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政治题材的影视剧,老外有多能开脑洞,看过的毒粉都懂。
从《国土安全》到《斯隆女士》再到《纸牌屋》,没有他们想不到的,而且故事里每件事儿都不是空穴来风,大部分在现实中都可以找到原型。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政治题材电影,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新作,同时也是今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剧情片的作品。
《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因为入围奥斯卡的缘故,这部电影的票房较早先的表现有一定提升。有数据显示,在获得提名后,其票房飙涨995.4%,足见小金人在其本国的影响力。
截至目前,电影在烂番茄的平均得分为8分,新鲜度维持在88%。
国内豆瓣也给出类似评分。
从主创阵容来看,可以说是非常豪华的。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今年72岁的老爷子,曾凭借《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ET》等家喻户晓的作品成为世界知名大导。
此次和他合作的两位主演,一位是经常在他电影中出现的汤姆·汉克斯,另一位是已经获得21次奥斯卡提名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两人在业界的口碑同样不俗。
三人共同打造的这部主旋律政治片,一方面是老友再聚,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受到斯皮尔伯格的野心。
有观众看完就表示,这片儿甩了《出租车司机》不知道多少条街。
从毒药君的立场来看,这部电影不但好于被和谐的那部韩国电影,甚至,还优于去年的另一部政治片,《至暗时刻》。
不信对吧?来,我带你过一遍这个故事。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70年代,聚焦的核心是当时著名的五角大楼泄密事故。
▲把文件泄露给公众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
严格意义上说,资料并不是从五角大楼泄的密,而是一位叫丹尼尔的前兰德智库员工,潜入兰德公司拿到了提供给五角大楼的机密文件,再将其发表在了媒体上。
如你们所见,文件内容是关于越南战争的。
那么,他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去拿这份文件呢?这得从当时的国际环境说起。
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红色阵营尚处于冷战之中。为了尽可能不让亚洲被社会主义势力控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强行往有对立政治意识形态的越南派兵,从而陷入长达20年的战争,且胜利遥遥无期。
时间越拖越久,眼看派去的士兵死伤数量逐渐增加,为了揭露美军在越南的真实情况,当时有过实地走访的战地记者丹尼尔,决定冒险把兰德智库的资料发表在媒体上。
这批材料中记录下大量惊人事实,比如从艾森豪威尔到约翰逊历任5届总统的黑料——为了政治利益,不惜派国人前往远东送死。
▲肯尼迪为保总统位置也不得不派兵越南
在那个网络不知为何物的年代,人们接触讯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电视和报纸。而电视消费普遍度低,这样,报纸就成为大众接触新闻的主要渠道。
第一家得到这批黑材料的媒体,是美国著名报业——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以下简称NYT。
很显然,这批文件一旦被公布,妥妥的大新闻。果然,新闻一出,全球哗然,美国的公信力因为这件事所受的负面影响,丝毫不亚于几年前的斯诺登事件。
眼见政府机密,或者说,自己的龌龊勾当被媒体抄了个底朝天,上边儿的人不乐意了。
时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尼克松给基辛格打招呼:这批泄密的混蛋都该进监狱!
总统名儿听着耳熟?没错儿,就是当年访华和周总理握手的那位。
也正是通过他,我们才恢复了和美国人的正常外交关系哦。
再说回电影。
很快,司法部长建议总统把NYT告上法庭,并称如果有媒体再敢泄密,直接以叛国罪处置。
可能很多人会问,美国不是言论自由的国度吗?
诚然,他们的言论自由度是很高,但自由的前提是你的言论不能给国家带来潜在威胁。之于政治语境而言,直白点说就是你不能触犯当权者的利益。
什么是真相?政府让你信的就是真相。
毕竟,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更何况,权力和监督它的媒体本来就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好在美国有三权分立和宪法保护公民的权益,这是后话,待会儿再说,接着往下看。
NYT出事以后,另一边儿,华盛顿邮报的人炸开了锅。高级新闻编辑本·布拉德利因为报社没能蹭上热点恼羞成怒道:
同志们,看看别人,再看看我们!做新闻的不抢时效,别人都在报道猛料,我们还在报花边儿,都TM给我麻利儿的干活去!
似乎老天开眼,没多久,报社的一位员工就联系上了向NYT提供材料的丹尼尔,后者也慷慨的把未曝光的材料交给了他。
现在的情况是,一手资料已经到手,发,还是不发?
按照本的性格和一名新闻人的职业素养,这篇新闻稿肯定得发。但他忘了,制约他发稿的因素除了有政府明文规定的禁令,还有一个则来自报社当时的处境。
华盛顿邮报原本是由报社持有者凯瑟琳·格雷厄姆的父亲买下,到她这一代,面临上市扩张的问题。
凯瑟琳在美国有“美国报业第一夫人”的美誉,不过当初刚从逝去丈夫手上接过这个烫手山芋时,这位从没有工作过的富家千金,对于运营报社完全没什么头绪,用萌新形容丝毫不为过。
无论谈判桌上的游移不定,还是对于五角大楼泄密案的态度,她一直没办法确定自己到底应该更相信本,还是应该更照顾朋友的情绪。
可别小瞧她的朋友圈,在这起事故中,材料中提及的诸多政界名人都是她家中的常客。而这批人,可不愿意看到一位记者出现在凯瑟琳家里。
所以,如果本坚持发稿,影响的可不仅仅是他和上司凯瑟琳的关系。报社的形象、投资人的态度、凯瑟琳和朋友们之间的关系,都会因为这件事遭受牵连。
当然还有第三件,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让材料登报,报社相关人员势必会被政府告上法院,从而面临判罪风险。而罪名将是——
叛国罪和间谍罪。
好在凯瑟琳毕竟是一位受过正统教育的女性,在道义层面,她实际上是倾向于站在本这边儿的。
尽管在宣布决定时仍旧战战兢兢,但她跨出的这一步,确实意义非凡。
有人在评价梅姨的这段表演时,就认为演员眼神的变化成功诠释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堪称“年度最有魔力的表演”。
最终,全国各地报业纷纷效仿刊登报道,以及法院判被告报社胜诉的桥段,把影片带向高潮。
那一份份刊登在报纸的头条,不仅仅象征的是美国报业的胜利,也象征着美国司法的胜利。
在这个国家,总统并不是一家独大的国王,公权力必须接受来自媒体的监督。正如大法官在宣判词中所说的那样:
媒体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统治者。
这意味着,话语的自由在这片土地上仍旧得到尊重,且受法律保护。
影片给人的感动也多来自于此,很多看过该片的同行都热泪盈眶。
当然,除了站在民主层面对媒体话语权的积极肯定,本片在部分桥段中还夹杂了一些被网友调侃夹带私货的话题。
比如,凯瑟琳在故事刚开始被塑造为是一个缺乏主见,在董事会中被人视为花瓶的角色。
不过随着事态发展,她逐渐变得独立,并且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立场。
这些,和当下好莱坞女性的系列平权运动大有不谋而合之意,让人浮想联翩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排除这些莫须有的解读,应该看到,《华盛顿邮报》仍旧是斯皮尔伯格最擅长的主流大片。他的大,体现在对故事内涵的构建和价值观输出上,既保证了主流观众的观影诉求,又没有降低格调去迎合主流消费市场。
对于年过70岁的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
▲图片来自微博
也许,就像片中的人物一样,斯皮尔伯格也在相信某种奇迹。
尽管今年的金像奖结果未必如他所愿,但能传递类似这样的价值观给后世,也许才是他真正更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