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的国际半导体市场形势,可谓波澜起伏。中美贸易摩擦,欧美半导体企业市场预期大幅下降;后有韩国被日本限制关键原料出口,一众韩国半导体大厂面临停产之危,一时间哀鸿遍野。
最黑的夜还未来临?韩国忍痛不哭
近日外媒有关半导体行业的报道中,都在问同一个问题:现在到底是不是最坏的局面?坏消息是,最黑的夜可能还未来临。
日韩贸易摩擦深刻影响着半导体行业格局。据媒体报道,本月初以来,韩国半导体的海外出货量下降了30.2%。此外,日本对韩国半导体的购买量也下降了14.5%。分析师普遍认为,韩国半导体企业短时间内还无法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来代替日本。
强大如三星,曾一度在OLED等领域超越英特尔成为世界第一,却也被日本断供原材料的决定打得措手不及。没有了原材料,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有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凭空进行生产。在此焦头烂额之际,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亲自去往日本进行了长达6天的“访问”,有媒体推测是希望从日本制造商的境外工厂进口,或通过第三方迂回进口的方式获得氟化氢。但在日韩争端不断发酵的情况下,又有哪家日本企业敢满足三星呢?
另外,外媒对国际半导体局势的预测也并不乐观。近期,荷兰ASML公司、艾睿电子、威世等半导体相关企业相继公布了本季度销售数据,均不同程度低于预期,受其影响,这些企业的市场预期也有所下降。有分析师预测,国际半导体市场形势可能要到2020年初才会好转。
中国能否把握机遇?争取笑到最后
半导体国际形势虽严峻,但这也不失为中国半导体发展的重要契机。
日韩间的贸易摩擦,也很可能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带来利好局面。有专家指出,韩国企业很可能正指望中国供应商来改变日本对半导体原料的垄断。据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7月16日消息,中国滨化集团电子级氢氟酸已成功拿到部分韩国半导体厂商的批量订单。中国的氟化氢产能正在稳步提升,预计2020年至2021年将占全世界氟化氢供给的90%。
除了原料供应,国内半导体相关的多个领域也黑马频出,如紫光集团、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已在内存市场发力,力争把握难得的机遇逆势而上,打破长期被韩国企业垄断的局面。。
与国际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整体来看现今中国半导体行业整体已由抑转扬。上半年与美国间的贸易摩擦已让业界开始重视科技与经济间的密切关系,意识到技术自主研发的重要性。有媒体报导指出,国家对半导体企业的扶植、人才的逐步积累,以及由科创板来推动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的融合,将加速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未来,在新兴科技所带动的新产品、新分工模式基础上,中国大陆半导体将进入技术能力提升、创新活力增加、产品多元化的结构改革阶段。
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远到严峻的国际半导体局势,近至家门口的日韩贸易纷争,都将启发我们加大力度进行自主研发,进一步完善半导体生态链,加速国产半导供应链的逆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