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数学到底有多好?英国引入中国数学教材,派老师去上海进修取经;美国学生还在按计算器时,中国学生已经报出题目答案;中国人买11美刀的商品给出21美元,外国收银员一脸不解……
但就在上周,从巴西里约热内卢传出的一条新闻让小编心里一惊。
在23日结束的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IMO)上,韩国队以170分的成绩名列第一,中国队以159分的成绩获得团队总分第二名。据小编统计,从1989年中国队首次获得团体冠军起,还从来没有让桂冠连续旁落超过两年,而2017年已经是中国连续第三年无缘冠军了。2015年,中国队总分第二;2016年,中国队总分第三。
据熟悉数学竞赛的有关人士透露,今年的试题号称史上最难,其中的第3题全球甚至只有7人得分。小编在为中国队惋惜的同时,也开始对于韩国队的夺冠产生了好奇:韩国的数学真的很强吗?
韩国队近年来成绩越来越好
始于1959年的IMO是国际科学奥林匹克历史最长的赛事,也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竞赛数学比赛。每届比赛中,每个国家最多可有6名选手参加比赛。这些青少年是世界上还没有上过大学的最好的数学天才。除了非常有天赋外,很多选手还接受了多年的培训。
中国从1985年开始参加国际奥数竞赛,自1989年第一次夺得团体冠军后,一直都在IMO比赛中占据前几名的位置,也是目前获得团体冠军最多的国家。
刚刚结束的在里约热内卢的比赛已经是第58届了,623名参赛选手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本届比赛中,韩国队以170分的成绩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中国队以159分的成绩获得团队总分第二名。越南155分获得第三。此前连续两年夺得第一,此次比赛志在三连冠的美国队,仅获得第四名。第五到第十名依次是,伊朗、日本、泰国、新加坡、中国台湾、英国、俄罗斯。
第58届IMO部分试题
此次是韩国是第二次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第一。韩国于1988年首次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第2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当时,在49个参赛国中,韩国的成绩排在22位。之后,韩国的排名一直在上升,自2006年起韩国从未跌出前五。
韩国本届IMO队员合影
2012年,韩国首度夺得IMO团体第一。2014年当韩国举办世界数学家大会(4年一届的数学界最高规格会议)时,这次夺冠被作为韩国当代的数学教育成绩被做入大会举办方的宣传视频。
“烧钱”学奥数为上“英才高中”
奥数在中国可谓是一项全民运动,明明没有数学天赋的90后小编就曾在小学时饱受奥数摧残。而小编的周围的孩爹孩妈们,也几乎都送孩子去学习相关课程。
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韩国的父母在奥数学习上也和中国父母一条心,一般从小学2、3年级开始,就大把烧钱送孩子去上顶级奥数班。
首尔科学高中校址
之所以奥数在韩国这么重要,就必须提到它的“科学高中(英才高中)”制度。据韩国媒体介绍,今年代表韩国参加IMO的6名选手全部来自同一所——首尔科学高中,他们都是这所高中的2、3年级学生。而在过去30年间代表韩国参加国际奥数大赛的174名(其中32人是多次参赛)学生中,143名(82.2%)都是来自韩国各地的科学高中。
在韩国,像首尔科学高中这样专门选拔各学科尖子生,并进行精英教育的“英才高中”共有8所,每所学校每年在全国只招收100多名学生,而进入这类高中就意味着你离韩国4大名牌大学——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院(LAIST)就差一步之遥了。可想而知,报考这类高中的竞争率有多大。
韩国学生的梦想——首尔大学
不过,如果你在国内外各类学科奥林匹克大赛中获得过名次,就会有不少的加分,能相对顺利地进入英才高中。因此,在很多家长看来,让孩子从小学2、3年级开始就报名参加课外奥数班,成为一种必选项。几年学下来,不少小学6年级学生就已经学完高三的全部数学教材,并每天坚持做奥数题和参考练习题。到了初一,这些孩子们开始报名参加韩国国内的数学奥林匹克大赛,并争取在初三前拿到好名次,以便为自己顺利考上“英才高中”铺路。因此,韩国一些顶级的课外奥数辅导机构的生意非常红火,参加集训班学费就高达410万韩元/季度(约2.46万人民币/季度)。
而要想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韩国学生需先参加韩国数学奥林匹克大赛(KMO)委员会指定的4大考试,分别是KMO1次考试(11月份)、冬季学期模拟考试(1月份)、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大赛(3月份)和KMO2次考试(4月份)。随后,按照成绩排序,KMO委员会选拔出入围的12名候选人。这些人将从5月开始每周末接受集中培训,时间长达7-8周。在此过程中,KMO委员会安排多次模拟考试,并最终按照模拟考试成绩以及之前考试成绩的总分排名,敲定6名参赛代表。
而想报名参加KMO的考试,学生必须掌握几何、代数、组合、整数等4大领域的知识,课外奥数班给学生们教的内容就是以这4大科目为主。一些临KMO考试的学生父母,不惜花巨资送孩子去听奥数名师的课,每门课学费为200万韩元,共计800万韩元(约4.8万人民币)。
奥数好却难以带来数学好
韩国的数学真的这么强吗?小编在查阅资料时翻到了一篇韩国《朝鲜日报》2009年发布的报道——《韩国要奋起直追数学第一强国中国》。
报道称,在2009年7月于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50届IMO上,韩国队总成绩排名第四,队员姜太求和李相勋获得了金牌。但他们还是表示,“虽然获得了金牌,还不能满足。与中国和日本比实力确实有差距。今后我们会努力赶超。”
IMO基本都是第1题和第2题难度低,第3题难度高。姜太求和李相勋也是在解第3题时开始冒冷汗的。不过,原因却不是题难。“做完第1、2题后,正在思考第3题呢,可旁边的中国学生此时却已经把题全做完了,表情悠闲地看着我们。我们花4个小时解3道题,中国学生却只用了2个小时。”
或许正是这种来自中国的压力,韩国近年来在教育的投入很大,收效也十分明显。经合组织(OECD)于2013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韩国15岁学生的数学和阅读能力在经合组织会员国中位列第一,科学领域得分也名列前茅。
不过,奥数强不代表国家整体数学实力也强。国际数学联盟(IMU)根据国家大小及数学方面的发展情况不同,将数学能力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韩国目前与印度、巴西等国同属Ⅳ等,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英国则同属最高等级Ⅴ等。
事实上,有韩国媒体正在感叹——“教育强国大韩民国”的神话正在消失。去年12月公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报告中,韩国的成绩却是历届最差。不但各领域的成绩是自2000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差,其中数学一项跌得尤为惹人注目。经合组织成员国在过去3年间平均下跌4分,而韩国直线下降了30分。“虽然数学在学校和升学考试中被认为比其他科目更为重要,但崩溃的程度却最厉害。”
PISA 2015报告显示,韩国15岁学生的科学、数学和阅读均有明显下降。
正如小编之前提到的“奥数补习班”的兴起,韩国专家认为,政府一方面在改学生减负,下调了学校的数学课程和学校的授课水平,但是学校考试和高考的“评价”却没有更改。其结果就是如果不去课外补课,学生光靠接受学校的教育,反而难以拿到分数。
首尔大学数理系教授金明焕抨击道,“现行的教育课程和评价方式,完全是为了接受私教育的富家子弟而设的制度。”“教育体系正在导致大量的放弃数学者。”曾担任国家数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的高等科学院计算系教授金正汉慨叹道:“韩国的教育已患了‘癌症晚期’,” “并不是孩子们放弃数学,而是国家放弃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