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综艺节目呼唤更多的何炅、汪涵

字号+作者:老编辑织毛衣 来源:老编辑织毛衣2018-06-01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近十年来,综艺节目制作不管是水平还是成本都上了好几个台阶,但是车水马龙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为什么还是只有那些老面孔。'...

近十年来,综艺节目制作不管是水平还是成本都上了好几个台阶,但是车水马龙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为什么还是只有那些老面孔?

综艺节目呼唤更多的何炅、汪涵

二十年前,刚刚24岁的何炅就已经亮相《快乐大本营》,放眼如今的主持界,20出头能担纲一线综艺节目主持的,恐怕还一人难觅吧。和何炅同岁的汪涵在主持这条道路上起步要晚一些,但是厚积薄发,迅速在全国走红。

再看看,如今一线的综艺节目,新鲜的面孔少之又少,何炅去年一年在近10档综艺节目中担纲主要的MC,孟非、鲁豫、张绍刚、撒贝宁等等纷纷旧酒装新瓶,重新霸屏综艺圈。

细数这几年各大卫视发掘出来的主持新人,出现伊始确实能给不少观众新鲜感,但是大都后继乏力,毫无接班何炅汪涵之相。当然从欧美的节目来看,杰出的主持人职业寿命确实也比较长,艾伦·德杰尼勒斯今年已经60岁了依然非常活跃,吉米·坎摩尔也已年过50。

不过我国综艺节目主持遇到的问题不是杰出主持人迭代的问题,而是很多卫视,即使是一线卫视,拿出一到两个有收视保障的主持人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他们更加迫切的呼唤优秀节目主持人的出现。然而现实是即使天花板并不高,他们也很难打破。

娱乐精神是一种天赋

而主持技巧是可以培养的

对于很多卫视来说,从有主持专业底子的年轻播音员中发掘好苗子是常见思路。对于综艺节目主持人来说,嘴皮子利索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但是光有口播的功底还远远不够,综艺主持人首先应该是个艺人,需要有娱乐精神,从这点上来说,北电、中戏这样的高校培养的学生相比中传的学生潜力更佳。因为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为了新闻传播服务的,往往在主持综艺节目的时候“端着”、“拿腔拿调”,即使他们意识到这样的表达方式不适合综艺节目,也很难打破多年的专业培训形成的惯性。

综艺节目呼唤更多的何炅、汪涵

但是,从电视台招人的逻辑来看,北电、中戏这样表演类或者具有娱乐精神的高校学子在生涯起步阶段又欠缺一定的主持功底,想要进入电视台的主持岗位似乎有些不切实际。所以,这就是综艺主持培养先天性的一个怪圈。

到底是先吸纳具有娱乐精神的年轻人,日后再对他们进行主持专业技能培训,还是确保具有主持功底的前提下,日后培养他们的娱乐精神?大多数电视台选择的是第二种方式,这或许也是在电视台内部难以发掘出兼具娱乐精神与主持功底的年轻主持人的源头之一。

其实前文提到的何炅、汪涵都并非主持专业出身,鲁豫、张绍刚虽然都来自传媒院校,但本身的专业也并非播音主持,可见娱乐精神是一种天赋,而主持技巧是可以培养的。

谈话类节目边缘化

主持人在真人秀中角色尴尬

谈话类节目是台湾综艺圈比较常用的说法,最著名的就是《康熙来了》,吴宗宪的《综艺大热门》、《小明星大跟班》算是目前台湾综艺市场比较主流的谈话性节目。而现在的一线卫视还有多少资源留给谈话类节目?

综艺节目呼唤更多的何炅、汪涵

谈话类节目是最能够锻炼主持人能力的节目形式,在有限的节目时长中,节目的推进大多依赖主持人与嘉宾口舌之间的你来我往,吴宗宪在其30年的主持生涯中留下了无数金句,康永和小S这对黄金搭档红遍整个华人娱乐圈。

然而,随着内地综艺节目市场急剧膨胀,成本小、收益小的谈话类节目逐渐被各大电视台,尤其是一线卫视,推到比较边缘的位置。这当然也是与电视台内缺乏能够担纲这类节目的主持人有关。

华少曾经在接受某行业自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会有其个人的脱口秀节目上线,但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听到这档节目的最新消息。前些年,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电视台在棚内娱乐谈话类节目上的努力,但是随着反响平淡,大多寿命不长。

综艺节目呼唤更多的何炅、汪涵

但是,不能因为这类节目不成功,就放弃棚内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尝试。对于一线卫视来说,有一档具有收视保障的谈话类或者说脱口秀节目对于电视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就算举全台之力,不断试错,也要为之不懈努力。

在一线卫视每年上百档的真人秀节目中,也不乏主持人的身影。但是,在角色定位上,主持人大多扮演串场的角色,真正留给主持人抖机灵、抖包袱的空间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导师、嘉宾互相抛梗,在这种节目生态中,主持人,尤其是主持新人要想出彩太过艰难。

对于主持人的培养上来说,谈话类节目功不可没。如果电视台内部缺乏资深主持人以老带新,培养挖掘主持新人的资本,不妨多尝试从主持圈子以外挖掘一些既有收视保障又具有主持功力的娱乐圈资深人士,组成混编的主持团队,慢慢磨合之下,或许也能够为电视台培养出新生的主持力量。

跨界主持人来抢饭碗

或者是意识到电视台内部很难发掘到出色的主持人,近来出现了不少演员、歌手跨界主持卫视节目的现象。像是张国立、金星等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蒋昌建教授主持的《最强大脑》也备受好评。

综艺节目呼唤更多的何炅、汪涵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春晚舞台,就出现了不少跨界主持人。有人统计,在1983年到1989年这7年间,春晚一共启用了36位主持人,其中有24位都是从相声演员、电影演员以及歌手等身份“转行”而来。姜昆就一个人连续主持了7届,刘晓庆也参与了两届主持。

但是随着中央电视台在专业主持人的力量储备上逐渐完善,跨界主持人逐渐淡出春晚舞台。随后的这30年间,依然可以见到跨界的身影,但是比例已然很低,朱军和董卿几乎成为春晚的标配。

而反观不少卫视,在综艺红红火火的当下,主持新人的培养似乎与历史进程相背离。演员或者歌手跨界来当主持人当然在短时间内,可以为电视台带来可观的流量和收视。但是主持毕竟不是他们的本业,电视节目唯一能打动他们的不过只是高价的出场费而已,跨界主持人与电视台之间很难形成稳定的纽带关系,无法充当一家电视台的门面。

对于电视台来说,跨界主持人并不是一种稳定的力量储备。跨界主持人的涌现虽然是在制播分离以及电视台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的正常现象,但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完全将主持任务交给跨界的演员或者歌手,对于电视台培养自己的主持人弊大于利。

除了跨界主持人以外,我们也能够发现不少主持人跨台主持的现象。何炅主持的《来吧冠军》反响不错,但是从整体来说,垮台主持并没有出现多少代表作,而且和跨界主持人类似,这种合作方式并不稳定。

只有一夕成名的歌手演员

没有一夕成名的主持人

湖南卫视的辉煌历史可以说就是半个湖南卫视主持群体的辉煌史,一个具有收视保障的主持人的边际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何炅汪涵在湖南卫视多个节目、晚会可以说是即插即用,效果喜人。或许也是意识到何炅、汪涵的主持生涯进入了中后期,湖南卫视最近也在极力打造培养主持新人的节目,希望能再挖掘出几位具有接班潜力的好苗子。一旦成功,湖南卫视再辉煌二十年的压力就要小得多。

综艺节目呼唤更多的何炅、汪涵

只有一夕成名的歌手演员,没有一夕成名的主持人!这句话是综艺天王吴宗宪的名言,也是他入行多年的深刻感受。主持人能够给观众陪伴感,为电视台带来稳定的高粘性的观众。希望主持圈的后浪在迟到许久后,不要缺席。而全新主持天王天后的发掘有赖于电视台高层智慧的眼光,有赖于高收视节目的耐心培养,有赖于主持前辈的帮扶提携。

总而言之,综艺节目需要更多的何炅、汪涵。

本文来自Vlinkage,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