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不同类型的偶像诞生,依靠粉丝造星似乎成了快速有效的不二法门。“偶像”,特别是年轻偶像,在大众视野中已经成为颜值、话题、粉丝流量的集合体。然而什么才是真正属于偶像的表率作用、正向引导力?一个“优质”的偶像如何养成?浙江卫视6月开播的一档《最优的我们》给出了解答。看似“散养”实则精耕细作,优质偶像与热门综艺一样,养成非一蹴而就,慢工出细活,好饭不怕晚。
《最优的我们》(以下简称《优我》),定位是一档原创青春成长励志养成类综艺。节目集合不同地区、民族的23位素人青年男女,以他们现有的艺术根底为基础,由潘玮柏和萧敬腾两位“教头”带领,通过学习和现场360位经纪人层层考核,最终进入华少担任主理人的优我经纪公司。
第二季开播之初,《优我》被当作众多偶像养成类节目中的一个。在各类综艺依靠节目衍生出的“话题”“爆料”等形式不断霸占热搜时,《优我》一心一意打造以“青春励志”和“正能量”为主的节目内容看上去并不讨巧。这样的偶像养成真能满足大众娱乐无料不欢的胃口?《优我》在不断优化中给出答案。
《优我》式优化反转成圈粉利器“反转力”是《优我》式优化的第一关键词,在少年少女队分组进行个人赛时,因表现突出提前拿到晋级名额的优我少女赵小棠为不断失利的少女队勇敢出击扳回一局,取得胜利后却被教头萧敬腾指为:表现不足以获胜。
同样的反转还有优我少女夏衣旦的新疆民族舞对战优我少年龙泓昊的经典改编:在少女队处于劣势时,优我少女夏衣旦顶住压力用行云流水般的民族舞先拔头筹,全场一致认为她稳操胜券,善舞的优我少年龙泓昊却出其不意将舞蹈《一生所爱》化为一段电影故事,令全场潸然泪下,实现精彩反转的同时也展现了年轻偶像不断升级的艺能创造力。
包括最近一期突然新增两名新人学员加入挑战,赛制的不断反转和学员面对反转所展示的应变力和爆发力正是《优我》的圈粉之道。
《优我》式的反转和就此打造的中国式优质,和话题争议无关,和努力后的惊人蜕变有关。
优化升级《优我》艺能的反骨“反套路”是《优我》式优化的另一关键词,也是制造“偶像”的关键所在。
入选《优我》的23个学员已经具备初步的个人才艺,既有优我少女赵小棠(水水)、优我少年陈顺这样唱跳全能型,优我少年龙泓昊、左卓这样某方面非常突出的单挑型,也有优我少年宋文鑫、李之繁这样眼缘极强的人缘型。面对这样的一手好牌,《优我》并没有走注重包装、制造话题的选秀套路,对“炒话题拼流量”的态度也颇为冷淡。
相反,《优我》大胆的将个人瑕疵给予放大: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的舞台失误(优我少女赵小棠造型无经验一身黑裙前半段表演被舞台“吃掉”)没有被剪掉:
不假思索的自我安利和对决时毫不客气的挑衅同样被保留:
看似有些“坑学员”的做法其实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刺激。
同理,《优我》的团体意识培养也别出心裁。众所周知,偶像团体从争C位到争资源,很多和谐的表面背后少不了一番“谁才是团队核心”的乱斗,因此而产生纠纷不在少数,面对这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优我》自成一套“团队养成法”。少年少女队分组对决,特别选出优我少女赵小棠一人独挑少女队成绩大梁,其他女学员不负众望抱团为她解压打气;
在三人分组表演时有意将舞蹈实力悬殊的学员进行分组,于是出现优我少年龙泓昊包揽舞蹈中最危险和困难的部分,将相对简单和高出镜的部分留给年仅18岁的优我少年宋文鑫,最终达成完美的三人配合舞台;
在最新一期的男女一对一分组对决中,优我少女赵小棠和优我少年陈顺组成的“顺水”组合奉献了高水准的舞台表演,表演完毕后两人的互赞互夸场面感人。
学员们逐渐养成的团队互助和同理心,似乎并不符合选秀综艺的各自为战互相碾压,却是《优我》胜券的“反套路”优化方式。
而学员们面对这些未知的“优化”挑战也不断进行自我能力升级,比如在比赛中用翻唱两位教头经典歌曲的方式求加分,以及随着对决不断升级评估自身优劣后选择对手,以确保顺利升级。
《优我》和他的学员们,将独属于自己的艺能“反骨”转化成更多的关注和影响力。这样的赛制和造星方式,粉丝们似乎也开始重新审视“偶像”的真正含义,这些学员们真能靠实力和热爱圈粉?这样选出的偶像团体又将获得怎样的市场和面对何种未来?一定程度代表市场和造星趋势的粉丝们如是说:
《优我》开辟的偶像养成之路,告别了浮夸造势,更多的是注重属于个人的自信、自省;属于团队的互助、同理心。如此养成的偶像,配得上“优质”二字,也让在造星路上不断尝新的《优我》进入大众视野。
优化内涵《优我》“散养”偶像的文化表达作为一档方方面都不走寻常路的偶像养成综艺,《优我》另一个独到之处在于节目整体的“散养性”。放弃了制造争议和话题来让自己“一夜暴富”的机会,看上去只是放大节目中少年少女们的实力、努力,善意、爱意,这些“散养”的偶像却展现了属于他们的深层内涵:不灭团魂和文化表达。
团魂,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对于偶像团体来说,团员之间彼此信任而凝结出的力量是制胜法宝。几乎所有能够长久生存的偶像团体对于团魂的解读是:“挑战高台下落游戏,即便不看背后,我也知道他们会把我接的好好的。”处于选拔阶段的《优我》,节目组的“不淘汰”赛制、教头“点到为止”的指点、从选歌到排练都要学员亲力亲为,在这样的情况下23人不分男女在比赛过程中展现出的互惠互助、彼此信任、无条件支持凝结成了“优我”独特的团魂。在不择手段争抢和耍心机下绊子之外,《优我》的共赢模式看似另辟蹊径,实则成功打造了攻而不破的“团魂”。
不断提升的个人能力和集体意识,不同于模式化严格规定下成长出的偶像,《优我》的“散养”也激发了学员们本身承载的文化表达。23位来自不同民族地区、接受不同水土滋养的年轻偶像们坚信站在舞台上短短几分钟唱跳所传达的不仅是个人技能和艺术修为,更加是这些艺能背后的文化。演唱和舞蹈不分民族流行,他们力求表现每一种形式背后的文化精髓,用“偶像”之力为其发声。
《优我》节目用“散养”不断激发学员的自觉,从中学会如何成为优质偶像和团体一员。从丰满个人羽翼到与同伴相携相拥的团魂力,包括他们每个人心中超越年龄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表达,正润物细无声般的渗入每个观众心中。而力求打造“打造一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团体”的《最优的我们》,撕开所有时下“偶像养成”套路,靠“散养”优化能力与创造力,在“偶像”的中国制造之路上每一步都走的坚实。而《优我》背后独属于浙江卫视的这抹“中国蓝”,不断放大内容价值的做法,正越来越多的制造出新鲜的年轻吸引力。
所以,这档汇聚优秀少年力又不走寻常路的偶像团体养成记《最优的我们》优在何处?正确的偶像PICK方法是什么?每周六晚22:00,和浙江卫视《最优的我们》一起,开启寻找答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