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心你喜欢看什么?也关心你是怎么看的。
你可能没注意,作为观众的你,这一年,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很多观看习惯。
1.5倍速播放综艺只是剪辑太墨迹
互联网视频有了进度条,就有了内容的死敌。
进度条搞死了各类贴片广告,也搞死了各种注水影视剧。但1.5倍速播放,给出了一个方案,节约时间,又不损失信息。
1.5倍速功能,是典型的用户导向的功能产品,希望在高效率观看、深度观看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当然,这完全不考虑app本身所需要的用户停留时间,更不是节目生产本身所期待的节奏。
这可能是21世纪10年代视频网站最伟大的发明。它倒逼了节目制作更精良,叙事更高效的节目,也促使了优胜劣汰,那些不吸引人、缺乏高潮与共鸣的内容,即便是再高量级的鲜肉加持,也并不能获得期待的成绩。
不再介意谁是选秀冠军因为比赛本身不重要
竞技比赛的意义,就是为了冠军。但今年,我们重新定义了“冠军”!
去年就有节目告诉我们,即便是选冠军的节目,可以不止一个,选出“双冠军”。即便根本原因只是赛制出了问题。
今年的方案是,直接成团:一次选9个,再一次选11个。谁还关心冠军?
新媒体带来的新明星,不再需要冠军加冕,而是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游戏规则:曾做过快手主播的杨超越,曾做过艺人经纪的王菊,都在他们熟悉的领域里,点燃了他们的粉丝,讲好了自己的故事。
所以,没人在意冠军,大多数人,不是去当陶渊明,就是去转锦鲤!
习惯性质疑获奖者不是针对谁
一大批90后开始夺得视帝视后、影帝影后,但大多数90后,并不服90后。
所以,当他们获奖不重要时,他们所获得奖项也都不再重要。一年到头,各家平台都在颁奖,音乐平台尤盛。那画面仿佛就是,请来了谁,就给谁颁奖。
如果结果不如人意,再权威的节,也会成为“水节”。
不轻易点开有“流量”的片只是流量演的烂
过去,流量明星出演或参与的节目,是数据保证;但现在,不经过充分论证,轻易请来的流量,就可能是数据毒药。
类似的,我们请来的经典大咖制作的综艺,大多都在影响力上扑街啦。从林志玲到吴彦祖、从周迅到王菲,他们有的真的只适合好看,而有的,只适合存在于标签里。
现在,观众只要听说某部剧和节目有他们,就会有一点犹豫:我喜不喜欢ta?我要不要点开?我点开我图啥?
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是部分艺人不慎重选片选节目的历史遗留问题。
基本不再谈抄袭
只是不想拆穿
今年,我们很少谈抄袭了,并不是说中国综艺不抄袭了,而是只是即便抄袭了,我们也懒得拆穿了。
因为我们不再想去讨论模式。去年,我们已经决定,限制引进,自主创新。那些经过正版引进的,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我们也把它改造,并且称之为原创。
虽然看起来不是原创的,但真的就是这么说的。
看垂直综艺成为该领域专家只是想想而已
看了嘻哈、街舞、电音、篮球的综艺,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这一行的专家看客。吴亦凡成为嘻哈界的“王语嫣”,其实还是经过专业训练。
但你看了一部垂直综艺,你的确能把各种单词信手拈来。像pick、skr这样的词,也许还能帮助你找到热爱综艺的同类。
但前提是,这个节目火了,并且大多数人知道你蹦出几个单词是来自哪里。
不然,你中文夹杂英文的处理方式,会被当作装bility。
不再守候一场电视直播只玩电脑不看电视
春晚可能是最后一台需要直播观看的电视节目。而至今,没有出现一档值得全民守候的网络直播节目。
坐在客厅,仪式化收看电视节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妄图同时让所有人拿着手机看视频,也难上加难。
大多数电视节目,已经失去他们最核心的优势——现场直播。越来越多的节目追求精品化录制、大片化剪辑。没有了跨屏互动,也就没有了直播的意义。
而那些少数坚持着现场直播的节目,大多都在各类音乐车祸现场中,成为群嘲的对象。
我们更爱什么?
也许是下面这样的15秒突发时刻吧。
这一年,你改变的7个观看习惯,都被说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