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
尽管世界尚未从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但中国外交从今年8月开始已经逐步从“云外交”转向“面对面”的模式,这对于外交这一归根结底格外看重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作来说,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意义。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此前在介绍此次访问时表示,王毅国务委员访问期间,将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举行会谈,并会见日本政要。当前中日关系持续平稳发展。中方愿与日方共同努力,通过此访落实领导人重要共识,深化高层战略沟通,深化抗疫和复工复产合作,加强国际地区事务协调,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此前回应此次访问时也表示,日本和中国之间存在许多引发关注的议题,通过这样一对一的高层级对话来解决问题非常重要。“我希望坦率交换我们对区域议题、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以及其他国际问题的意见。”
另据韩联社援引韩国外交部消息,中韩双方将就加强联防联控、高层交流等双边关系发展,以及朝鲜半岛和地区局势等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报道称,预计王毅还将会晤青瓦台官员,讨论领导人访韩事宜以及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带来的局势改变。
两大背景:地区经贸合作与美国权力交接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中日、中韩之间的面对面高层往来并不多。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曾访问日本,并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北村滋举行新一轮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杨洁篪还曾于今年8月在韩国釜山同韩国国家安保室长徐薰举行磋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王毅此行是自日本首相菅义伟9月履新以来,中日高层之间的第一次面对面交流。11月15日在越南首都河内拍摄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仪式现场。新华社 图
王毅此行有两大重要背景尤为突出。首先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近期签署以及中国领导人近期明确指出中国“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信号,都意味着亚太地区以及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正在提质升级的快车道上。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19日对媒体表示,RCEP的签署为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提速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21日也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发言时指出,RCEP的正式签订标志着中日两国第一次建立了直接的自由贸易区,为今后中日两国深化合作打开了一扇大门,中日韩自贸区也应该加速建立。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蔡亮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首先必须要认清,RCEP的签署不代表马上就能生效,还需要各参与国走完国内的立法程序,正式生效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不过拿中日之间的货物贸易举例,现有的中日间货物贸易免税覆盖8%,RCEP生效后上升至86%,可以说会大幅度促进两国间货物贸易发展。具体到中日韩自贸区(FTA),这一更高级别的自贸协定也谈了许多年,但一直受到三国间一些政治因素的干扰,原定今年年底在韩国举行的相关论坛也因为日韩之间的劳工问题受到影响。蔡亮认为,王毅此次访问日韩会去开展相关的工作,发挥一些斡旋的作用。
辽宁省社科院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院吕超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道,在经贸合作方面,韩国作为美国的同盟国,仍然明确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从客观意义上导致对于中国的经济围堵不会起到很大作用,韩国可以成为中国面对围堵的“突破口”。王毅外长此次访问韩国的时机选择在RCEP的签署之后,进一步强化了地区国家经济合作关系。
中日韩合作以及自贸区的建立或将成为王毅此行涉及的话题之一。路透社在20日的报道中援引中方官员以及分析人士的话认为,目前三方想要达成FTA的意愿都还比较强,但各自立场出发点不同导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使谈判进展比较慢,对外贸依存度高是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共同特征,作为东亚地区三大重要经济体,利益诉求差异和产业结构相似等因素是中日韩FTA谈判道路上的障碍。
除此之外,美国大选之后正在经历权力交接以及政策变化的关键时刻,这一对美国在亚太地区同盟关系以及亚太自身安全与战略格局发挥影响的重要因素,客观上也成为了王毅此行的另一重要背景。
王毅11月1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及中美关系时表示,希望美方回归理性,客观公正看待中国和其它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目前,韩日两国领导人已经先后向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拜登正式祝贺,但中方仍然在对美关系问题上保持着最大程度的谨慎与克制。蔡亮认为,王毅此次访问日本期间不会直接谈及美国,日美关系从来都不是平等的关系,这是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在美国当前面临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更需要谨慎应对,中方更多会选择一些原则性的表达而不会具体涉及某一具体话题。
吕超在谈及韩美关系时表示,虽然同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国,但韩国一直强调美韩同盟与美日同盟是两个关系,撇清美日韩三国同盟关系的存在,这是很值得关注的。美国大选之中,民主党候选人拜登提出上台后要修复对韩关系,不再对韩国“敲诈勒索”,意味着美韩关系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韩国在这一背景下仍然表现出对参与到RCEP机制以及中日韩合作机制的积极性,更凸显王毅此次访问韩国时机上的重要。
双边关系的考量
在访问的两大背景之上,中日、中韩双边关系始终是这次访问的主线。而两组双边关系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也有了一些变化。
除去韩日双方都会去关心的最高领导人访问事宜,两国各自也会有一些格外的关切。对于韩国而言,更多是关注疫情常态化之下中韩间经贸合作以及人员往来的开展。韩国是率先与中国建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开通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的国家,这些机制有力促进了两国复工复产。
吕超认为,目前来看中韩关系整体向好发展。特别是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对华关系上秉持多边外交的理念,不会简单采取选边站队的做法,保持一定的独立自主性。韩方目前推进的“新北方政策”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多重合之处,从这个角度而言,推进中韩经贸合作可以进一步带动东北亚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中日关系面临着更多的复杂因素,诸多方面都受到关注。在人员往来方面,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此前表示,在疫情暴发前,中国人占访日外国游客的多数,他希望能与中方协商如何在执行防疫的同时恢复旅游。日本外务省则放出消息称正在考虑于中国武汉新设总领事馆,并期望在此次王毅访日期间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
在政治与战略层面,日本首相菅义伟一方面明确以“必然会形成反华包围圈”为由否定了关于建立“亚洲版北约”一事,但另一方面却同澳大利亚签署了高级别的军事合作协议,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准军事同盟”。
在两国民间舆论方面,中国外文局和日本民间非营利智库“言论NPO”本月公布的第十六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受访者对日本总体印象持“很好”或“相对较好”的比例为45.2%,与此同时高达89.7%的日本受访者对中国有着较为负面印象。
中国前驻日本大使程永华21日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发言时明确指出,中日关系目前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他表示,中日两国作为近邻应该更长远更成熟地看待中日关系,需要“化竞争为协调”,重建政治安全互信、加深国民感情以及避免两国关系受到外部因素过度干扰。
蔡亮分析认为,程永华的讲话针对性非常强。中日之间的一些问题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有时突出有时却没有那么明显,因为这种重要的问题都需要领导人做政治决断,凝聚共识,管控分歧。当前我们必须认清什么是中日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比于存在的问题,当前阶段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这就需要高层之间保持畅通的联系,需要顶层设计。蔡亮称,疫情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再加上东海问题、香港问题的叠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日本民众对于中国的负面情绪上升,这反映出两国关系的民间基础仍然脆弱,需要双方都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