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青训全面落后于日韩菲?中国篮球需要有自信

字号+作者:体迷窗 来源:体迷窗2019-06-1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最近,中国篮球青训的问题突然成为了一个话题,前国家队主教练王非在亚洲耐克训练营结束之后,发表了一篇关于青训话题的微博,“带山西两个年轻队员陈鹏宇迪和'...

最近,中国篮球青训的问题突然成为了一个话题,前国家队主教练王非在亚洲耐克训练营结束之后,发表了一篇关于青训话题的微博,“带山西两个年轻队员陈鹏宇迪和大韩来参加耐克全亚洲训练营。看到现在中国的青训实际上已经不如菲律宾、韩国、日本,同时中国台北也有非常好的青训。作为山西篮球的差距更大,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去改善和提高!”

按理来说,王非指导并没有赋予这篇微博太多的含义,无非就是作为一个教练在看到亚洲训练营各国和地区球员的表现之后,恭维一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篮球水平,然后再谦虚一下国内篮球青训的不足。但是由于这篇微博是王非指导发的,而王非指导在国内又是一位德高望重、潜心耕耘青训多年的国字号教练,所以他说的话自然就引起了很多球迷的恐慌,一时间中国篮球青训难道不如日韩菲?中国篮球青训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中国篮球青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被提了上来,甚至于中国篮球青训一年不如一年的悲观情绪又出现了。

中国篮球青训难道不如日韩菲?中国篮球青训到底是个情况?中国篮球青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三个问题实在是一言难尽。而作为一个篮球青训爱好者,在看到网络上这么多悲观的言论之后,我也想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用我看到的和我了解的中国篮球青训,用三篇文章尽可能的来回答者三个问题和介绍一下目前国内的青训情况。

中国篮球青训不如日韩菲?这个问题如果在认真研究过近年亚洲青年赛事之后会显得很无厘头。因为从战绩上说中国国青队在国际比赛当中打这几个队伍的战绩并不算差。

如图所示,中国U16和U18国青在2015、2016、2018年三个比赛年份当中在对阵日韩菲中国台北这四支球队的时候一共取得8胜4负的战绩。从账面上看,中国青训不如这四支球队的说法肯定是站不住脚的,毕竟中国队的成绩摆在这里。但是也要承认“中国篮球青训不如日韩菲”这个命题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跟以前国青队平趟亚洲所有球队的状况相比,近四年来国青队的战绩确实差了很多,特别是2016年的U18亚青赛上,中国国青在对阵中国台北队的时候打得异常的艰难,差点连第五的位置都保不住。确实容易给人一种中国篮球青训水平被日韩菲中国台北迎头赶上的感觉。而在日本出现了八村塁、菲律宾出现了索托、埃杜这些潜力球员之后,国内有些球迷大呼“狼来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在激动过后人们也往往容易忽视问题,输了就是你比较弱,没拿冠军就是你需要提高,而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

我们不够了解的是,日韩菲中国台北的这些地区篮球风格的变化,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这四个地区和国家的青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几套新的打法。比如说中国台北和日本,他们在青少年球队的训练当中很早就加入了利用3人、5人之间的配合跑战术、强化投篮的概念,形成了自己风格的小快灵打法。而在此期间,这些地区的青少年代表队打法成人化非常的明显,以日韩菲为代表,他们从球员12-13岁开始教的内容和成年球队就差不多了,像是如何使用和破解全场紧逼、联防,这两个中国球队历来头疼的问题,也很早出现在了他们的训练科目当中了。

所以你别看他们这些球队个子矮、年纪小,其实他们在青年比赛当中战斗力很强的,很多球队都已经能够完成很多成人比赛才能打出的内容了。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知道像伊朗和中国这种球队,在青年队时期更重视个人能力和身体的训练,在技战术上并不扎实,所以用这种超前学习的办法来打这些大个子球队的一个措手不及。而这样的打法也确实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在2015和2016年的亚洲比赛上,中国国青队就对这种打法非常不适应,白昊天、徐杰、胡明轩等一批国内潜力后卫虽然天赋要强于对方,但是奈何他们技战术学习开展比较晚,在比赛当中很难随机应变,所以比赛很容易就会给大家呈现一种日韩菲球队见招拆招,中国队不知所措的局面。

另外,由于战术意识灌输的很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球员在训练营这种经常与陌生球员做队友的比赛训练当中就会有很明显的优势,给他分配一个位置他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怎么做才能帮助队友。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耐克训练营中国队在拥有孙浩钦、李佳恒、艾孜买提、西尔扎提等国青5大主力的情况下,却仍然打不过人家临时拼凑的队伍。也难怪王非指导当时会发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青训要强于中国青训的感慨了,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球员球商高的教练。

但是,我要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球队现在的强势并不代表以后也能保持住。因为他们这种训练方式方法在篮球界其实是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的。

过早的向青年球员灌输成年队的打法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球员个人发展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障碍。青少年球员在15岁以前是身体生长最旺盛、身体模仿能力最强,且学习能力较弱的年龄段,所以在世界篮球范围内很多青少年培训机构都倾向于在这个年龄段以不给球员定位,以基本功、身体扩展训练为主,技战术学习为辅的教学方针,过了这个年龄段之后再增加技战术学习的比重。

然而以技战术训练为主教学就不同了,他们强调球员迅速尽早的掌握打球的一些方式方法,以求让球员迅速的形成战斗力。但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普遍偏弱,对篮球的理解优先,你会发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其实是非常难的。虽然花更多的时间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时间上会出现大量的浪费,会耽误很多球员个人技术和身体训练的时间。而且过早的讲究配合,会让很多球员对战术产生依赖,也会间接的影响球员形成自己独特的打球思维和个性的可能性,所以国内外很多青训机构都不提倡这样的练法,因为这样的练法很容易限制球员。

另外过早的向青年球员灌输成年队的打法还会造成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球员在位置上的定型会非常非常早。大家都知道,成年篮球比赛当中你要打出像样的战术,那么你各个位置的球员工作就要做得非常准确,只有那些对各个位置有着深刻理解的球员才能打上球队主力的位置。而这就意味着那些要参加U16亚青赛的球员,在他们12-14岁的时候就要开始给自己定位了,并且要打出足够优秀的表现,要表现出对这个位置足够深刻的见解,你才能成为地区选拔队的一员。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日韩菲中国台北这些地区的篮球人口普遍身高不高,日韩中国台北地区代表队平均身高长期只有190cm不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组建一个有战斗力的球队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各个位置的球员降身高,205cm以上的内线没有我就拿195cm的来凑;195cm以上的球员都去打内线了,那就用180cm的球员去打前锋,以此类推,你会发现阵容排到最后,他们的身高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篮球的要求了。而更让人唏嘘的是,由于基层球队广泛存在的功利主义,这些球员一旦位置定型之后他们会在这个位置一直打到U19,甚至于成年比赛。

而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影响到成年地区代表队,所以中国篮球青训和日韩菲中国台北的强弱关系说白了就是田忌赛马。在方式方法上,我们在青年队更强调身体和技术训练,也许在16-18岁我们会出现一些弱势的局面,但是在技战术补课完成,大家又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之后,中国球员在技术不吃亏的情况下,每个位置的个子要比对方又高了1-2头,比到最后我们还是赢了。举个例子,上赛季CBA广东宏远队刚刚上调180cm的后卫徐杰到一线队的时候,国内舆论普遍的不看好他,原因就是他太矮了。但是大家可曾想到,去年代表能仁家商闪耀耐高林彦廷,他是一个只有183cm却要去打前锋球员,而这两个球员注定是要在未来的亚洲赛场上碰面的,180cm的后卫对阵183cm的前锋,这是一个怎样奇葩的场景?

其实,近年来日韩菲中国台北青少年球员在国际篮球圈取得成功的例子真的不多。除了八村塁之外,更多的人在离开了他们自己的篮球土壤之后很难生存,像是2016年韩国U17国青队队长梁才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初他在世青赛打出场均14.3分4.1个篮板2.3次助攻的数据,带队历史性闯进八强的之后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待,马上就发表了:“我们这一代球员要比中国队强!”的言论,然后兴冲冲的去欧洲闯荡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欧洲篮球对他这种身材瘦弱、198cm持球技术一般,以投篮为主要功能34号位摇摆人根本不看好,闯荡了2年之后没有任何一支职业球队愿意让他上一队。而在两年后,梁才民去年又出现在了美国,不过这次他已经不再光彩照人了,只能委身于一个NCAA二级队伍。

所以日韩菲中国台北在青年比赛当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并不是真的成功,日本U19青年队能够闯进世界八强,韩国U17青年队也能闯进8强。可是这又能怎样呢?到头来我们00、01届的国青球员都开始在CBA打主力了,他们一些球员还在为自己的未来不断的挣扎。

在中国篮球青训的版图上,我们并不不是没有尝试过日韩菲这些球队的训练方式的球队。前些年一直霸占着中国U系列比赛冠军的东莞篮校就是其中一支,他们以前的训练方针就和日韩菲很像,在国内比赛当中经常用超强的技战术执行力夺得冠军。但是现在东莞篮校,也不再坚持当年他们所推崇以技战术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了,转而更加重视球员个人能力的培养,如今改变训练方针的东莞篮校依然是国内最强的青训力量之一,不过他们新一代的篮球人才对比以前已经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实话说,本人写这篇文章无意吹捧中国篮球青训,而且我也认为日韩菲中国台北的青训体系并非一无是处,相反我觉得他们的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学习并不代表要照搬,谦虚并不需要妄自菲薄。中国篮球青训有不足,但是不影响我们亚洲第一的地位,可以这么说,在亚洲!我们不需要羡慕任何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