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边走边读,《一路书香》让中华传统文化变为沿途最美的风景

字号+作者:传媒内参 来源:传媒内参2018-02-1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传媒内参导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书香》巧妙结合二者特色,首创了“阅读+探寻”的文化类节目模式,由窦文涛和张星月共同成立“移动书屋”,以阅读为'...

传媒内参导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书香》巧妙结合二者特色,首创了“阅读+探寻”的文化类节目模式,由窦文涛和张星月共同成立“移动书屋”,以阅读为名,带领观众一起走进书中的新世界。

来源:传媒内参节目研究组

文/徐陆

三五好友成行,静思品茗,这样的场景在“全民娱乐”大行其道的当下,无疑有些特立独行。《一路书香》正如其名,一路行走,一路品读,一路留香,带着观众走进书中的万水千山,聆听流传千古的中国故事,其背后反映的正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上的文化自信。而这档节目也正是以其独特的“行读模式”,带给观众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和满满的正能量。

《一路书香》高口碑收官,

用“行读”掀起新一轮文化热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书香》巧妙结合二者特色,首创了“阅读+探寻”的文化类节目模式,由窦文涛和张星月共同成立“移动书屋”,以阅读为名,带领观众一起走进书中的新世界。

节目自播出以来成绩亮眼,首播就获得广泛关注,且随着节目的陆续播出,全网播放量突破3亿,如今更是以收视率跻身同时段综艺节目前五的成绩荣耀收官,其文化精品的实力可见一斑。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局,《一路书香》在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座历史文化名城内,开启了一段段文化之旅。从走进泉州,以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唤起游子情思;到漫步陕北高原,通过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彰显窑洞文化的豪气;再到彩云之南,用《最后一头战象》诠释绝美的西双版纳……

节目一面寻觅先人的回声,一面对照现实生活,用“行走的中国文化”再一次开启全民文化热潮,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树立正能量典范,并因此获得《人民日报》大力点赞,称其“节目嘉宾知行合一,感知文化背后的人文情怀,用正能量吸引观众,从而潜移默化激发人们在情感中的深切共鸣。”

而这正是万燕传媒制作《一路书香》的初衷,即“传播正能量,并且要被社会接受,引起社会的共鸣,兴起一股读书的风气,以及传播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浪潮。”尤其是随着“文化热”的全面兴起,不少同类节目都在“文本静态”的范围内做文章,却往往无法跳脱出来。

正因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一路书香》的创作团队决定“走出去”,尝试用匠心解锁文化本质。只不过,这番破局式的创新,背后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

从节目名称到内容形式再到嘉宾人选,方方面面无一不是经过反复推敲后才“一锤定音”的。要让文化类节目走出户外,在操作层面上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更多困难,比如在圣彼得堡踩点时就遭受了“冷遇”,经过多方沟通才最终获得了拍摄许可。

也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反复努力尤其是对匠心的坚持不懈,才有了如今不断带给观众精神享受的《一路书香》。

树立行业标杆,

锻造文化节目自主大IP

近年来,在广电总局的调控和支持下,自有IP创新型节目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类节目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也逐渐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趋势:各家多以传道授业、解读探讨、竞赛比拼等棚内文化综艺为主。在此等背景下,如何打造与传统文化类节目不一样的内容调性和呈现方式,成为各内容生产团队探索的方向。

《一路书香》敢为人先,解锁真人秀“行读”的概念,最先将文化“动起来、走出去”,开启了国内首个创新形态的户外文化综艺模式。

比如大多数人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后,并不一定都能领会其中的意象,直到窦文涛、张星月和任贤齐一行来到余光中的祖籍地福建泉州永春,余光中的“乡愁”就变得具象鲜活了起来:从故乡的发小到故乡的树、故乡的食物,伴着任贤齐吉他弹唱《乡愁四韵》,一切显得更为真切、朴素和动人。

《一路书香》以“行读”模式打破传统文化节目套路,将文化从神坛上拉下并放到生活细节里,一路读书、一路行走、一路感受自然,以探寻的形式介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与最朴素的生活发生联系,让接地气的人情味贯穿始终,进而从情感深层引发观众共鸣,激发大众主动探索和观察文化的兴趣,让文化传播更加“潜移默化”和易于接受。

《一路书香》节目组曾表示,“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把IP模式固定下来,要探寻一个创新固定的模式出来。”

作为一档创新型的文化类节目,《一路书香》首倡“带着书本去探寻”的形式,以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方式,以书为线索而又不囿于书本的限制,用厚实的脚步和宽广的视角去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融会贯通,从而构建全新的行与读的文化空间,跳脱目前已有的文化类节目形式与层面,成就创新自主文化综艺新IP。

顺应文化发展新趋势

《一路书香》引领“文化+”时代

正如《一路书香》的标语:“厚德载物,宁静致远”,通过行读去激起共鸣,体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传承的修行。而其所传承的文化,正是千百年来生长在华夏土地之上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从民间书法到绘画,从剪纸到品酒,都极具中华文化内涵。由此,弘扬中华文化自信,也成为《一路书香》节目形态创新背后的内核坚守。

时代在进步,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在变得越发强烈,但这种文化却并不处于“高精尖”范畴,而是每个人都喜闻乐见的“大众传统文化”。

《一路书香》通过回溯读物经典,在每一方城镇进行探访,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再传播的行为。它润物细无声的将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人文风情、地域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观众心中,鼓励观众更多走出去“行读”,将抽象的文化内涵和具体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给予人们亲近历史、阅听文化的动力与兴趣。

这也是在新时代为中华文化赋能的一种尝试,在完成文化的二度创造的基础上,为其披上“大众文化”的外衣,从而使它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

如今,《一路书香》第二季的策划工作也已提上日程。据制作方透露,第二季会在各方面再次升级,“书”的部分将会更为突出,可能会增加读书部分的时间跟内容,因此对书和名句的选择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从读书开始,超越读书,走入现实,去当地探寻,带出当地的文化跟民俗特色,最后还回到书中。”

在对《一路书香》第二季保持期待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未来文化节目的发展新思路充满憧憬,除了“知行合一”,其背后还会有什么新的尝试和改变?这种由文化自信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又会唤醒多少“潜伏的雄狮”?值得期待。

从“一带一路”的起点出发,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借镜头弘扬传统文化,并努力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涵得以更好的传承与释放,同时让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得以进一步凸显。这是《一路书香》的创作初衷,也是所有文化类节目都应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