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圈,有这样一个怪现象,一流小说拍出来却是三流电影。
比如经典巨著《霍乱时期的爱情》,改编成电影后,稀松平常。茨威格的传世名作《一个陌生女人的爱情》,被徐静蕾拍成了流水账情书朗诵。《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考夫曼拍成《布拉格之恋》,一部探讨男女伦理的著作变成了情色片,难怪作者昆德拉并不认同。
讲真,一流小说不好拍。尽管如此还总有些导演就喜欢拍文学名著,而且拍得很不错。
此处特指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他曾改编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坊间有天书之称)和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其中他拍摄《铁皮鼓》,是电影史上第一枚同时坐拥金棕榈和奥斯卡的经典影片(另外两部是1987年奥古斯特的《征服者佩尔》、2012年哈内克的《爱》)。
《铁皮鼓》
Die Blechtrommel
作为一个早熟儿童,我们的主人公奥斯卡无法忍受丑陋的成人世界,他不要在将来变成一个自己也讨厌的大人。
他在楼梯摔倒,顺利成了残疾人,身高保留在3岁水平不会再变化。
所以,奥斯卡看起来永远是个三岁的孩子。
奥斯卡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疯狂热爱铁皮鼓。任谁也别想夺走他的铁皮鼓。
他的家人很不理解。
在抢夺他的铁皮鼓时,奥斯卡再次展现自己非凡的本领——吼叫震碎钟表上的玻璃。
他曾经在学校,还是因为夺鼓的事,用同样的技能碎掉了老师的眼镜。
他曾被医生要求摘下铁皮鼓,奥斯卡再发技能, 让医生的工作室装标本的玻璃杯碎掉。
铁皮鼓和吼叫是奥斯卡反抗生活的武器。这种设定也充满了寓意。比如说,
弄碎了老师的眼镜,是反抗学校对人思想的奴化和禁锢的象征。
弄碎了医生的医用标本,是挣脱医院对个人身体的操控。
奥斯卡还用铁皮鼓将纳粹党的集会变成舞会。
奥斯卡和家人一起看马戏团表演,结识到能使杯子发出声音的贝布拉。
他和奥斯卡一样,同样拒绝长大。
在告别时,贝布拉预言还能与奥斯卡相见。
和贝布拉再见之前,奥斯卡要“害死”几个人。
第一个,是妈妈。
整部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妈妈最爱的人是表哥。
她嫁给鱼贩之后,每周四都要和表哥偷情。
然而,偷情也给她带来负罪感。她知道谁才是奥斯卡的亲生父亲。奥斯卡成为残疾人,她认为这是上帝的惩罚。
最终,她忍受不了内心的压抑,不停吃鱼求死。
其实,奥斯卡的身高的确和母亲的偷情有关——
奥斯卡三岁时在桌子底下玩儿,见到舅舅的脚伸向母亲的两腿之间。
从那一刻 ,他意识到成人世界的肮脏与虚伪,从而拒绝长大。
第二个被奥斯卡害死的人是舅舅。
奥斯卡的舅舅极有可能是他亲爹。
为什么呢?
当奥斯卡从楼梯摔下之后 ,躺在病床上,距离奥斯卡最近的是舅舅,其次是母亲,他名义上的父亲在招待医生饮酒,构图暗示血缘关系远近。
奥斯卡“害死”舅舅的方法就是把他拉到波兰邮局,这之前的独白也表明了他和舅舅的真正关系。
至于为何把舅舅带到波兰邮局就能导致舅舅死亡,以及毒药君没有提到的很多细节,还是请婊贝们去电影中寻找答案吧!
不过在舅舅死前,有一个非常令人鼻酸的细节毒药君一定要提醒你们——
舅舅亮出自己的底牌,那是被捕前和奥斯卡一起打牌时的底牌。
在生命的最后,这个没有得到名分的爸爸向奥斯卡流露出最后的善意。
对此,导演施隆多夫曾说:
“其实他在这个电影里边有两个父亲。有一个父亲是波兰人,在战争开始的第一天被杀了,然后另一个所谓的父亲,在战争的最后一天被枪杀了。”
嗯,奥斯卡害死的第三个人就是他所谓的父亲——名义上的父亲。
通过影片传达的信息,这个父亲极有可能没有生育能力。在外祖母认为奥斯卡的母亲怀孕时,他这样说——
▲是谁的不要紧
他对性生活并不热衷,
更荒诞的是,他和第二个老婆玛丽亚有了孩子库尔特,奥斯卡是这样说的——
▲库尔特,我的儿子……你确实是我的儿子
总的来说,这一家子关系就是:奥斯卡是妈妈和表哥的孩子,后来他爱上了玛利亚,但被老爸(不是舅舅)夺爱,玛利亚成了自己的后妈,他的弟弟其实是他的儿子。反正够乱的。
奥斯卡害死这个名义上的父亲时,纳粹党气数已尽,苏联军人来奥斯卡家搜查,奥斯卡再一次发扬坑爹的传统,亲手把纳粹党章塞进他手里。
这导致了他被乱枪扫射而死。
随着年龄增长,奥斯卡这个反抗生活的斗士,也会逐渐走向堕落。
奥斯卡去教堂,把铁皮鼓放在圣像胸前,希望他也能敲鼓向世界宣战,然而他什么都没有听到。奥斯卡哭了,或许就在那时,奥斯对敲鼓的意义也产生了怀疑。
后来,奥斯卡遇见了有过一面之缘的贝布拉。此时的贝布拉已经成为深受纳粹政府喜爱的人民艺术家。
在贝布拉的介绍下,曾经用鼓声向纳粹提出抗议的奥斯卡开始为纳粹表演,积极加入文工团。
这宣布奥斯卡的堕落。
纳粹倒台,奥斯卡失业回家,他扔掉铁皮鼓,接受长大。
影片公映之后获得极大成功。影片在获得巨大声誉的同时,也因为少儿不宜的镜头而遭到抵制。正如拍摄前原著作者君特·格拉斯说的那样:
“这里边的镜头,肯定会又黄又暴力。”
1997年6月,俄克拉荷马州州法院的一名法官公开宣布这部电影的内容涉及到了未成年色情描写(根据俄克拉荷马州的反淫秽法),认定这部电影是违法的。
影片内容当然不是为了色情而色情。
比如,外祖母用裙子包庇纵火犯从而有了奥斯卡的母亲;
奥斯卡的妈妈与舅舅偷情;
奥斯卡与玛利亚发生关系,等等。
性从开头贯穿到结尾,不再是正常健康的行为。它彰显着社会的荒唐与丑陋。
总而言之,《铁皮鼓》提高了施隆多夫的国际声誉。他的影响力也源远流长,惠泽到中国电影圈。
上世纪九十年代,姜文带着一部电影半成品《阳光灿烂的日子》来到巴伯尔斯贝格,施隆多夫看后十分喜爱。于是他成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联合制片人。
时隔多年,姜文谈起施隆多夫,充满感激地说:
“如果没有施隆多夫,我还在做着演员呢,我的导演梦就实现不了。”
嗯,好导演就是有这样的能力,不仅创造电影佳作,而且能够引导更多有才华的人走向电影创作的道路。
国内没人看,日本卖疯了,甚至有人因为它开始学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