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结束了访日行程,转站韩国。近日,王毅应日本、韩国的邀请正式访问两国,引发舆论关注。
自今年以来,受中美关系影响,中国和日本的外交关系持续冷淡。而因为疫情的暴发,加之步履蹒跚的日本右翼势力再度崛起,使得中日之间的许多合作关系受到阻碍。而作为过去十数年来中日关系风风雨雨的亲历者,王毅此次访日的时机和访问成果,又有何特别之处?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王毅访日为何而来?
11月25日下午,日本首相菅义伟在东京会见了王毅,这也是其就任后首次与中国政要举行面对面交流。在会谈中,王毅表示,当前中日关系终于重回正轨,双方应珍惜、并着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双方要建立真正互信、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推进区域合作、共同承担国际责任。
菅义伟表示,发展稳定的日中关系不仅对两国,对地区和国际社会也十分重要,是两国共同的责任,日本新内阁高度重视日中关系,希望加强合作。
在会见菅义伟前,王毅同日本外长茂木敏充进行深入沟通,并达成重要共识和具体成果,其中经济议题是重中之重。
双方一致同意合作推进两国经济的复苏,在明年适时举办新一轮的中日高层经济对话,继续加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医疗康养、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商定本月内启动两国必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
有分析认为当前正处于美国两届政府交接期间,王毅是“踩着点”去访问日韩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长期关注中日关系,在他看来,王毅此访的行程应该是在10月份就敲定好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中日关系发展,与美国大选的关系并不太大。
他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国和日本经济相互依存更加深入、紧密,双方共同面临着抗击疫情、复苏经济的任务。在此紧要关头,处理好双方之间的一系列安全和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才是两国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此次两国外长达成的一系列共识涉及经贸合作以及民间往来,是双方加强务实合作的有力表现。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可期?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王毅抵达日本的9天前,以中国和日本、韩国为首的15个亚太经济体签署了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这也是亚洲三大经济体首次建立直接自由贸易区。因此,外界关注中日韩能否早日签署自贸协定,认为这将是王毅访问日韩最重要的议程之一。
果不其然,在24日与日本外长茂木敏会晤后,王毅对外表示,中日双方一致同意共同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早日生效,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以及区域合作进程。
刘军红认为,RCEP的签署得来不易,它反映了更广泛地区间的共同利益,协定的签署则是相互成就、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的结果。
日韩自2004年11月中止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来至今仍未启动,而此次RCEP达成意味着日韩跨越了冷冻期,实现在广泛的区域中自由贸易协定。与此同时,中日韩也是在更广泛地区里面实现了相通相融,将大大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从而促成三国更广泛、更积极合作。
日韩将能够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更有机会拥抱广阔的中国市场;同时,中国可以更方便地利用日本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完善市场经济。
而在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吕耀东看来,在东亚区域经济利好的背景下,中日高层外交应势而为,有必要加强双边互动,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钓鱼岛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当然,中日之间的暗涌同样不容忽视。近一段时间,日方一些来历不明的渔船反复频繁进入钓鱼岛敏感海域,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应。
针对钓鱼岛问题,王毅在访日期间应询时表示,对于日方渔船的行为,中方立场明确、继续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希望双方切实恪守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避免在敏感海域采取使事态复杂化的行动,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沟通,妥善处理。
此前,中日双方还决定下月举行新一轮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并争取年内开通两国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
对此,刘军红认为,王毅的表态既坚定地宣示出中国对钓鱼岛地区的主权,同时表达了非常积极解决问题的姿态,并且提出了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无论是重启两国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还是在防务部门建立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都有利于管控风险,避免在紧急时刻风险升级,从而避免对方误判,采取错误行动。
不过也应该看到,自菅义伟政府上台之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仍然动作不断,不但有政客推出所谓“登岛议案”,上个月官房长官还宣布,日本将在今年内对钓鱼岛进行自然环境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与美国的支持不无关系,比如今年8月日美防长会晤,再次确认《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吕耀东指出,王毅访日涉及双边和地区的共同关注,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但也不可忽视日美同盟对于地区和平稳定的影响,中方希望日方能够维护地区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