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日韩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影响半导体全球供应链

字号+作者:IBD国际商务专刊 来源:IBD国际商务专刊2019-08-13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日本出手制裁韩国六月末的G20大阪峰会结束后两天,文在寅前脚刚离开大阪,日本政府便宣布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限制韩国购买日本的三种原材料,并将韩国踢出日'...

日本出手制裁韩国

六月末的G20大阪峰会结束后两天,文在寅前脚刚离开大阪,日本政府便宣布对韩国实施出口管制,限制韩国购买日本的三种原材料,并将韩国踢出日本贸易白名单,取消对韩国的优惠政策。

此举看似突然,但日本政府完全是有预谋且深思熟虑的。在战术上来说,这是致命一击,因为关键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又狠又准的打击了韩国的支柱产业——半导体及其延伸出来的电子工业。

日韩关系自文在寅上台后开始恶化,文在寅撕毁多项前韩国总统朴槿惠与日本签的“卖国条约”。

安倍内阁对文在寅政府的不满越积越多。但是鉴于日本要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而且是第一次举办该峰会,各国首脑包括文在寅都会前去日本参会,这对日本而言是非常大的面子工程。爱面子的日本人当然不会选择在峰会前与韩国撕破脸皮。

从日本这次的出口管制可以看出,日本是有备而来,限制的都是日本独家供应的材料。三种被日本限制出口的原材料分别为氟化聚酰亚胺、氟化氢和光刻胶。

冲突升级 互删好友

韩国民众抵制日货

8月2日,据韩联社消息,韩国将把日本从其白名单中剔除。同一日,日本政府也已决定,将韩国移出可享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这意味着日韩贸易摩擦升级。


所谓“白色清单”,是指韩国政府制定的安全保障贸易友好对象国清单。在对这些韩国政府认定的友好国家出口高科技商品时,韩国出口商可享受相对简化的手续。


同一日,日本政府也将韩国移出可享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目前,一共有27个国家被列入日本政府的“白色清单”中,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韩国于2004年被列入“白色清单”,也将成为第一个被移出清单的国家。


韩国政府此前已多次呼吁日本政府不要将韩国移出“白色清单”。据韩国政府估计,一旦被移出清单,可能有超过1000种商品进口受到影响,涉及汽车、手机、石化等多个关键行业。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日韩矛盾爆发在贸易领域,但症结还在于历史问题,尤其是日本殖民韩国期间的劳工索赔问题。去年10月至11月,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两度判决日本企业赔偿殖民朝鲜半岛期间强征的韩国劳工,还扣押日本相关企业在韩资产。


日本经济产业省此前宣布,从7月4日起对三种出口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加强审查与管控。这三种半导体材料是氟聚酰亚胺、抗蚀剂和高纯度氟化氢,是智能手机、芯片等产品的重要原材料。

影响半导体全球供应链

随着日本宣布将韩国从贸易“白名单”中剔除,以及韩国此后的强硬反弹,围绕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进入了新的阶段。

韩国大信证券分析师李秀彬表示,由于生产设备及核心材料主要由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所以韩国半导体产业在成本控制力方面大打折扣。“未来主动的分散供应链也会成为韩国厂商的重要任务。”李秀彬称。

当前,半导体产业着实是支撑韩国经济的一根重要梁柱,尤其是在汽车、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出口遭遇全球市场萎缩及竞争对手增长的局面下,维持韩国外贸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

韩国官方智库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的报告显示,若日方对韩的贸易管制措施持续实施,将导致今年下半年韩国半导体产品产量同比近10%的下滑,韩国的国内GDP增长率也将下滑0.25~0.44个百分点。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最新风险报告中也指出,目前的日韩贸易争端所导致的产能干扰,将导致韩国的实际GDP增长放缓至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半导体市场的技术及专利壁垒,导致行业高度集中,出现了主流企业吃肉、非主流企业只能喝汤的局面。全球市场调研机构HIS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三星电子及SK海力士两家企业在存储类芯片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约为67%,若算上两家美国企业,这个比重更是上升到82%左右。

市场的集中,会导致供应链及产业链的闭环。从目前来看,制造一个普遍被使用的20纳米工艺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其所需的零部件材料达百余种,涉及的上下游合作企业更是有300家左右。此前,三星电子曾向所有“使用日本制造的材料”的上下游合作的近120家企业发送公函,要求在8月15日前,至少要准备“能够满足90日生产需求”的材料。

牵一发而动全身,日韩贸易争端传导到产业链层面,其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对于韩国企业而言,找到相关供应链的替代方案,是重中之重。本次日本对韩国限制供应的材料中,以PI(聚酰亚胺)、光刻胶和氟化氢最为市场关注。

一位来自韩国头部芯片制造企业的研发人员称,根据一般认可的行业定义来看,超过97%纯度的氟化氢均为高纯度氟化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制造高纯度氟化氢的企业有10家左右,其中3家来自日本,其余则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韩国的企业。

不过,上述研发人员也承认,此前并没有就停用日本材料做过相关的配套测试,且韩国企业也不具有测试氟化氢精准纯度的设备,因此还无法估量日本与其他的氟化氢产品在不良率及产能方面具体存在多少差距。

氟化氢是目前日本对韩国限制的材料中,中国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材料之一。高工工业研究所的调研报告显示,从9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中国的制冷剂、清洗剂市场的拓展,中国氟化氢生产得到高速发展,2018年中国氟化氢生产线有103条,年产能达192.1万吨,实际产量158.8万吨。从2010年至2018年,中国氟化氢年均产能增长速度为3.31%。在氢氟酸上,多氟多等中国企业已能实现部分替代(日本材料)。

目前三星电子正在调试使用韩国本土企业及中国企业制造的氟化氢产品;韩国第一大液晶显示屏制造商LGDisplay正准备使用韩国本土制造的氟化氢产品,光刻胶则将使用中国企业制造的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