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大历史 | 日韩经济发展史

字号+作者:凤凰卫视 来源:凤凰卫视2019-07-25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7月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突然宣布收紧对韩国的三项电子原料出口。日本方面给出的理由是韩国“违反对朝制裁”,而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对韩国之前提出“二战劳工'...

7月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突然宣布收紧对韩国的三项电子原料出口。日本方面给出的理由是韩国“违反对朝制裁”,而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对韩国之前提出“二战劳工赔偿问题”的报复。

本期节目将为您剖析此次日韩贸易摩擦的历史与现实原因;讲述日韩的经济发展历史;回顾过去30年的半导体产业浪潮中,日韩两国争锋相对的往事。

日本为何要制裁韩国?

日韩摩擦一直有周期性地发生,而且每次原因几乎都一样,与历史有关,这次也不例外。

二战期间,日本曾征用过大量的朝鲜半岛劳工去日本服苦役。1945年二战结束后,1965年6月22日,日韩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两国建交时签署了一系列的协定,根据这些协定,日本向韩国提供5亿美元的政府贷款,其中3亿美元为现金赠予,2亿美元为长期贷款,还提供一般民间商业贷款3亿美元以上。日韩双方根据《旧金山对日和约》的规定,解决了两国政府及民间的财产、权利及利益的请求权问题。日本方面认为,1965年8亿美元代替了对韩国的赔偿问题,日韩之间不再存在个人向政府追求赔偿的“请求权”。如果此时再度提出请求权问题,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从根本上颠覆了法律的基础”,对韩国个人提出的请求问题,一概持坚决否定的态度。

2009年,韩国政府正式说过,征用工的对日补偿的请求并不成立,但独立于政府之外的韩国大法院,则在2012年作出判决,认为日本企业对征用工负有赔偿责任。到了2018年,韩国大法院相继判决日本新日铁,三菱重工赔偿,如果日本企业不支付赔款,韩国原告可以申请将日本企业的在韩财产进行变卖。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不断向韩国政府施加压力,希望能按2009年的方式,由韩国政府出面谈请求权的消失问题,但文在寅总统并未充分理会日本的意图,日韩关系进入了冰冻期。

日本制裁对韩国影响几何?

日本此次对韩国采取的贸易管制措施对韩国电子产业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虽然说,这次日本对韩国实施贸易制裁,是历史恩怨的延伸,但这里边儿有没有夹杂着日本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呢?韩国三星电子,如今贵为半导体行业的龙头,日本人会不会有点儿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呢?会不会有点儿羡慕嫉妒恨呢?

数据显示,1990年日本占半导体市场行业份额的49%,但是到了2019年,世界前十大半导体公司找不到日本企业的踪影。

而半导体行业是韩国核心产业,对韩国经济简直是生死攸关,韩国半导体占该国出口比重的20.8%,占GDP比重的6.7%,韩国《每日经济》报道,韩国经济增长对半导体产业的依赖越来越严重,2018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2.7%,如果扣除半导体增长因素,增长率为1.4%,也就是说韩国经济增长一半拉动靠半导体行业。

而据韩国贸易会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企业生产所采用的含氟聚酰亚胺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为43.9%、光刻胶为91.9%、高纯度氟化氢则达到了93.7%。可日本在这些原料上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至9成,韩国买家将很难找到可替代的供应渠道。据悉,韩国目前仅存3个月的材料和1个月的成品库存。

所以预计韩国第四季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出货将受到巨大影响。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也因此从2.2%下调到1.8%,这会对已面临经济放缓的韩国经济,带来进一步打击。

长达30年的日韩半导体之争

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东芝公司相继研究出了代表世界最先进技术的1兆比特DRAM半导体和NAND新型半导体。到了1989年,东芝公司凭借储存用半导体的生产量,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的半导体工业只能做简单的装配生产。不过到了1993年前后,三星超越了东芝公司,成为世界存储用半导体生产量最大的公司。这短短的十几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韩国和日本一样,资源匮乏。但是在半导体产业化的过程中,韩国政府推进“政府加大财团”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资金加技术加人才”的高效融合。在此过程中,韩国政府还将大型的航空、钢铁等巨头企业私有化,分配给大财团,并向大财团提供被称为“特惠”的措施。从此,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开始崛起。

1986年,韩国大型半导体制造商三星电子开始接触一名东芝事业部高管,通过东芝主管国际事务的负责人,邀请其去首尔。

在三星豪华的迎宾馆内,东芝受邀人员受到了三星会长及其属下所有干部的热烈欢迎。不仅有歌舞团为他表演传统节目,甚至在迎宾馆的院子里竖立了两个象征着三星和东芝企业友好的玻璃雕塑。随后,三星公司向东芝人员提出了参观三星工厂的请求,而东芝高管意识到如果自己参观了他们的工厂,日后也会被他们要求参观东芝的工厂。但是顾于颜面,他最后还是答应了。

果不其然,东芝一行人回国之后,三星便提出了参观工东芝工厂的要求。无奈之下,作为回礼,东芝准许他们参观了当时拥有最先进技术的大分工厂,而这里有许多关于公司设备配置等的商业机密。在这之后,三星挖走了大分工厂管辖生产线的生产部长,在韩国首尔建设了一个和大分工厂相同构造的生产线。

此后,三星还从日本挖来了超过70名技术人员,不仅报酬是在日本拿到的3倍,工资以外的福利也是相当优厚,跳槽的技术人员能分配到一套4室1厅的公寓,还配备了秘书 、高级轿车和司机,甚至还有人照料饮食。

“反周期定律”价格战

三星电子能顺利“上位”不仅仅是依靠挖掘尖端人才,他们还有一手妙招,这就是“反周期定律”价格战。

半导体产业每年需投入大量资本支出,用于设备与技术的开发。而三星是综合公司型态,即使存储器市场低迷,仍可透过其他事业部门注入资金。这是三星电子最大的优势。

比如,三星于1984年推出64K DRAM时,全球半导体业步入一个低潮,内存价格从每片4美元暴跌至每片30美分,而三星当时的生产成本是每片1.3美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片内存三星便亏1美元。在低潮期,英特尔公司退出了DRAM行业,NEC等日企大幅削减资本开支,而三星却像“赌徒”一般疯狂加码,逆周期投资,继续扩大产能,并开发更大容量的DRAM。

到了1986年底,三星半导体累积亏损3亿美元,股权资本完全亏空。但转机却瞬间来到,1987年,日美半导体协议的签署使得DRAM内存价格回升,三星也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需求补缺,开始盈利,从逆势中挺了过去

日本的第一桶金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耗尽了国力。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国内经济全面崩溃,190余座城市变成了废墟,全国饥荒不断。除了经济的大崩溃,日本政府还要偿还战争赔款,还要救济全国灾民,简直看不到任何发展的希望。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日本在战后短短的20年间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诸多产业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它奇迹般地恢复生机?后来又是什么原因让它经历了失去的20年、跌倒谷底呢?

日本的第一桶金得益于朝鲜战争。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2年,美国向日本直接采购的军需物资总额为10亿美元。到1955年,包括间接需求在内的贸易总额达到了36亿美元。美国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发展,比如日本的纤维产业在1951年的纤维产量和纤维相关服务产值分别达到了1949年的2.1倍和3.8倍。

而朝鲜战争初期,日本的工厂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都不合格。恨铁不成钢的美国决定驻派工程师和管理专家到日本的工厂直接进行生产指导,日本也因此从美国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方法,这对战败后一无所有,而无力进行研发投入的日本来说,是一个“抄作业”的好机会。三菱重工因为朝鲜战争期间帮助美国生产坦克,更是弥补了战后日本军工技术的空白。

“汉江奇迹”

1960年4月19日,一场政变推翻了李承晚的独裁政权,但韩国并没有就此实现民主化,1961年韩军少将朴正熙发动政变,掌握军政大权,1963年,朴正熙当选总统,其后连任五届。他统治韩国的18年间,虽然政治上实行铁腕统治,但他在经济建设上却建树良多。

在韩国国内,朴正熙开创了一系列五年经济发展规划,先靠外援和举债大兴土木,进行各种基础建设,逐步扩展到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化工业,对表现优异的厂商给予优越的政策和补贴,全方位地鼓励出口,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缔造了经济腾飞的“汉江奇迹”。

在政府的重点扶持之下,韩国出现了一批被称为是“财阀”的私营大型综合企业,经营范围从机械、化工到造车、造船炼钢业等,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为日后转向电子产业和发展高尖技术奠定了基础,而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在1976年超越了朝鲜,一路遥遥领先至今。

1977年12月22日,朴正熙用颤抖的声音向国民宣布,当年的出口总额已经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这个数字是1962年开始经济发展时的200倍,整个国家陷入到兴奋当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