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F-35刚刚装备13架就出现战机坠海的噩耗,虽然自卫队战机坠海并不稀奇,去年2月份一架双人的F-2战斗机也在训练中坠海,好在是上午8点多出的事飞行员及时获得救援而平安无事,这次F-35A坠海是在晚上7点多,估计凶多吉少了!但是日本引进40多架F-35取代F-4的计划并不会因此改变,因为中俄两国都有性能可观的隐身战机,韩国也在不惜重金购买F-35,日本除了硬着头皮继续买几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其实日本不是不知道F-35的问题,但它认为:F-35的问题主要出在飞控软件不完善和机身部件不合格上,这些都是它的航空业最擅长的,因此日本不惜花费血本引进F-35生产线,希望获得自主升级F-35的能力,根据日媒公开的资料显示,日本自行组装的F-35A单价将近4.88亿美元,如此烧钱都没能挡住日造F-35的热情,损失一架飞机和一名飞行员就更不在话下了。其实不仅是日本,美国在澳洲、亚洲的盟友们都只有F-35这一个选择,新加坡、澳大利亚还有日韩都在积极引进F-35。
澳大利亚计划引进72架F-35,是所有联合攻击机项目参与国里,少有的一个没有大幅下调采购数量的国家,但澳大利亚的F-35单价接近2.4亿,预计总投入170亿美元;韩国最近刚接手2架F-35,单价在2.45亿美元左右,这些都是天价装备,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忍了,争先恐后的要买F-35。不过,意大利等国因为无法忍受F-35的昂贵价格不断下调采购数量,从131架下降到90架,最近又爆出消息说要进一步降低到只采购十几架的水平,够航母用就够了。
美国对盟友的区别对待引发各国不满,原本在特朗普的打压之下,洛克希德马丁已经将F-35A的单价降低到了9000万美元左右,今年可能进一步降低到8000~8500万之间,但这个定价好像是对美国自己来说的,卖给盟友的F-35依然是天价。所不同的是,以色列购买50架F-35A的价格正好徘徊在1亿美元左右,日韩分别购买42架和40架,在数量上与以色列差不多,单价却高的多,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毫无疑问,美国通过出口F-35战机大赚了一笔,洛克希德之前的一系列降价措施确实让美国军方更加满意,但是这个羊毛必须出在盟友们的身上。更可笑的是,原本以为获得了F-35后就能确保空中优势的日、韩、澳等国可能要失望了,这并不是指此次日本F-35A的坠毁,而是F-35的设计初衷并不是天下无敌,它的单发设置很难获得超越双发重型隐身战机的能力。
连日本人也说了:引进F-35A是为了取代老旧且庞大的F-4EJ战斗轰炸机群,日本自行生产了大约152架F-4系列战机,但当时的日本远非今日这般嚣张,日制F-4取消了核武器和一般精确打击武器的火控系统,就连空地导弹和空中加油系统也被简化了,在之后几十年的服役中虽然有大幅升级,但始终不能满足需要,当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时,自卫队的F-4竟然没能发现或拦截,这才让日本下定决心用F-35取代它。
但是,F-35的定位终究只是一款多功能战斗机,是F-22的搭配版,且偏向于对地打击能力,与专注防空作战的苏-57、歼-20相比有着先天的劣势,真打起来恐怕多半都是给歼-20送人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