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艺谋拍了《长城》之后,许多人就给他打上了堕落的标签。其实更早前,张艺谋的电影就开始让人感觉缺点什么东西,具体是什么,也说不上来。
《长城》口碑很差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张艺谋一擒金熊,两斩金狮,成为华语电影的标杆人物。1988年《红高粱》横空出世,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从而开启了华语电影斩获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大幕。1992年《秋菊打官司》和1998年《一个都不能少》又让他两度获金狮奖。这样的记录在大陆是当之无愧的状元。
张艺谋首获金熊奖
说《活着》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反驳之声应该不大,毕竟在豆瓣上它得到了9.1的高分,虽敌不过《霸王别姬》但也甩掉了99.9%的华语电影。那张艺谋第二好的电影是哪一部呢?
可以是前面提到的获大奖的片子,也可以是接下来讲的这一部。此片虽没得到三大奖,但也是第二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第一部还是属于张艺谋,叫《菊豆》。
这部电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
这部电影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画面构图极力对称和色彩运用饱满多变。不妨用画面来串起主要剧情吧。
电影开场,这个固定数十秒的镜头奠定了本片基调,画面对称、色彩饱满、气氛沉闷。巩俐饰演的大学生颂莲家遇不测,父亲去世,继母要她嫁人来补贴家里,为了钱,她只能嫁给有钱人做小老婆,当时称姨太太。
陈家大院有个规矩,老爷在哪个姨太太那里过夜就点哪个院的大红灯笼。新婚之夜,颂莲举着大红灯笼,让老爷能看清楚自己。悲剧大幕自此拉开。
院里的大太太年纪大了,不能争宠,一心念佛,但大院里的事很多还是她做主。
二太太卓云表面上是个活菩萨,对颂莲很好,但她只生了一个女儿,还想生个儿子,于是背地里搞鬼。
何赛飞饰演的三太太梅姗以前是唱戏的名旦,深得老爷喜欢,但她心直口快、刁钻任性,想尽办法把在颂莲房里过夜的老爷骗过去。
颂莲的丫鬟雁儿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被老爷摸过一次手后,原以为四太太的位置是自己的,于是对颂莲怀恨在心,虽是个下人但背地里总和她过不去。
一次偶然,颂莲发现成日伺候自己的雁儿不仅悄悄在屋里点满红灯笼,做着姨太太的美梦,还扎自己的小人,而背后主使不是年长色衰的大太太,也不是和自己争风吃醋的三太太,而是笑面虎二太太。
遭遇晴天霹雳的颂莲知道原来三太太才是和自己心气相投,同病相怜的人。
颂莲开始设法报复二太太,她谎称怀孕,瞬间成为院里的大红人,房里也不分昼夜点起了长明灯。甚至还让二太太来给自己捏背。
可惜事情很快败露,雁儿发现了带红的裤子,火速告诉了二太太。知道真相的老爷气得不可开交,封了颂莲的灯。
经此一役的颂莲,心灰意冷,把气撒在了雁儿的头上,造成她惨死。而颂莲也意外发现了陈家的高医生,也就是告发自己没有身孕的那个医生原来和三太太有染。
一天颂莲和三太太发生了口角,郁闷的她过生日自己喝起酒来,没想到酒后发疯把三太太的秘密说出来了,正好听到的二太太立刻带人将三太太抓个正着。于是,三太太被残忍地处决。大家再也见不到那个牙尖嘴利,总在院里唱戏的三太太了。
间接害死雁儿和三太太两个人的颂莲崩溃了,她疯了,在五姨太进门的那天,人们看到她穿上一年前嫁进来时的衣服,只是这一会,大家不再叫她四太太,而是称她为疯子。
通过这些画面能够简单地再现电影的情节,也大致勾勒出了仅仅一个寒暑轮转后颂莲和他人的悲剧命运。
电影的构图非常讲究,起码有80%的镜头都追求对称,就像陈家大院的房子、灯笼和各种规矩一样,一点都错不得,多一分不行,少一分是错。
构图的对称目的性强
而电影的色彩运用也富于表现力,最经典大红色,是灯笼的颜色,是婚服的颜色,是喜悦热情的颜色,但很遗憾,这个红色是短暂的,是你争我抢的,是让人无法直视的。而大院的高墙,冬天的雪,乃至人们的衣装、表情又大多时候是冷色调的,冷的不是天气,而是高墙之内一潭死水般的气氛,是看不到的希望的冷淡,是人心如铁的辛酸以及人们内心的失落和绝望。与暖红色的对比,更显出人和物的悲凉。
青春芳华的颂莲心却死了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大红灯笼高高挂》不是一个陌生的故事,它是中国的一段历史,是中国女性悲剧命运的再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女性对命运的自主,类似的悲剧相信在中国会越来越少逐渐销声匿迹,再看这部电影而深有感触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这是好事。
大红灯笼高高挂,烛光红影映照的不是热情喜悦的生活,而是冰冷惨绝的人生,谁都没有动刀子,但就是有人被杀 。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我们何苦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