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两个重要自贸协定:占全球GDP和贸易总额30%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占全球贸易量近20%的中日韩自贸区(FTA),哪一个会更快达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5日的中外记者上说,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哪一个先达成,我想那要看我们各方所做的努力了。不管是哪一个协议能够先达成,中方都乐见其成。
他说,今年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20周年,中方担任主席国,议题中应当包括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特别是在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达成一个全面、高水平、互惠的协定,对三方都有好处。
“虽然现在日本和韩国都对中国有比较大的贸易顺差,但是我们还是愿意进行平等的竞争,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会实现优势互补,各方得益。”李克强说。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至关重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17年三国进出口总额占全球贸易量的近20%。目前,中日经贸合作已经实质性转暖,中韩原有的自贸协定也面临升级谈判,这是一个良好的时机。在进博会上,参展企业最多的国家就是日本、德国、美国、韩国。
一位接近中日韩自贸谈判的智囊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由于RCEP涉及国家多(16个成员占全球人口的48%,占全球GDP和贸易总额的30%左右),需要协调的因素更多;另一方面,在多年的磋商中,中日韩自贸协定的技术问题基本解决,伴随三方政治领域问题的逐步解决,中日韩自贸协定更有可能加速达成。
3月10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发布会上介绍,去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表明,要加速推进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谈判。三方确定的目标就是中日韩要达成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自贸协定,在货物、服务和投资三大市场准入领域都要超过RCEP,是个RCEP+的协定。去年12月,中日韩三方谈判的牵头人在北京举行了最新谈判,大家达成一致意见,今年要加速谈判频率。去年开了两次,今年要召开三次中日韩谈判牵头人会议,下一轮的谈判很快在日本召开。
此外,王受文说,在去年11月份新加坡召开的RCEP领导人会议上,领导人达成了一致,作出一个声明,表明了RCEP谈判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要求进一步努力,早日达成这个自由贸易协定。今年主席国是泰国,泰国表示今年要召开五次部长级会议、六到七次技术级谈判会议。在规则领域,有15个章节,现在已经完成了7个章节谈判,中方将继续推动剩下章节的谈判。
去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访华期间,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52个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签约项目一并公布。中日未来或将在文化、环境、城市规划、养老、健康、医药等领域有更多“第三方市场合作”。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这意味着中日在未来40年,双边经贸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此外,中日双方将会联手推进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魏建国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日不仅应该携手推进RCEP在年内结束,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未来,如果日本抛出CP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这个球,中国应该完全可以接住。如果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能够携手,将使得这个区域性协定升级为范围更广、质量更高、水平更高的自由贸易协定。
2018年12月30日,由日本主导,11个国家参与的CPTPP开始生效。
这个占据全球GDP13%、拥有超过5亿人口的新经济圈,将对全球贸易带来巨大影响。去年下半年传出中国有意加入CPTPP的信息,引发全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