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召开。燕山脚下、雁栖湖边,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也派出领导人委托的高级代表与会。
目前,中日韩合作已经走过20年,形成了全方位的合作体系。而“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三个国家进行更加深度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日韩三国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存在哪些机会?推动中日韩合作,我们还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围绕相关话题,百通社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
百通社:中日韩三国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存在哪些机会?
张蕴岭:在我看来,“一带一路”的合作可以从区域性合作转变成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方式。不同于原来的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推动构建一种新型的发展合作方式,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和开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谁愿意参加都可以,以什么形式参加都可以。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可以为中日韩合作和达成共识创造机会。中韩之间已经达成两个共识,一是支持韩国文在寅政府的“新北方政策”,另一个是在第三方,比如在中亚、非洲或者东南亚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下政府只是一种支持,真正更多参与的还是企业。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框架。比如说“一带一路”有一个大的工程,韩国企业和日本企业也可以参与到这个工程中来。可以是共同参与,也可以是一方拿到项目后,推动其他方来参加。
还有一种合作方式是金融合作机制。现在亚洲地区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这两大金融合作机制。亚投行韩国参加了,日本没有参加,但是没有参加也可通过其他的融资方式,通过市场的方式参与进来。
2017年6月16日,亚投行第二届理事会年会在韩国济州开幕。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开幕式。安倍政府已经积极表态,日本政府虽然没有正式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但是双方可以积极推动在第三方的合作。比如说中日可以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合作。在基础设施方面,中日和东盟一起制定基础设施的共同技术标准,这样就可以避免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比如说在修建铁路时,可以制定共同的标准比如东盟标准或者“10+3”合作标准,提供一样的管理系统、一样的框架设计,铁路可以互相接轨,这对各方都是有利的。
百通社:结合当前的中日关系和中韩关系,现在是推动中日韩合作的一个较好契机吗?
张蕴岭:应该是的。2018年5月9日,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两年半召开,并就深化和拓展中日韩合作达到了诸多共识。我们要确保已有的中日韩领导人会晤机制不中断,并启动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中日韩合作新领域。
▲ 2018年5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京迎宾馆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文在寅共同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中日韩过去的经济合作主要是基于梯度分工——中国接受日本、韩国的产业转移加工产品并向美国等其他国家出口。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水平在提升,外部国家的贸易保护力度也在提升。中日韩之间不仅经济总量很大,相互间的市场依赖度也很高,中日韩合作应该拓展至新的领域,比如智能技术、5G网络以及新能源领域等。
百通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合作,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张蕴岭:现在还在谈,好事多磨。这个项目准备了8年,又谈了8年,现在在进行第15次谈判。如今,中国已经宣布今后所有的谈判、开放都基于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还有一些敏感领域也将大幅度开放,这对于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合作是一个利好。
推动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其限制因素不能是说来自具体某一个国家,主要是需要解决一些具体领域的安排问题。一是定位问题,确定中日韩之间要达到怎样的高度和水平。二是技术性问题,明确中日韩在一些竞争性的领域(比如化工、农业等)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技术性的措施解决。三是政治性问题,推进三国合作如何构建一个比较好的政治氛围。
百通社:推动中日韩合作,我们还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张蕴岭:一是要加强政治共识,改善双边关系。二是要加强制度性建设。过去,我们达成的协议很多,发表的声明很多,但是落实起来往往力度不够。应该加强对承诺合作的共识进行落实的力度。
三是要推动中日韩开展竞争性合作。竞争性合作实际上是一个正常的竞争形式。没有竞争也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在竞争中来提升自己。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日韩的合作机制推动合作。要在竞争的同时寻求合作——一是从政府层面推动基于开放的法律空间的建设,二是挑选可以合作的项目进行合作,三是创造更好的支持合作的政治环境。
中日韩能否达成共同参与的竞争性框架,并使得三方都能得到发展,其障碍也是存在的。比如说韩国一直领先,现在最大的担心就是中国会替代韩国。日本原先的一些优势在现在这种竞争下可能会处于一种劣势地位。中国发展速度快,政府职能也在加快转变,日韩又很担心中国会主导和垄断。因此,推动形成中日韩竞争性合作框架,非常重要。
受访专家 / 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采访地点 / “庆祝中日韩合作二十周年”研讨会
记者 /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