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仔
曾经在《吐槽大会》上说《奇葩说》是“集各路‘妖魔鬼怪’,没角度也要找角度硬说”的“吐槽大王”李诞,如今却成为了《奇葩说》第五季的新导师。有人对这样的“反转”毫不意外,因为凡是跟脱口秀沾边的综艺节目,似乎都应“理所应当”有李诞的一席之地。从《今晚80后脱口秀》到《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李诞成为了新一轮“脱口秀”的代名词,也成为了继薛之谦、大张伟、陈赫、小岳岳之后综艺MC界的“香饽饽”。
李诞流量势头的猛涨,给他带来了更多新的综艺机会,我们可以在各大热门节目中看到他的身影。而纵观国内综艺MC设定的机制,我们发现呈现扎堆模式的永远不只是综艺类型和综艺形式,综艺MC的流变也随着观众喜好在不断更迭。
大数据时代,综艺MC设定有“喜好模式”正如各大视频网站中的关键词搜索、播放类型、播放时间段都将成为云数据中的组成部分,根据数据的整合,云端的计算方法能将用户习惯与爱好按照“私人订制”的形式来推送相关资讯,于是,喜欢的内容在推介平台中不断的重复、细化的出现。
综艺节目也同样采用了这样的“大数据定制”法则。
李诞从《吐槽大会》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在脱口秀《吐槽大会》中他以绝妙的表现,赢得了不少人对他产生好奇。“这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奇人一个?”观众们抱着这样的想法去了解李诞这个人本身后发现,原来一个所谓“段子手”的背面还有“人间不值得”的异面禅意。
大家对于李诞的肯定和喜爱,使李诞成为了脱口秀综艺MC的锁定目标。《奇葩说》作为新式辩论节目,对于能说会道的李诞来说,是一个有极大发挥空间的舞台。而观众也期待着,有着独立思想的李诞,能够成为继蔡康永、马东、高晓松、罗振宇之后新的“意见人”。
不仅如此,李诞还参与到《向往的生活》《饭局狼人杀》《脑力男人时代》中,频繁以“梗王”的综艺形象示人。
这两年综艺MC的大数据起伏变化,简单来看体现在综艺中心人物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薛北张”时期的薛之谦、大张伟和陈赫能够成为热门综艺MC的原因,是他们将自己塑造成为了移动的“热点”。
薛之谦和大张伟本职都为歌手,在微博上却因为段子与耿直的采访风格成功圈了一票粉丝,他们不同风格的接梗思路也形成了南北两派的风格,由于观众反映希望南北两大“势力”有朝一日有所“碰撞”,《我去上学啦》《大学生来了》等节目便不遗余力的将二人请到一个节目中担任MC。
而陈赫作为演员,因为曾经在《爱情公寓》饰演的曾小贤这一角色受到一众关注,后来成为《奔跑吧》固定MC得到极高的反响后,便在综艺界成为了跨界MC的典范之一。
观众的喜好塑造热点,而热点又能反馈成为新的数据方向。然而,这样的“喜好模式”使综艺MC的选择面越来越精确,但是也越来越窄。
扎堆的综艺MC形势,审美疲劳日积月累一道菜吃久了总会腻,何况是在“口味”更迭如此飞速的时代。
国内的综艺MC设定虽能很快的找准观众的喜好点,但是依旧有着综艺市场的通病——“扎堆”。不论是综艺主题还是综艺形式,一旦制作方接收到观众的信号,各大平台都会呈现出“扎堆”制作的局面,而同一批综艺MC也将长期霸屏。
抱着“流量MC的加持,能让综艺节目未开播就赢在起跑线上”这样的想法,制作方当然从第一步选角开始便专挑“热门”。
薛之谦就曾经因为大量的综艺节目邀请而连轴转,最多的时候他甚至一天可以录制两到三场综艺。作为热门综艺MC,薛之谦同时活跃于《我们的挑战》《看见你的声音》《我去上学啦》《大学生来了》中,大张伟也在《我去上学啦》《三个院子》《拜见小师父》《天天向上》中担任重要角色,而陈赫从《奔跑吧》开始到现在的《周六夜现场》《拜托了衣橱》《好笑头条君》《哥哥别闹啦》转型主持也担起了大局。
然而如此密集的综艺曝光程度下,不同时期都有一位或是两位热门人物承包当下热门综艺的MC任务。这样的扎堆形式,极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厌烦感。
“怎么又是他?”
当我们用APP搜索某样物品的时候,每一次选择都将改变我们之后能看到的东西呈现的样貌。最后的呈现不再是客观流行,而是经过精确计算之后针对个人喜好细化具象的一些模式相同、观感相同的东西。
这种现象也同样应用于综艺MC,当他们大批量出现在不同的节目中时,即使观众原本对于他或她有着喜爱或好感,但在同样的主持风格的长期轰炸下,也会产生“腻”的感觉。
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实也是由综艺市场中制作方与观众的主被动关系决定的,制作者过于依赖于观众喜好来设定综艺MC而不是根据节目本身类型来策划和思考,那么观众一旦产生审美疲劳,节目反而会被原本的“热门”所“拖累”。
提高适配度,综艺MC也要“术业有专攻”正如前文所述,综艺MC选择所呈现的扎堆模式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笔者认为是提高综艺与MC的适配度。
《奇葩说》为什么会请到曾经“吐槽”过自己的李诞来做导师,正是因为李诞“适合”。
李诞的搞笑可以说不是“纯天然”的。它是经过二次创作,含有人生经历的“笑意”。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为《今晚80后脱口秀》做了好几年幕后策划,又创立了笑果文化传媒,后来一手策划《吐槽大会》,都证明了他对于脱口秀的“野心”。
对于脱口秀,他认真钻研甚至远赴美国学习脱口秀模式。正是对脱口秀的热情,让人能够在这个时代回称他一句国内“脱口秀之王”。
而《奇葩说》这样的节目正是需要这样集奇葩与内涵为一身的“重度脱口秀患者”。所以面对李诞在《奇葩说》的出现,观众抱着一种期待的眼光来看待他和其他新老奇葩的碰撞。李诞与《奇葩说》有着极高的适配度。
从薛之谦、大张伟、杨迪、陈赫再到李诞这样的热门人物,当然不缺各种类型的综艺邀请,然而面对综艺节目李诞有着自己的选择,他在节目中自爆曾经拒绝过三档恋爱节目的邀请。回过头来看,我们发现李诞所选择的综艺都是他擅长且能突出口才、性格等个性的节目,与此同时,观众的认同感也随着他与综艺的适配度而提高。
提高MC与综艺的适配度,是综艺制作者需要思量的,而综艺MC也应该找准自己本身的特点来挑选节目,只有真正做到“保质保量”,做到“术业有专攻”,才能巧妙的解观众的“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