假的。
这六口之家,互相之间都完全没有血缘关系。
而他们当初组建家庭的真相完全出乎意料,甚至是惊悚的。
有评价说,《小偷家族》是《无人知晓》之后是枝裕和最好的作品。
就像之前鱼叔在一篇文章中说到过的,拍电影时最难调教的演员是孩子,但是枝裕和却对此相当擅长。
《无人知晓》带出了柳乐优弥,14岁成为戛纳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小偷家族》中「儿子」的扮演者,11岁的城桧吏,也很有几分柳乐优弥当年的味道。
不管是造型,还是眉眼间的那股倔强。
是枝裕和挑演员眼光从来是非常准的,一家六口的角色,都精准得找不到替代者。
「奶奶」的扮演者树木希林,已然成为「国民级老母亲」,从《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到《小偷家族》,她从第一次合作开始就被是枝裕和指定为最佳人选。
《步履不停》
中川雅也的「父亲」角色则从一定程度上是《如父如子》的延续,一个没什么能耐却注重家庭幸福,与孩子打成一片的孩子气大人。
《如父如子》
而演技表现全场最佳的当属安藤樱。
作为今年戛纳的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对她的演技赞不绝口。
尽管当了「母亲」,安藤樱身上依然是《百元之恋》开场时的那股子丧和潇洒劲儿。
《百元之恋》
她似乎完全不在意镜头中自己是否具有「美感」,土气的造型和大大咧咧的肢体动作都极尽生活化。让人完全信服这是一个每天毫无闲心梳妆打扮的洗衣女工。
据了解,安藤樱在出演过程中是完全素颜状态,脸上的瑕疵和疲倦在大银幕上都是清晰可见的。
你很难说这个女人长得好看,但在某几个镜头中她又确实很性感。
这就涉及到片中那几个所谓的「暴露镜头」,安藤樱与中川雅也在一个热天午后突然兴致大发的激情戏。
说暴露,安藤樱露了整个后背,一个翻身动作差点全身走光;但说不暴露吧,其实激情部分拍得很是委婉了。
中川雅也对她的形容是:
「她能够极端地美,也能够极端地丑。」
安藤樱全片演技最炸裂的时刻是一场哭戏,你很少能在银幕上看到这样的哭戏。
当绝大多数的演员还习惯于在哭戏时倾泄情绪时,她却在拼命忍,一种忍无可忍的悲伤扑面而来。
导演对这段戏也是记忆深刻:
一般女演员会刻意展现大颗的眼泪,明显表现出悲伤的情绪,但是像安藤樱这样的哭泣演绎方式,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拍那场戏时,工作人员都佩服地说:「看到不得了的场面!」助理导演甚至直呼:「能亲眼看到刚刚那场戏,我加入这个剧组就有了意义」
这场戏到底有多神,到时候大家自己去体会。
如果说《如父如子》探讨的是「什么是父子」,《海街日记》表现的是「什么是姐妹」,那么《小偷家族》则在问——
「什么是家?」
有趣的是,上面三部影片都指向了同一个命题:血缘不是家庭的唯一联系。
这一家六口,每个人互相之间都毫无血缘关系,却没有人能否认他们是一个「家」。
你可以说这家人的一切都是偷来的,他们用的洗发水、吃的油面筋、穿的小裙子……
甚至,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姐妹关系、祖孙关系,都是以「非法」手段获取的;
但亲情却不是。
亲情来自于打从心底的关怀,真心诚意的关爱,无微不至的关心;
没有爱,在浓的血液也只如同清水般寡淡。
「小女儿」由里在原生家庭遭虐待与冷漠,但按照合法的血缘关系,她必须被送回父母身边,不管孩子自身是否愿意;
而理解并疼爱她的「母亲」信代,则因为没有那层血缘关系,只能以「诱拐」罪名被送进监狱。
信代在其中有一段台词说: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这是做父母的人自己这么认为吧。什么是母亲,难道生了孩子就都可以成为母亲了吗?」
这让鱼叔想到以前看过的一句话: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是可怕的。今天这个社会明明做什么都需要培训,需要资格考试,但偏偏为人父母却毫无门槛。
出生的孩子是没办法选择的,但「小偷家族」的成员,却是自己选择的。
所以,如果非要指责这个家庭的罪行,那只能如海报上所说的,他们偷的,是「羁绊」。
当然,鱼叔绝不是在为诱拐犯罪者开脱,而这也不是是枝裕和的本意。
是枝裕和擅长透过一个家庭的横切面去呈现日本的社会问题,影片呈现的是一个「非正常家庭」的样貌,但更多是去引发绝大多数「正常家庭」的思考。
据说这部影片的灵感来自于一则「养老金欺诈」社会新闻。
说家庭成员为了拿到老人的养老金,故意隐瞒了老人的死讯。
如果单看这句话,我们自然会想当然地持以批判的态度;但经是枝裕和的改编后,观众反而无法简单评判对与错。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就能概括的。
这大概就是是枝裕和牛逼之处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承受着生活带来的压力。
但在他的电影里,从不用镜头俯视这些底层,而是怀着无限的温柔,以柔和的画面记录着他们的羁绊和爱。
难怪有人说,不管生活多糟,你都能被是枝裕和治愈。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