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档节目又双叒火了。
说它是综艺,有点委屈,人家是档实打实的新闻节目。
可是,说它在规规矩矩播新闻,味儿又有点不太对……
随便戳开一集,就能让院长笑到打鸣。
甚至,最近还捧出了一位新晋网红——“发际线男孩”。
院长不允许你们没看过这张脸!
“发际线男孩”姓吴,在杭州打工,我们就叫他小吴吧。
节目上,原本心情不错的小吴一提到那天的遭遇,生动诠释了笑容逐渐消失.gif。
上个月28号下午,掐爪一算,是个适合撒钱,啊不,适合理发的好天气。
小吴走进了一家理发店。
洗头本来洗得好好的,店家介绍最近有免费活动,他想想就参加了。
做到一半时,出现两三个人围着他,让他签一份单子。
是谁在围绕你?是忧愁啊~
这一签,就是三万九,打完折还要一万八。
记者看到账单上的明细:
4次嫩肤、6次提取、特价6800。
其中提发际线特价6800。还有个提取鬓角18000元。
注意,“鬓角”写成了“并角”,这错别字水平应该没受满九年义务教育。
做完“并角”后,不给钱不让走。
面对如此压力,小吴报了警,给了店家2500块才脱身。
快让我们看看这天价美容的效果:
光滑流畅的发际线完美衬托了客人的脸型,表达中国传统里“天圆地方”的文化内核;
微微上扬的眉尾又契合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暗合推崇个性、标榜自我等现代性理念;
传统与新颖,古老与现代,通通在这一造型中得以呈现······
对不起,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等等,小吴价值2500的眉形我们好像在哪见过,你记得吗?
再看看修的鬓角:
有点心疼小吴。
这造型在宫斗里活不到第二集。
更让人生气的是店长的态度——
面对记者的致命三连问,他直接佛系回怼:
不懂不懂还是不懂。
括号内为记者问,下同
emmm······你这个回答将我小吴置于何处。
记者和小吴一起,将店家的情况反映给了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所。
然而,比处理结果抢先到来的是小吴在网络上的走红。
微博上“发际线男孩”的表情包早已蓄势待发。
顺便恭喜一下,锦鲤家族再添一枚新成员。
说到这里,你一定知道了:
这档让“发际线男孩”走红的节目,就是传说中的《1818新闻眼》——
沙雕新闻的诞生之地,吃瓜网友的快乐源泉。
作为一档只在地方播出的民生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的江湖地位不是这一两月成就的。
早在几年前,它就因为接地气的事件挖掘、黑色幽默的风格而在网上掀起狂欢。
首屈一指的当属“天德池”事件——
求助人叫小张,说自己在一家叫天德池的浴室过夜,一早起来发现自己锁在更衣室柜子里的包不见了。
采访老板时,他气势汹汹,两人剑拔弩张的架势让现场气氛有点紧张。
但是在一位员工出场后,画风秒变——
第一次看见连新闻都有这么多弹幕。
不好意思,是不是没看清,放个高清版。
员工出场,江湖变天。
少女般雀跃的小碎步,旋转跳跃,妖娆走位,花式入镜。
紧接着拍掌、摊手、歪头,整套入场动作一气呵成。
还有高八度的仿女声花腔……
配合着画面,新闻的解说是这样的:
举止略微有些怪异夸张?
分明就是行走的表情包!
放几个JPG感受一下:
总之,该员工挟天德池大名在网上红极一时。
还成为B站当年最流行的鬼畜素材。
院长也是第一次看见一边吵架,一边给自己打拍子的。
穿橘黄色衣服的那位,你慢了两拍,ok?!
在现场的记者,怕是要耳鸣。
说实话,如此清奇的画风是《1818黄金眼》的日常。
说是新闻节目,实在低估了它的搞笑功力。
从2004年元旦开播至今,《1818黄金眼》一直在正儿八经解决民生问题,同时,也在认真努力地搞笑。
微博上一搜索,直接蹦跶出搞笑合集。
连官微风格都是“自暴自弃”。
本院看了几期,总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
除了新闻内容接地气,搞笑的还有耿直的记者和奇葩当事人。
在节目中,发际线男孩跟店家的纠纷不算新鲜,因为美容美发承包了《1818新闻眼》一半业务——
比如往枪口上撞的这位仁兄:
接受采访的叫沈女士,她说自己丈夫的堂弟被忽悠了。
听完沈女士的口述,记者问的竟然是——
哈喽?你关注的不应该是八千块吗??问他晚上在哪里吃饭是什么鬼???
记者来到理发店,店家负责人Tony老师拿出一盒三无产品说是进口的,三百一只。
负责人还理直气壮地说堂弟做了价值不菲的脸部祛痘。
没想到直接被记者的灵魂拷问问懵逼:
哈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面对沈女士的堂弟,记者又问起他最关心的晚饭问题。
一颗朴素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满足,开心了吧。
但是,别以为看似天马行空瞎问问题的记者是个渣渣,人家可是经验老到,解决起问题不带一点马虎。
沈女士的丈夫,也就是堂弟的哥哥也来到店里跟老板商量,最后以退款四千的方式决定私了。
不得不说,这缺心眼真是遗传。
结果记者比堂哥还着急,一直劝说堂哥一家去市场监管局处理。
一家人,就嫂子是个明白人。
这哥俩,给嫂子省点心吧,为你俩心操稀碎。
被忽悠着充卡也就算了,有家美容美发店还说只要充卡就送女朋友。
这样的好事你信吗?
还真有人信了。
杭州姜先生,年方三十八,至今未成家。
一次在一家理发店,听老板忽悠,只要充钱,就能让美容师做女朋友。
美容师不仅答应做女朋友,还承诺只要交钱,姜先生立马就能亲上一口。
直戳重点的“灵魂拷问”再次出现:
港真,有点熏疼记者,怕是憋笑要憋出内伤。
充一次还不行,之后又打着给姜先生介绍女朋友的名义,让他不断充卡。
不得不说,这店家也太懒了,薅羊毛就逮着一只薅。
姜先生前前后后一共充了七万。
这智商税交的也忒多了点……
跟他一样没脑子的大有人在,关键是还死活不承认自己被骗。
小王一次在水沟旁捡到一块黑乎乎的东西,他觉得是一块“石太岁”。
他还说找了砖家估价,价值不菲。
哪里的砖家,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为了估价,小王交了5000块的保证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个黑乎乎的东西到底是个啥?小王求助《1818黄金眼》,想找行家再鉴定鉴定。
还没轮到专业鉴定,耿直的记者就说出了大实话。
莫非这“石太岁”真的修炼成了人形?
科科,有一种东西叫倒模,了解一下。
还有一块椭圆形的,两块加一起,倒模跑不了了。
扔一个专家鉴定后的表情感受一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对不起我真的忍不住了。
再想起开头时,小王说的“一贯有些常识”,配合着打脸声,更加悦耳动听。
脑子是个好东西,因为不是人人都有。
这是没钱装有钱的,下面要说的是真·有钱的。
王女士向《1818新闻眼》记者反映,她在一家KTV里被坑了四万多。
说是一天晚上和两个女性朋友一起去了一家经常光顾的KTV,每个人又各叫来一位“男模”陪伴。(咦,男模?)
其中有一名叫“晴天”的男模和王女士关系很好。
六人到了包厢先开了几瓶酒,大概一两万。
一两万是无所谓的······
无所谓的······
所谓的·······
谓的······
酒过三巡后,王女士不胜酒意,等凌晨在包厢醒来时发现信用卡莫名消费了四万多,觉得是晴天“宰”了客。
按理说她平日待晴天不薄,经常给对方钱。
四十多万啊,有钱真任性。
可是,直到现在王女士连他的全名都不知道。
只记得他长得像某凡。
这是某凡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院长看完这期节目只想说,大姐,你确定知道某凡长啥样吗,你还缺姐妹吗?
总之,就着这些新闻下饭,效果一点不差综艺,甚至更好笑更下饭更嗑到停不下来。
到现在,《1818黄金眼》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在省级节目中,绝对算得上长寿。
能看得出来,无论编导还是记者,都在热心为普通老百姓解决问题。
节目组24小时开通热线服务,主要接的也都是帮助消费者维权,解决消费者权益纠纷问题的活。
记者每次出动时,稳中带皮,让人佩服的同时忍不住笑出猪叫。
配音也是在一本正经地逗比——
比如让院长回味无穷的“水晶男孩”。
画面上他一路小跑过来,配音字正腔圆地说着:
报案人跑过来我们叫他陈女士,原来是个先生。
就问你皮不皮!
不同于网络新闻的没头没尾,作为传统媒体的《1818新闻眼》,专业度也一直在线。
比如那条报道爷爷买来智能机器人二蛋、结果是个“人工智障傻蛋”的新闻,记者也认真地去市面上买来类似产品做了比较。
还有曝光抖音“敏宝宝”事件,记者一行如实照着视频里的豪宅和商铺去做了一番调查,得出严谨的结论。
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问,是《1818新闻眼》记者的一大特色,也是《1818新闻眼》的核心竞争力。
报道真实事件,保持客观态度,维护百姓利益,几乎每一条所谓“沙雕新闻”的背后,都有一个爱较真、能负责的记者。
皮归皮,笑归笑,做新闻,他们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