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

演艺圈“分手”警报:邓紫棋蔡徐坤硬核解约 我们离全民IDOL时代还有多远

字号+作者:戏晶Show 来源:戏晶Show2019-03-1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娱乐圈是个神奇的地方在某一个时间段总是会流行一股风比如今年年初流行“脱粉”而最近娱乐圈流行的应该就是“解约”了吧?邓紫棋蜂鸟进入分手尴尬期曾经'...

娱乐圈是个神奇的地方

在某一个时间段总是会流行一股风

比如今年年初流行“脱粉”

而最近娱乐圈流行的应该就是“解约”了吧?

邓紫棋蜂鸟进入分手尴尬期 曾经风雨同舟难敌“痛点”

上周四晚邓紫棋微博发声明称与其合作多年的经纪公司蜂鸟音乐正式解约,引发众议。蜂鸟音乐的创始人张丹一手挖掘16岁的音乐才女邓紫棋,07年签约并包装运作她一路成为华语乐坛的当红明星。

12年来蜂鸟音乐对外形象俨然邓紫棋个人工作室,张丹及其音乐老师LUPO,还有邓紫棋成了蜂鸟音乐的铁三角。

早年由于公司的规模不大,邓紫棋的音乐创作不会受到过多商业化的限制,能够保持较强的个人风格。公司的全部资源几乎都投在了她的身上。在当时的香港,知名歌手、各种奖项几乎都被英皇、寰亚等大型唱片公司垄断,蜂鸟可说是夹缝求生。曾经的蜂鸟也抓住了两个先机:

1

开辟大陆市场

邓紫棋从2008年出道开始,其专辑中就包含大量国语歌曲,似乎有意瞄准大陆市场。《我是歌手》第一季大火后,张丹邀请洪涛团队来香港观看邓紫棋个人演唱会,助推她登上《我是歌手》的舞台,进而快速走红,席卷大陆市场。

2

融入互联网因素

(邓紫棋YouTube上展示金鱼嘴)

蜂鸟在发展初期就开始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例如通过拍视频上传youtube等平台的方式让粉丝了解艺人日常为早年的邓紫棋吸了第一波粉,拉近艺人与年轻市场的距离,也避开了音乐巨头在传统媒体方面的高度影响力。

媒体归纳了目前引发双方矛盾的核心

01

邓紫棋一人养活公司却无话语权;

02

艺人创作空间被压缩;

03

宣发、公关长期缺位。

不难窥见,团队的成长速度没有跟上艺人的发展步调。团队应从长远考虑适时调整发展策略,为艺人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经纪服务,而不是一味压榨艺人以快速收割红利。

锦户亮退社姜丹尼尔公司没收INS账号 偶像旗舰驶向何方

上周邻国偶像圈也有大事发生,前辈级的人气偶像锦户亮毫无预兆突然宣布推团退社,对于粉丝和媒体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雳。

(关八全成员女装)

据报道,去年8月关八成员涩谷昂退出组合以后,其他成员曾多次聚会商讨组合今后的活动,唯独锦户亮主张解散,其他成员并不赞成,后来,锦户亮遭到孤立,于是提出退出关八组合,同时申请退出杰尼斯事务所。

不少粉丝情绪激动,毕竟关八代表着大批忠实粉丝的青春记忆,但也有理性粉丝表示,84年出生的锦户亮已年届35,曾经成绩斐然但是敌不过年龄大关,这个时候退出偶像组合不再吃老本,转型开启新篇章也是好事一桩。

从韩国综艺《procuce 101》C位出道的当红偶像姜丹尼尔限定团刚刚到期解散,就和原生经纪公司闹上了法庭。

因姜丹尼尔提出修改合约要求引发双发纠纷后,经纪公司没收了他的INS账号,失去个人发声渠道以及之后通告行程的停摆让粉丝集体情绪失控。

日韩偶像行业体系

日本偶像经纪行业集中度高,艺人代际发展较为健康,粉丝消费群体稳定性高。韩国起步较日本晚一些,在沿袭了一套公司与艺人的开发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衍生发展出“从练习生到团体出道”的自有体系。

对照日本,韩国偶像市场的特点简单概括为:行业巨头和新锐公司共存,练习生体制批量造星体量惊人,新人辈出导致竞争激烈,但长青偶像少之又少。

据悉,锦户亮供职杰尼斯事务所近20年,这家被称为日本偶像旗舰的经纪公司曾打造出木村拓哉、泷泽秀明等几十位当红偶像巨星,目前杰尼斯和这些元老级的偶像艺人的合约也是一年一签,对个人经纪事务的管控上也给到较大的自由空间。不难看出,面对偶像解约问题出现,在行业相对更成熟的日本,粉丝表现出冷静包容的一面,其经纪公司针对不同情况艺人的合作模式也较为合理。

偶练艺人陷解约魔咒 火箭少女C位出走后续

可谓无巧不成书,翻版《produce 101》的《偶像练习生》中作为个人练习生C位出道蔡徐坤与原经纪公司的解约官司尘埃落定,因签约时未满18法院宣告专属经纪合同无效,但原公司依旧不依不饶,就个别代言合同发起诉讼。

上周,麦锐娱乐的两位艺人李希侃和罗正和公司撕上了微博热搜。据爆料,公司将李希侃宿舍清空,用个人物品抵消艺人所欠公司债务(根据之前媒体报道,应为艺人培训包装造成的运营成本理解),而罗正发布微博正面刚上公司管理层,表示曾经谈判多次无果,已无可挽回关系,言语间双方已经是剑拔弩张的作战状态。

(解约风波前后海报对比)

去年年底,腾讯《创造101》的C位孟美岐历经从节目限定出道团体“火箭少女101”出走又再度回归的风波后,粉丝们就发现自己偶像不再受到重视,不断质疑腾讯忽略两人的演艺事业,如今孟美岐不再是C位,更激起了粉丝们的愤怒。

之所以让粉丝如此不能忍受是因为C位都是粉丝花钱投出来的,《创造101》的节目赛制是选择第一名做c位,如今自己辛辛苦苦投的C位惨遭换位,粉丝各种的怒怼究其原因是想要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这些争端背后都是资本投入和经济利益造成的艺人和经纪公司(或经纪约持有方)博弈,艺人受罪的同时粉丝也跟着心累。

曾有权威媒体将2018年称为“偶像元年”,今年三大网络平台以及一线卫视也都相继推出相关题材大型综艺若干,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我国偶像市场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红海。反观近两年的多个合约纠纷案例,我们的市场方方面面似乎并未做好准备。

根治偶像产业“最大痛点” 我们还缺什么?

经纪公司、艺人、粉丝原本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在实际中三者却常常因为资源安排、利益分配等问题站在对立面。

如今,“艺人出走”现象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最大痛点。对于经纪公司而言,培养一个成功的艺人着实不易,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也意味着资金投入和资源注入,所以签一个尽可能长的合约期限,拉长回报周期成为经纪合约成立初期的考量。

与此同时,成熟艺人在具备一定市场认可程度和商业价值后,如同产品不断提升自身价值与产品属性,寻求更好的资源、平台,匹配更成熟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成为了合理需求,并非”从一而终“就是正确选择。

如何面对这个行业最根本的商业契约暨经纪合约发生的争端,我们发现成熟的做法往往是处理迅速,态度清晰,回应简明,从人性化的角度讲,这使得合约双方在过程中不失体面,对今后双方事业不造成任何恶劣影响,将负面减至最低。

比照偶像产业和文化较为成熟的日韩,我国目前还属于偶像产业的初始时期,专业度的缺乏导致市场操作呈现诸多不健全的弊端,简要分析如下:

01

感情为大理性滞后:从业人员整体缺乏商业思维和契约精神。在我国,往往艺人加入经纪公司早期,充满了家庭作坊式的情感因素,但是一旦触碰到经济利益时,双方都容易拿出对方”背叛了当初的誓言“般的态度处理问题。

01

行业协会缺位:在日韩都存在演艺协会之类的行业协会为从业者行为树立规范,当业内纠纷造成一定影响,行业协会会先于法院介入进行调解,或发布权威性言论以正视听。没有行业协会的规范和管理,艺人公司粉丝等多方在微博上吵到不可开交两败俱伤,最后只能对博公堂。

01

舆论监督职能缺失:在全民IDOL环境成熟的日韩,全民监督作用可谓强大。韩国男团bigbang成员李胜利经营的夜店接连爆出违法经营丑闻,而李胜利此时表示即将服兵役入伍,韩国民众和媒体同时发声希望拒绝李胜利的入伍要求,要求有关部门追查清楚给大众一个交代。拥有这样严格的舆论监督和行业环境,才能保证这些拥有极高影响力的演艺人员克己守法,为青年人树立良好榜样,也让行业有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顺便说一句,真正影响下一代心智的不是前卫的发色和着装,而是整个社会的风气。

此外,经纪公司也要与粉丝之间保持稳定的沟通,将粉丝纳入宣发和公关的一环,以此保证公司的长线运营和稳定发展。否则,既无专业性、又维系不好粉丝关系的经纪公司必将被时代甩在身后。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作者庞李洁文章《邓紫棋控诉被“压榨”解约蜂鸟,粉丝称快,经纪公司是天使还是魔鬼?》,特此申明)

关注戏晶,看谁戏最多

每月都会有福利

八卦

吃瓜

粉丝福利

偶像见面会

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