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17年的演艺圈,95后—00后这一波新人开始攻占荧屏。他们基本上都是刚刚经历了残酷的艺考上来的。
比如说99年的王俊凯凭借扎实的表演、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并拍摄了《我们的少年时代》、《解忧杂货店》等重磅影视作品。去年北电的艺考状元、97年的关晓彤也是一年上线了《九州天空城》、《好先生》等4部超人气作品。
尤其今天,各大视频网站、影视公司对新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比如优酷与上海戏剧学院达成战略合作,以创新的“互联网+高校”人才互通培养计划,共建“优酷优选班”;爱奇艺与北京电影学院将在人才培育、作品及活动扶持、IP开发等方面达成合作;腾讯影业与北京电影学院达成合作,建立起一个专业评审委员会选拔优秀人才…令笔者好奇的是,这个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新人?
艺考或许真的是梦想敲门砖。眼看着2018年艺考即将启程,他们该如何在专业领域、综合素质上,严格要求自己、激发潜力、培养信念感,非常需要正确示范和价值引导。值得庆幸的是,1月28日,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了一档专门针对艺考生的垂直类电视公开课《中国艺考》就在做这件事,目前节目已经做到第二季。
随着节目热播,艺考这个神秘的词汇、艺考生这个圈子,也正不断积蓄新能量。
《中国艺考》究竟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
《中国艺考》究竟是档什么节目呢?从本质来看,算是针对艺考生的艺术公开课。这档已形成差异化品牌的节目,以电视真人秀的表现形式,模拟艺术考试的真实过程,强化其独特的题材优势和教育服务功能。
掀开艺考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艺考生了解真实的艺考,做足准备,从容应对艺考,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传播知识,传播艺考、艺术方面的技能、传递美;为中国“常青藤”艺术类院校推荐人才,是《中国艺考》节目最初创办的初衷,也是节目主创团队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具体来说,《中国艺考》会在全国范围内对“影视表演、播音主持、传统戏曲、舞蹈表演”四大专业进行选拔,一共决出60名优质艺考生加入《中国艺考》冲刺营,学员们会以节目录制的方式参与一次模拟艺考的实践和体验。
去年节目第一季,王刚、蔡国庆等人坐镇导师席,最终大多数参赛学员考上了理想大学。
那么第二季会做哪些升级呢?首先是导师阵容,不管是大家童年回忆—86版《西游记》唐僧的扮演者之一、中国戏曲学院教师汪粤,还是奋战教育一线的吉林艺术学院教师高轶男,从教二十年的中国戏曲学院教师靳志刚等,都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能更好地模拟艺考场景,节目组不断请来重磅考官和神秘嘉宾。
例如在一试考试前,中央戏剧学院96级明星班班主任、章子怡刘烨的老师常莉空降现场,既亲切温暖同时也非常严苛,对学员的指点可谓一针见血、画龙点睛。
到了二试阶段,我们也在第一轮比拼中,看到了表演艺术教育领域的著名“伉俪”: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马精武、李苒苒老师,两人携手执教四十年,培养出了无数影视表演行业的优秀人才。
(两位导师)
随着节目的不断推进,最终一季下来,参赛的这波高三应届艺术生,经过导师团的悉心培训和指导后,会接受一试、二试、三试的严格考查,最终获胜的优秀艺考生,将获得权威考官评审团联名推荐的加持,同时更有机会签约影视公司。
而在这个过程中,艺考生将面临多么严峻的考验?专业上有何不足?如何提升?如何培养正确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潜移默化地影响节目受众。
《中国艺考》热播,对2018年艺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影视表演专业的全国20强学员,从青涩、出错到进步和蜕变,我们能看到他们的成长历程,也能感受到节目的真实、公平、专业。
对笔者来说,看完节目最大的感受是,导师们确实是全心全意为这群2018艺考生着想,提出了很多专业意见,同时学员更是相互促进、惺惺相惜、共同成长。
印象最深的一场,在首期节目中,学员们在简要的自我介绍和相互认识后,导师们突然宣布要进行一场冲刺营的入营考试,争夺一试免试资格,率先进入十强。
其中,绰号为“嘴上艺术家”的冯钰钢一段《武七的独白》,不是对电影人物的呆板模仿,而是充分融入自己的理解,角色塑造能力强、感情充沛、可塑性也强。
表演结束,作为班主任的靳志刚老师爽快地夸了他四个“漂亮”。他说:“老天爷给你这样的外形,那么你要做的是让观众为你买单!”因而,冯钰钢也成功拿到了第一张Pass卡。得到这个意外惊喜后,在外候考的其他学员们纷纷献上拥抱:“长脸了!”“来来,沾一下喜气” 。
学员中像冯钰钢这样特色突出的并非少数。比如以明黄色僧服、头戴僧帽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形象出场的冯中云,原来,自小热爱《西游记》的他,深深痴迷于戏中美猴王的角色,希望有一天能真正演一次美猴王,因此被称为“戏疯子”。
冯中云的表演也是瞬间引爆了全场。他很聪明,见到汪粤时直呼“原来是师父!”谁曾想,唐僧扮演者汪粤也很会接梗:“如果你在这里发疯,那我就要念紧箍咒了”,如此这般抖机灵,既缓和了紧张的气氛,也使得节目更妙趣横生。
可惜的是,自信满满的冯中云并没有拿到pass卡。心情失落的他最终选择在课后留下继续练习《西游记》悟空表演片段,结果被导师靳志刚发现。靳老师给他做了不少心里辅导,教他以平常心对待。最终,他也顺利进入了第二轮考核。
看完节目笔者感受颇多。对艺考生来说,除了要苦练专业、突破平庸外,如何修炼内心、做好当艺术工作者的准备,将决定他们是否适合这个圈子,以及能走多远。
为什么教育电视台要做《中国艺考》?
它想传递什么价值观?
毫不夸张地说,每年的艺考几乎被百万考生、数百万家庭当成梦想的敲门砖。
而这档垂直类、专门为艺考生服务的《中国艺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什么中国教育电视台会孵化这样一档节目呢?据笔者了解,中国教育电视台已经走过30年历程,始终坚持教育特色、依托教育资源、服务教育战线。
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袁小平明确指出,近两年他们想“开启教育电视新纪元,重塑教育传媒品格,让我们静下心来,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教育的故事,把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电视台努力办成学习型、特色型、精品型电视台。”在这样的立意和背景下,《中国艺考》的推出确实是恰逢其时,非常符合其频道定位,也确实能体现他们作为大台的责任感和担当感。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梳理了《中国艺考》的三条线索:
第一是艺考生的学习培训线,即艺考一试二试三试的故事;第二是艺考生的内心成长线,即人物的情感、性格特征的成长变化;第三是节目整个的 精神线,即价值取向,选什么桥段来演、要塑造什么样的人物个性形象等,都体现了价值取向。 “要见人见事见精神。这就要注重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中国艺考是环境,学员的成长和变化是环境中的人物,而导演对学习、考试的过程所进行的故事架构和人物性格塑造,则直接体现着节目的核心立意与价值取向,这就是所谓的 ‘见精神’。 而对典型人物的关注,则更要延伸到其家庭背景、此前成长的社会环境等。价值取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选择的用于学员排练、考核的作品桥段不能有导向问题,最好都选经典片段。”陈宏副台长解释说。
事实上,任何一档节目除了导师是谁、形式、赛制、结果如何外,其传递出来的价值观,直接决定了这是不是一档有意义的节目。
第一期节目中,笔者对“舞蹈皇后”的高铭一的故事记忆犹新。
这个女孩从小苦练舞蹈,舞蹈能力出众,唯一的或者说最大的缺点是不够漂亮。
在入营考试中,班主任老师“高妈”非常直白地点出了这个问题。她问:“不是传统的靓女,你对自己的外形条件如何评价?”
情绪完全没有受到影响,高铭一表现得十分坦然,她说:“为了表演,(我)减重了40斤,直到现在我还在减肥。我也想进入中国最顶尖的表演学府,如果是因为我的外形条件不可以的话,我可以演丑角,只要是能从事我喜欢的表演就可以。”
“在我想选择表演道路的时候,我就没有想过当明星,我可以去演老人啊,我可以去演那些要饭的老太太什么的,只要有一个角色,能让我演出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高铭一说完,所有人都很感动。她恰恰说出了00后艺考生健康、踏实、不浮躁、真正热爱表演艺术的决心和初心。而真诚、温暖、不浮夸、不作秀也恰恰是总制片人刘雅嘉始终坚守的,也是节目组最想传递给广大观众的。
(在这轮考试中,通过卡给得相当严格。可见,三位考官认真严苛。)
以上只是笔者截取的小片段。没法回避的是,如今娱乐圈乱象频出,演员演技差、抠图、替身、天价片酬等负面现象也比比皆是。面对这样的市场空白、专业缺失,对“艺考生”来说是冲击、是考验,更是机遇,对未来艺术从业者的更高要求。
总的来说,多亏了《中国艺考》这样的节目,用真人秀的方式记录、还原并呈现了“艺考”的真实和残酷,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建设和引领,以及对真实、对专业、对综合素质的强调和回归。毕竟,有真才实学、踏实勤奋,才会被行业选择,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