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整合
中日韩自贸协定
陈凤英
○
根据作者2019年2月28日在民智国际研究院《中国的FTA战略》系列报告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已获得作者授权
民智国际研究院
《中国的FTA战略》系列报告研讨会
我认为,面对特朗普的单边主义,以及掀起全球贸易战,亚洲各国当务之急是加速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其中,东北亚三国——中日韩对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我们三国能率先建立起自贸区,其榜样效应不但在亚洲,而且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尤其是,在“美国优先”、“购买美国、雇用美国”的保护主义盛行下,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低潮,但趋势并未被逆转,且呈现新的现象——地区现代化、诸边和双边合作则高潮再起。如,日本就是一个成功案例,是最大的赢家。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日本加快与欧盟达成多年未果的经济合作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即TPP被特朗普无情抛弃,日本则立马捡回,并与其他成员国合作,竟然一鼓作气把它谈成了,略作修改更名为CPTPP。同时,日本开始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并积极与美国谈自贸区建设问题,在亚洲经济合作RECP谈判中也赢得主动。所以,危机与机遇并存,危转机不是不可能。我们也要转危为机,同时力推中日韩自贸区与RCEP的建设。
陈凤英
中日韩自贸协定有三个有利因素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协议框架基本谈妥,两国领袖不管以什么方式签署协定,中美已经开始有阶段性制度安排。这就使我们可以腾出手来抓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美经贸也在安排中。这次全球化是多元的,当然最终落脚点在多边贸易体系即WTO改革。当下,中日关系又有较好的回缓,只要恢复正常,即是好的关系。RCEP标准相对低,日本等不太满意,我们可以适当借鉴一下CPTPP标准,也可从中美经贸协议中有所参考,取多数成员国能接受,又不落后于未来WTO改革议程。我支持同时抓三国自贸区谈判和RCEP谈判,RCEP最终可选择“16-”方式,暂时有困难的成员国可先以观察员身份参与活动,接受条件后成为正式成员,不一刀切。
韩国因素
东北亚三国建立FTA有一现成样板,即中韩自贸区协定,它已经生效,且有升级空间。韩国经济有些问题,增长明显放缓,需要地区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和日本的合作。这次经济全球化安排中,它得分不多,如果中日两国可以走到一起,加上韩国,我们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旦时机成熟,朝鲜如果能够加入其中,对我们的地区安全是一大幸事。
中日关系回暖
近年来,中日关系明显转好。现在很大的变化是单边主义引起的这次全球化的组合当中,日本是赢家,而中国也并没有输。我们双边也好,诸边也好,都是为了多边贸易体制WTO的改革。中日完全有理由加强经贸合作,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依然存在,需求强劲,对日本经济走出低迷绝对有利。
中日韩自贸协定最大的挑战
我认为最大的挑战还是我们对未来格局的设想。以前在亚洲区域合作中,两国之间总有主导权之争问题。今天,亚洲经济格局已经变化,中国与日本应该平心静气加强合作,以和平方式促进亚洲经济发展,通过第三方合作推进亚太经济繁荣,同时共同努力推进亚太地区合作。中国已经是亚洲第一大国,有责任、有义务以平等态度对待亚洲尤其周边国家,以大国风范把我们的周边、东北亚、亚洲地区整合好。这是我们的责任,由此在远东、上合组织等都会有溢出效应。这是百年未有大变局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必修课。
陈凤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民智国际研究院学术顾问
研究领域:全球经济治理架构演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人民币国际化及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一带一路”与国际产能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