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从深情款款到渐行渐远,为什么中国电影人的奥斯卡情结越来越淡?

字号+作者:传媒大眼 来源:传媒大眼2018-02-13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回顾这些年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人的“冲奥”之路,可谓是几经波折。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对于奥斯卡似乎都有着某种特殊'...

回顾这些年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人的“冲奥”之路,可谓是几经波折。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对于奥斯卡似乎都有着某种特殊的情结,前赴后继的带着作品去冲击奥斯卡,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

作者:歪歪

来源:传媒大眼影视测评组

在四大国际电影节奖项当中,相比于戛纳、柏林和威尼斯,奥斯卡金像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一部电影或者一个导演,一旦获得奥斯卡奖项,便可以瞬间享誉全世界。因此,斩获奥斯卡奖成为很多卓越电影人毕生奋斗的目标之一。

回顾这些年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人的“冲奥”之路,可谓是几经波折。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对于奥斯卡似乎都有着某种特殊的情结,前赴后继的带着作品去冲击奥斯卡,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

但近几年以来,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最近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初选名单出炉,中国内地的《战狼2》、香港的《一念无明》、台湾的《日常对话》毫无悬念的全部落选,但无论是电影人还是普通受众大家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

那么中国电影人的这条“申奥”之路到底是怎样走过来的?奥斯卡电影的评选标准又是什么?为什么近几年大家对于奥斯卡的热衷程度有所下降?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解读一下有关于奥斯卡的那些事儿。

“申奥”路上的前赴后继,印证了中国电影人的奥斯卡情结有多重

中国电影业的崛起和繁荣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为代表,中国电影人的很多作品在众多国际电影节各奖项的评选上均有所斩获,但除了李安,就再也没有哪位导演的作品获得过奥斯卡的青睐。

早在1985年,吴天明导演的电影《人生》报名参加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评选,这是中国内地电影首次参加奥斯卡奖项的角逐。之后我们所熟知的“冲奥”记录有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无极》,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等等。其中张艺谋导演的《菊豆》,获得了1991年第6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得了1994年第6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

最为遗憾的是,在参与奥斯卡奖项的评选之前,电影《霸王别姬》已成功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以及被认为是奥斯卡风向标的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两项大奖收入囊中,被业内一致认为最有希望冲击奥斯卡奖。但最终由于沟通方面的失误,电影在入围之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造势,被奥斯卡评委认为并不十分想要获得这个奖项,最终与大奖失之交臂。这也是我国内地电影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距离最近的一次。

此后几年间,中国电影再没能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直到2001年,李安导演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获得了第73届奥斯最佳外语片大奖,再次燃起了内地电影人冲击奥斯卡奖的热情。

作为对于奥斯卡奖最为执着的导演,张艺谋曾先后携《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等影片8次出征奥斯卡,是我国“冲奥”次数最多的导演;陈凯歌和冯小刚也分别以《无极》、《梅兰芳》、《搜索》和《唐山大地震》、《1942》等作品参加奥斯卡评选,却都没能再度入围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

中国这么多大腕级别的导演,在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这条路上前赴后继的倒下了,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能获得奥斯卡的青睐?奥斯卡奖项的评选标准又是怎样的?

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冲奥必备的硬指标

奥斯卡奖也称奥斯卡金像奖,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设立于1927年,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该奖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在这场美国本土电影的狂欢盛宴当中,作为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来讲,最为看重、也有分量的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评选是从1947年开始的,最初几年里(1947-1955年)是作为一个国际荣誉奖项进行,这期间法国、日本、意大利分别获得过两次。其中像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作品《罗生门》,就是凭借斩获了1952年第24届奥斯卡荣誉奖而闻名于世的。

之后从1956年开始,这个奖项变成了奥斯卡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竞赛单元,规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提交且只可以提交一部作品参选,这对于一些盛产优秀电影作品的国家来讲就有些有失公允。再者,参选电影要由参选国家的官方电影组织推荐,民间是无法推荐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电影容易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选与奥斯卡其他奖项的评选有所不同。首先从评审的数量上,奥斯卡其他奖项的评审团有四五千人,而最佳外语片的大概在几百人规模,因此投票的结果并不一定代表着大多数受众的观点,很有可能存在很大幅度的变化。

事实上,这些参选作品想要获奖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首先要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侧重于批判而不是歌颂,所以很多宏观历史下的批判性或者是讲述小人物命运、反映人文关怀的作品更容易获奖;再者要符合美国的意识形态,要基于美国对民主的认识,批判现实、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并且电影的口碑不能有争议。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奥斯卡对于最佳外语片的评选,实际上就是评选说着外语的美国主流价值观影片。

所以,虽然之前我们曾经极力的迎合奥斯卡奖,但实际上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还很有可能造成“东施效颦”的尴尬局面,使得自身对于电影艺术的创作水平被限制或者有所下滑,这也是为什么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大导演在后来“申奥”的过程中频频失利的重要原因。

那么,对于奥斯卡,我们的电影人到底要秉持什么样的态度?怎么样才能够获得奥斯卡奖?和奥斯卡主流审美观渐行渐远的中国电影还有戏么?

最近几年来,中国人对于奥斯卡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这一点似乎从近几年来的参选作品选择中就有迹可循。像2015年的《滚蛋吧!肿瘤君》,2016年的《大唐玄奘》,2017年的《战狼2》,这些都算不上是大导演执导的大制作影片,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电影行业更注重电影作品本身的契合度来选送影片,这或许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表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观众的电影审美取向也在发生着改变。特别是随着商业电影的异军突起,一些小制作电影更多地倾向于从叙事、情感和现实等方面做文章,引发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而不再一味的追求大制作、大场景带来的震撼视听体验。

但是反观近些年评选的奥斯卡影片,似乎与我国广大观众的电影审美取向渐行渐远。在近期揭晓的第90届奥斯卡提名名单当中,《水形物语》以13项提名领跑,《敦刻尔克》8项提名次之,《三块广告牌》7项提名紧随其后。 可是除了一些小众的文艺影迷,《水形物语》和《三块广告牌》似乎都是第一次听说,或许对于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更为熟悉一些。但是就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次诺导陪跑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综上所述,由于主流审美的改变,现在的奥斯卡奖似乎离国产电影越来越远了,但拿不到奥斯卡就一定说明国产电影的发展状况不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017年,国产片《战狼2》再度冲击奥迪卡,这部斩获近57亿票房的现象级影片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获奖无望,但为什么还要执意“冲奥”?这展现的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尽管中国电影产业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真正有信心将自己的问题解决掉,把自己的电影产业做好做精,至于何时能拿下一座奥斯卡奖,其实更多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