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RCEP成就15国大家庭:印度为何缺席,日韩澳新心愿?

字号+作者:文汇APP 来源:文汇APP2020-11-1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导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日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形成,东亚将首次以统一大市场的形'...

【导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日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形成,东亚将首次以统一大市场的形式,与美加墨自贸区(USMCA)及欧盟(EU)相呼应,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改变全球格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专家们对协定签署对各国的利弊做了详尽的分析,讲堂整理后予以转发,帮助读者从全球局势来理解RCEP对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影响。

印度退出:

“自贸区协定恐惧症”使其退却,加入大门并未关闭

印度因“自贸协定恐惧症”等原因宣布退出RCEP

在八年谈判迎来开花结果之际,印度却退出了,这是世人最为关心所在的焦点之一。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达分析,这折射了印度在开放和改革问题上的矛盾立场。印度当局希望通过简化投资程序、削减外资占比限制等吸引更多外资,助推经济发展。但印度官僚体系、工商业行会等贸易保护主义浓重,担心加入RCEP会冲击印度经济。首先是外贸。印度认为,历史经验表明,几乎每次对外签署自贸协定都会加剧贸易逆差。这使印度形成了“自贸协定恐惧症”,认定RCEP也会加剧印度与其他成员国,尤其是中国的贸易逆差。其次是产业。印度担心加入RCEP导致新西兰等国的奶制品等农产品、中国等国的工业制成品涌入国内,冲击甚至摧毁受保护而竞争力不强的产业。再次是就业。个体户和作坊式企业是印度劳动力雇佣主体,若遭冲击大规模倒闭将对印度就业产生灾难性影响,动摇执政党印人党的执政基础,引发其母体组织“国民志愿团”不满。

尽管印度现阶段不加入减少了这个贸易协定的规模,但王世达认为未必是坏事。当前,印度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居世界第二,经济活动遭干扰,二季GDP缩水23.9%,本财年经济大幅衰退已成定局,失业率居高难下。印度经济压力山大,再考虑到印度此前加入国际和地区合作组织的欠佳表现,即使加入RCEP也可能因经济形势严峻、反对党杯葛、民族主义反对等难落实,反会影响RCEP合作氛围。

实际上,印度未来加入的大门并未关闭。印度人口超13亿,国内市场巨大,IT、制药等行业有比较优势,未来若加入对RCEP市场规模及GDP总量意义重大。RCEP成员国对印度未来加入持开放态度,允许印度以观察员国参与RCEP活动。此外,国际热议印度不加入会阻碍其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失去融入全球化最后机会”,印度不会彻底无动于衷。例如,印度外交部表态,尽管在“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贸易逆差等问题解决前不会加入”,但仍致力于强化与东盟等贸易伙伴关系。

美国失利:

原产地原则对美企业形成冲击,或错失地区领导权

特朗普刚执政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图源:一牛财经

RCEP签署消息一公布,众人内心开始分析美国得失。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马雪算了一笔账,RCEP若在2030年之前落实,可使全球实际收入每年增加2850亿美元,将是新版TPP,即CPTPP的两倍。而特朗普执政后已退出当时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虽然从奥巴马的“亚太”到特朗普的“印太”,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呈现相当强的延续性,但其却不在本地区两个主要贸易协定的任何一方。而这两项协议都在积极对外开放的同时,鼓励发展地区内部供应链,如果美国政府长期对两项协议持消极态度,马雪认为,这可能使美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国际社会许多观点也认为,美国缺席协定也鼓励这两个协议的成员国寻求追随该地区的其他领导权,将使美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

马雪进一步做比较,从RCEP的具体内容上看,原产地原则可能对美国企业冲击最大。RCEP共20章,与30章的CPTPP和34章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相比,广度和深度上稍逊一筹,但RCEP最重要和最具实质性的内容是创建了共同的原产地规则。这将使该区域内公司可在RCEP国家间运输产品,不必担心每个国家或每个制造步骤中特定的原产地标准。这必将降低遍布亚洲的供应链成本,并鼓励向RCEP国家出口的跨国公司在该区域内建立供应链。随着RCEP成员国家扩大生产网络,构建相互联系的创新系统,建立互信稳定的供应链,美国企业或错失全球经济复苏良机。

同时,RCEP签订正值美国政府青黄不接之时。这不仅是各国对多边主义投出的信任票,也折射出特朗普任内奉行单边主义,美国国际信誉不断下降的事实。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想不受国内政治议程羁绊,重回国际多边主义亦不易。

日本执念:

给印度设置“回归”条款,渴望获经贸主导权

日本大米等5类“重点保护”农产品的关税得以保留

就区域内的参与经济体而言,东北亚研究所所长樊小菊介绍,日本媒体普遍充满期待。尤其是成员中的中国和韩国,分别是日本的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国,而RCEP是日本与中韩间的首份自贸协定。产业界和经济团体在第一时间表示“欢迎”,肯定RCEP生效后将对扩大贸易、投资,以及促进形成“强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也会增添地区繁荣与稳定。同时,RCEP考虑到地区多发展中国家成员,因而未强推农副产品削减关税,日本一直挂在心上的部分农副产品关税得以分阶段减让,特别是大米等5类“重点保护”农产品关税得以保留,让日本上下感到安心。日本是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樊小菊分析,日本国内总是更加关注其中的“主导权”。实际上,美国特朗普政权退出TPP,事实上扔给了日本一个烂摊子。面对日美第一轮贸易谈判,日方战战兢兢,唯恐遭到来自美国的汽车高关税打压。此间,日本似乎无暇顾及东亚地区自贸安排。此番RCEP的磋商重合意、轻分歧,包容差异性,尊重自主选择,所达成的规则虽质量不高,但惠及面广泛,令日本国内普遍满意。

印度未加入,让日本担心中国影响力上升。有日本媒体就报道,容忍印度随时无条件回来的“特别声明”就是日本主推的。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印度是“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主轴”之一环,印度加入可以体现该构想的重要成果。可见,日本仍未放下主导地区合作的执念。有日本专家甚至主张要尽快催促美国重返TPP,增加日本在WTO的影响力,扮演自由贸易“领军者”。

韩国益多:

借力人均GDP欲上4万美元,避免单独抗美

韩国的汽车工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RCEP既是韩国签署的首个多边自贸协定(FTA),又是韩日首个FTA,还可能成为日后参加CPTPP(TPP)的敲门砖。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向阳指出,韩国意在借力打力、以小博大,实现多重战略目标。

他分析,一是推进“新南方政策”。2017年11月,文在寅政府提出“新南方政策”开发东盟、印度两大市场,将韩国经济从人均国民收入3万美元升级为4万美元。但韩国经济体量小,无力劝东盟、印度进一步开放市场。RECP成推动东盟将减免税率的贸易面从“韩国东盟FTA”规定的79.1%-89.4%,提至91.9-94.5%,并开放服务市场,为韩国汽车、机械、石油等“韩流”产业准入东盟及未来的印度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是构建稳固的经济战略纵深。东亚在韩国出口格局中占据半壁江山。新冠疫情导致韩国“产业链”遭受“逆全球化”浪潮冲击,韩国经济负增长。RCEP统一了“区域原产地规则”,消除了东亚多种FTA相互竞争的“面碗效应”,有利地区国家互补合作,提振韩国经济,有利于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评估,十五国的RECP有望在生效后10年内,每年拉动韩国经济增长0.42%,推动韩国“产业链”多元化、就近化布局。

三是打造“中等强国”联盟,提升国际影响力。韩国舆论认为,韩国参加RCEP存在对“拜登时代”试水“均衡外交”用意。拜登上台,可能会重启CPTPP(TPP)谈判并要求韩国加入。对此,韩与东盟、日、澳新共同签署RECP不仅可避免美对韩单独发难,还可避免韩今后因加入CPTPP(TPP)而刺激中国。韩媒认为韩日同时加入RCEP和CPTPP(TPP),将制约日对韩贸易制裁,推动改善韩日关系,打造包括韩、日、东盟、澳新在内的“中等强国轴”,对中美形成联合牵制,抢占“后疫情时代”多边外交主导权。

澳新期待:

迎来外向经济救命稻草,有望改善与中国关系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外向型经济

全球化遭遇逆流,外向型经济体澳大利亚、新西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东南亚与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春梅认为,RCEP终成正果,之于澳新堪称久旱遇甘霖。两国总理、贸易部长第一时间肯定“期待已久”的协定,立志借此“突围”多领域困局。

其一,依托贸易创造效应,拉动经济复苏。澳新均为贸易国家,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强。疫情下,新西兰11年来首现经济衰退,澳大利亚近30年持续增长纪录就此终结。“就业”困扰两国政府。澳新两国主要贸易伙伴集中于东亚, RCEP的签署必将提振澳新贸易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其二,搭乘区域经济一体化快车,加速实现贸易多元化。澳新为发达国家,以资源、农业及服务业为主,与东亚互补性强。近年两国将拓展日本、印度、印尼等中国以外的市场视为要务。RCEP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据预测,到2025年RCEP可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对外投资、GDP分别增长10.4%、2.6%、1.8%。RCEP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必将塑造亚洲的未来,澳新亦有更大空间,更多选择。

其三,重新聚焦共同利益,调整对华关系新契机。新冠疫情下,中澳关系跌落低潮,进入调适期。《悉尼先驱晨报》称RCEP是中澳关系的“生命线”;澳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长伯明翰希望RCEP有助于改善中澳关系。主动权“不只在中国一边”,澳能否超越政治短视、着眼发展大局,关乎能否“以多边撬动双边,以经济驱动政治”的实效。

区域合作:

*互有最佳舒适度的地区命运共同体

经过整整八年的谈判,终于迎来相互成就的地区贸易协定

尽管各国各有实际利益的打算,但专家们普遍认为,RCEP的签署是区域合作经济合作的大赢家,也是阻止逆全球化的一大例证。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从区域发展共同体角度给予肯定。他指出RCEP起源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的地区合作意识,顺应了区域合作潮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尊重东盟中心地位,尊重地区发展多样性,坚持以“10+3”合作机制为主渠道,推进地区经济合作纵深发展。

与欧盟和北美不同,RCEP突出自主发展、包容性发展,相互成就,尊重各自的选择、相互留有最佳舒适度,力求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浮现”“区域发展共同体”。 他分析,中日韩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东盟贸易总额也已超过5000亿美元,均接近中美贸易总额,折射了全球最密集、开放的产业链关系。澳新都是中国资源能源和农产品主要来源地。区内贸易、投资往来频繁,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开放畅通,构成了RCEP显著特征。

这里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最丰富的年轻劳动力和最具规模的工程师队伍,更有全球最具活力、分工最完整的制造业聚集和产业分工体系;还有世界级的国际商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庞大深厚的教育体系。多层次、多水平、多元文化发展多样性构成了本地区天然的相互依存、互学互鉴、彼此补充的传统。

作为本地区最大且密集的经济体,中日韩同步改革,共同对周边发展形成“外溢效应”,具有主导区域内外双循环功能。RCEP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是一个以发展为目标,发展为导向,发展为议题的合作框架,自主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成就,互有最佳舒适度的命运共同体。

*更为包容,形成亚太版全球经贸治理雏形

RCEP的签署,堪称亚太版全球经贸治理的雏形

金砖暨G20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飞彪认为,RCEP的签署,堪称亚太版全球经贸治理的雏形。与WTO等贸易规则体系比,RCEP覆盖全球22亿人口,占近30%、区内经济总量2019年达25.6万亿美元,占全球29.3%,贸易总量2019年达10.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27.4%,是新型自贸协议,内容除涵盖WTO现有内容外,还包括知识产权、中小企业、技术合作、政府采购、投资、电商、金融、电信、竞争等21世纪新议题;在开放程度上,既包括WTO的“边境开放”,还包括经济体制等“边境内开放”。与北美、欧盟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计划(CPTPP)等发达国家一体化倡议相比,RCEP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和渐近性,不排除他国,不强推国企及劳工标准,体现多元互助、和谐共生等亚洲文化理念,接地气,符合各国实情,更易被各国接受,向全球推广。

*克服差异大的阻力,将成为世界发展新中心

东南亚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刚强调RCEP签署后,预计成员国间的商品、资金、人员和技术流动更加便利,基建、产业和贸易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绿色产业、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将长足发展,区内经济效果有望提升1-3%,给世界的贡献率达1%。RCEP全区将成世界发展新中心。

RCEP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和平合作,互利共赢新成果。RCEP内部差异大,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各不同,建起“世界最大自贸区”堪称奇迹。根本动力就在于各方秉承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利互惠、荣辱与共的合作发展观和“东盟方式”。未来,也将在地区和世界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