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大PK: 中国学生学习压力最大, 美国学生学习方法最好

字号+作者:万朋教育 来源:万朋教育2017-07-21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今年年初,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走红于网络,有关中西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关注。在纪录片当中,5名中国老师将中国式教育模式全盘移'...

今年年初,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走红于网络,有关中西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关注。在纪录片当中,5名中国老师将中国式教育模式全盘移植到了英国的一所公立中学——博航特中学。在这过程中,这个实验班的50名英国学生,不仅接受课程均由中国老师教授,连作息安排都与普通的中国学生相似,他们也要经历“早八晚五”的学习时间以及升国旗做早操等一系列只有中国学生才会做的活动。

在节目最后的考试测评当中,接受中国“虎妈” 式教育的英国学生完胜接受英国“放养” 式教育的英国学生。这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式的基础教育更为出色的判断。然而这种判断又会引起“为什么中国学生到后期创新力不足,后劲不足”的问题。所以,有关中西方教育模式的问题被不断地放大与关注。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报告》,在与其他三国的比较中,多项指标体现了中国高中生的特点。该调查共实施了两次,调查时间分别是2009年和2016年,调查对象为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普通高中学生,2009年调查的四国学生的样本量分别为1868人、1020人、1314人、3379人;2016年调查的样本量分别为2499人、1540人、2015人、1800人。

下面就跟着万朋教育小编一起来看看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不同的“特点”吧!

学生:

1.学习态度

2.学习压力

3.学习专注度

4.学习方法

5.学习遇到困难请教谁?

6.成绩满意度

7.写作业所需的时间

8.班干部

9.信息化程度

10.网络学习效果评价

11.尊敬师长

12.志愿者活动

13.理科、文科的选择

14.未来理想职业的选择

中国高中生确定未来职业理想的比例较低,或许说明中国高中生并不是不考虑职业理想,更可能是因为缺乏职业指导,使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不了解一些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还不能确定。

教师:

1.多媒体教学使用程度

2.以课本为中心

3.使用习题集大量做题

4.个人研究性学习

万朋小编经常听到中国的家长、教育学者批判中国的应试教育很死板,他们中很多人都感叹于西方教育宽松的教学氛围和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他们简单地认为西方国家的学生与中国学生承受的压力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小编给大家举一个自身的例子:我在美国念书的同时,也担任地区小学五六年级的商科普及老师志愿者。在我担任志愿者的学校通常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一小部分的黑人小朋友放松的回了家,大多数白人以及亚裔的小孩,都去了各自的辅导班。

的确,西方的中小学是与中国的中小学存在巨大不同。但是,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去参加社会活动以此来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进入名牌大学,更不用说是常春藤名校。

所以,虽然在美国,孩子们可以得到相对轻松的中小学生活,但较少的校内学习时间更加考验一个人的自律与努力程度,也意味着将来他们若想挤入精英阶层,就必须尽早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小编所在的大学里,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美国人凌晨还在图书馆为作业以及论文演讲弄得焦头烂额。虽然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教育比西方教育更为残酷,但这确实是在一早就给亚洲的小朋友们打下了坚实的教育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