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查尔斯·狄更斯写下这句话时,他47岁,正是壮年,不会想到也是暮年,11年之后他死了。《双城记》中这一章的题目是《时代》,这一部的题目叫《死人复活》。一个时代过去了,狄更斯死在1870年,这一年年死去的还有梅里美和大仲马,一个时代开始了,同年列宁出生,半个世纪后完成红十月革命。
当汤姆·克兰西写下《猎杀红十月号》时,不会想到6年后苏联解体,当然他是极右翼,这无可厚非,非右翼不军事,很难想象左翼和温和派在美军中能有什么建树,书中涉及大量军事内幕和专业术语,作者驾轻就熟,《猎杀红十月号》的中文译者叫张召忠。
一年后,戈尔巴乔夫上任。
6年后,1990年,电影《猎杀红十月号》上映。故事是在冷战背景下,苏联研制出了一艘划时代核潜艇“红十月号”,而负责首航的马尔克·雷米斯却叛变、投奔美国。开机前,影片剧组和美军进行接触,并得到授权和协助,于军队而言,影片无疑是美国精神和普世价值的输出(这同样无可厚非,所有国家都在这样做),甚至允许剧组到攻击型核潜艇“芝加哥”号和“普利茅斯”号中的非保密区域进行拍摄,而14年后“普利茅斯”号也退役了。
唱衰苏联的《猎杀红十月号》只获得1991年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让人欣慰,也是伟大之处。影片主角马克尔·雷米斯历史上确有其人,饰演者是今年10月31日过世的肖恩·康纳利。
从历史脉络上看——虽然是后知后觉的自欺——《猎杀红十月号》开启了电影业辉煌的90年代。1990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是《与狼共舞》,获得奥斯卡12项提名,斩获7项,也是电影史上首部获得奥斯卡奖的西部片。影片长达4个小时,想想看,在电影院里坐200多分钟,恐怕也只有90年代才有了,全球票房达到惊人的20亿,而彼时西部片已是明日黄花,那么人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什么,凭什么恰是几乎消亡的东西给了人们渴望的,无论那是什么。
影片背景是南北战争时期,这又是一个时代节点, 5年之后美国的GDP将超过英国。于是美国是美国了。电影主角中尉邓巴在战争结束之后,厌倦了战争和政治,自愿驻守西部边陲,之后和一匹有两条白色前腿的狼熟悉起来,狼和鹰在影片中的隐喻作用显而易见,逐渐地,邓巴开始和那里的印第安部落有了往来,美军(白人)便将他视作叛徒。邓巴于是更加以身为白人为耻……现在几乎可以定义《与狼共舞》了。这部电影前所未有地给予美洲印第安人应有的尊严和荣誉。因拍摄几度中断,导演兼主演凯文·科斯特纳成了好莱坞的笑柄,其一影片实在太长了,没有人能驾驭4个小时的电影,也没有人会去看这样一部电影,其二西部片终究是没落了。
电影的拍摄手法传统,主题涉及历史、种族和生死,展现了最传统的西部片,格局极大,场面壮观,全景式,难度可想而知,但电影本身又是反传统的,它颠覆了传统西部片,只邓巴和印第安人联手反抗白人军队就足以让人惊愕了,可人性是相通的。想起歌德的一句话:真理属于人类,谬误属于时代。
西方人的反思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强大吗?被屠杀的印第安人不会体谅白人,没什么需要体谅的。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的一些场景达到了标准纪录片的水准,而它们可是用传统摄像机拍摄的,一匹狼就是一匹狼,一片草原就是一片草原。
然而最触动人心的还是人。人的恐惧,悲伤,无奈和纯真。完全跳出了是非对错,政治和战争,甚至无关善与恶,而是良知。如果影片有一个主题,或许是生存,人类和自然,人类文明和原始世界,即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古老的、或许也是最终极的命题之一。印第安部落的消亡是无可避免了,融入白人社会和通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政治正确,保留地也只是保留地而已。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代价。一百五十年前的事了。影片没有回避,随着最后一声狼嚎,一个时代结束了。
两年后,随着另一部影片上映,西部片时代也宣告终结。
《不可饶恕》,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金球奖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另外还有七项提名。距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上映刚好过去了100年。
《不可饶恕》撕下了西部和英雄的伪饰,还原了作为人的样子,而且是那么平静。伊斯特伍德在获奖之后说,这将会是他最后一次自导自演,当然他食言了,此后无数次食言。可他这样说似乎也不是为了让你信,他说了他的,你信不信是你的。这是一种西部精神。个人认为西部片终究是带着“赎罪”的。
《不可饶恕》亦是如此,只不过每个人的罪不同,赎的方式也不同。影片讲述一名妓女被醉酒的牛仔毁容,而当地警长不作为,于是妓女们悬赏1000美元,报仇。当然是报仇,正义又是什么?这是伊斯特伍德在电影中的另一层表达:究竟什么是对错,什么才一个英雄或者说一个人应该做的?威廉最终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接下了这单活儿。这是他对亡妻的悼念和交代,她死了,留下两个孩子,而他活着,他应该做什么。这是一种骑士精神,法律从来不是准则,良知才是。正如战争中的任何一方,成王败寇,但良知不会因此变形。牛仔毁了妓女,可以,那就是你干的事儿,你没错,但我也有我的事儿要干。干不成,你还是对,干成了,我对。就连警长也是,他也没有错,他也是对的,影片中没有批判谁,反而可以看到警长的尊严,他是如何对待那个英国人的。这才是西部,才是美国,影片地点在堪萨斯,这个细节很容易被忽略,堪萨斯在美国中部,也可以说在美国的中心位置,就涉及到了南北战争,南方和北方在堪萨斯角力。
说到平静,不是男人才有,影片中的女人,那个被毁容的妓女也是平静的,她坐在前廊上,望着眼前堪萨斯的荒野。她是平静的,她心中没有恨,也不感激谁,即便是在讲到性时。一直期待女性角色和威廉等男性角色形成反差——这才叫电影嘛,可是并没有,处在中心地位的妓女和男性分庭抗礼,这更好。她被毁容了,但没觉得是自己犯了错——即便是对于生活在当今的女性来说,做到这一点也不简单。耻辱是别人的。
台词也是别人的,往往只有一个人在讲话,另一个听,正是从《不可饶恕》认识到了沉默的张力。传统西部片也沉默,但是招摇,似乎在大喊:“来看我,我是英雄!”而在《不可饶恕》中,沉默几乎要撕裂所有人了。英雄拯救银河系的时代在那时就结束了——当然如今又兴起了,而且拯救的真是银河系——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演的威廉只是拯救自己,甚至都不是自己,而是两个孩子。有了钱,他们就可以离开,就可以吃顿他妈的像样的饭。
有人说他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了。不这么认为,他只是在生活,仅此而已。这部电影是冷的,但拍得暖。威廉为了得到赏金去杀人,杀他根本就不认识,甚至不知道名字的人,他不后悔,那些人都不应该死,可谁是应该死的。
《不可饶恕》讲述的其实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心灵世界,一个人,即喝醉了的牛仔触发了一个单一事件,这件事引出了之后所有结果,这就像往池塘里扔一枚石子,别指望不会产生涟漪。
生和死就在其中。警长在临死前说:“我家的屋顶还没修好。”那么,这就是一个人在死亡前想到的了,多么真实啊,要知道将死之人也有喜悦和悲哀啊。
电影拍摄了39天。只有39天!谁知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怎么做到的。不过他拍戏一条过是出了名的。
电影上映一个月之后,另一边西部片上映了,算是西部片。《最后的莫西干人》,题材和《与狼共舞》一样,白人和印第安人,有点儿蹭热度的意思。
《最后的莫西干人》,单从片名也能看出它的内涵。一部真正的史诗,属于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去看的影片。悲情,爱情,西部挽歌,说到底所有战争最后都是文明的冲突。本片背景更早,英法战争,两国争夺殖民地,这种设定就给观众在心理上提了个醒:要是承受不了,去看喜剧。两国战争,在第三方打,印第安人成了牺牲品。中国人感同身受,而且不止两国,明白那是什么。
影片在当年是大胆的,军官邓肯护送长官的女儿可娜前去威廉亨利堡,遭到“法属印第安人”袭击,被莫希干族战士所救,涉及肤色和跨种族婚姻。电影抛开了二元对立的老套路,白人和印第安人不分贵贱,白人不再是纯粹的白人,印第安人也不再是完全的印第安人,从来都不是。
莫西干人的悲剧就是现实的悲剧,在北美现在大概只有保留地才居住着莫西干人了,没人可以理解他们的悲哀,但人,听到那空灵的音乐,谁不会被触动呢?他们最终和那个时代一起消失了。战争带来了衍生品:美国独立。虽然老套,但是战争中的爱情总能打动人。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音响奖。
这一年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35岁,而只比丹尼尔小一岁的鬼才导演蒂姆·波顿在两年前拍出了《剪刀手爱德华》。怎样理解这部电影?
爱情不再是跨种族这么简单了,而是跨物种了……
而那是在1990年。传统题材大行其道的时代,竟能出现这样一部诡异的作品。明显的哥特风是理解的前提。是童话,也是悲剧。然而机器人也是人,谁知道未来的样子。
影片讲述爱情,偏见,牺牲——如此影片竟也包含宏大命题,非自由包容做不到。剪刀手爱德华始终住在城堡里,他离开了,遇见金,懂得了爱情。但世俗眼光依然扼杀了他们。影片中戏份很大的一部分是人们讨论着要不要给爱德华换上“人的手”。这时有一大段说教,告诉爱德华一定会筹到钱为他换手,可他不应该偷东西,爱德华听着,一个字也不说。
之后出现了波顿高明的地方,人人都说爱德华会杀人,而最终他失手杀了人。世俗偏见去定义一个人,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被定义的样子,这样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
而金说是自己杀的人,她是伟大的,同时她也是可以杀人的,这又是怎么了?
为了彼此,他们分开了。
金说:“能抱抱我吗?”
爱德华看着剪刀手,说:“我不能。”
不仅是会割伤金,还是生为爱德华,他不可能拥抱金。
机器和人的对立在1990年就开始了,谁去管电影是西方还是东方的呢?人就是人。
电影虽是悲剧,却让人觉得美好。
个人认为带有鲜明特质的作品是需要了解创作者本人的。蒂姆·波顿小时候孤独、自闭。父母管得严,常将他一个人反锁在家里做作业(感同身受不?),绘画便成了波顿情感释放的出口,不能不说爱德华是他的一个分身和影子。童年时的绘画完成超出了年龄,已经非常奇怪和恐怖了,他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电影更是展现了蒂姆·波顿的古怪和天才。《蝙蝠侠》中的小丑,《蝙蝠侠归来》中的“企鹅”,无不诡异和骇人,可又带着一丝温暖和荒诞。一直觉得波顿是同情反派的。马龙·白兰度有句话很有名:“世上根本没有‘性本恶’,只有误入歧途的人。”白兰度可能在为自己正名。但考虑到蒂姆·波顿不快乐的童年,他大概不会将自己视作影片中的蝙蝠侠吧?当然蝙蝠侠也不正常。
爱德华和金的爱情让人唏嘘不已,同样在1990年,另一部爱情片横空出世,多少人为之落泪。《人鬼情未了》,也是奇幻。永恒的经典。影片中制作陶器的戏真是惊艳,足以和人、鬼吻别相比。前者可以看作“现实”——谁会去怀疑呢——后者则是奇幻。
《人鬼情未了》并不是生者完成亡者的遗愿,而是相反,幽灵自我救赎,这很奇妙。山姆被杀,变成了幽灵,保护未婚妻。莫莉不相信幽灵的存在,却感觉到了山姆。爱情片,当然,但是有了幽灵的设定,成为经典。最著名的场景要属两人一起制造陶器。这场戏……相信是在讲述性。两个人的融合,灵与肉的融合与碰撞,导演——其实任何看到这里的人都不会想不到“性”这一层含义,特别是十指的交合,意象是再清楚不过了,再直白就是两个人,而不是人和鬼了。
黛米·摩尔演得非常好,也就是很好,好啊。
作为《人鬼情未了》,结局是圆满的,毕竟影片开始山姆就死了,他不可能再续前缘,只能吻别。或许感觉不那么美好,和《剪刀手爱德华》不同,但是也只能这样了。
演得好的还有一位,叫莎朗·斯通,但和黛米·摩尔是两条路子,至少电影中如此,现实中两人都走到了时代前面,差不多到了25世纪,恋爱观和婚姻观已不被21世纪人所理解了。
那么,玛丽莲·梦露之后最性感的女星是莎朗·斯通,现年62岁,还让人惦记着30年前的《本能》,就在不久前她还说,自己厌倦了男人,不会再婚了。她说一个人过挺好,恋爱,行,结婚就免了。1992年出演《本能》时,莎朗·斯通已经35岁,不算年轻了。
2019年她中风了一次,生还率是1%,她活了下来。这件事一定影响了她,如果不是改变的话。她隐居了,除了偶尔出现慈善活动。她和三个养子关系亲密,其长子是她打了十年官司才得到抚养权的。
至于《本能》,众所周知。往尘埃里去,是一部限制级电影,往云端去,是弗洛伊德。这就要说到弗洛伊德最重要的理论。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不必纠结定义,词本身就说明了,本我是最原始的“我”,属于潜意识,是更接近兽性而非人性的本能冲动,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自我是意识结构,知善恶,有方圆,我饿了,但我现在正在开车,我就不吃,困了,但我现在正在开车,不能睡,超我是道德,是人的至善,因为善,去做,而不是因为我或者本能,是最高级的人格。
《本能》开宗明义,第一场戏就是本能,之后是本能,最后还是本能,直到永远。可怕的是,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的警察,开始时还有自我,想破案(超我),却堕落成本我(本能)。
两年时间,人类进化了。1994年,《肖申克的救赎》上映。为什么是“肖申克”,救赎难道不是人吗,监狱如何称救赎。这里“肖申克”是拟人化了,它的救赎是肖申克居民的救赎。
安迪是“超我”——“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雷德是“自我”——“希望是件危险的事,希望能叫人发疯”;典狱长诺顿是“本我”——“我叫你吃你就吃,我叫你拉你就拉”。
影片主题很庞大,体制、自由、希望和生死。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虽然也有穿帮,比如安迪越狱之后,墙上的照片是怎么粘回去的,即使能做到,有什么必要。天亮了,他就身在别处了,他去了齐华坦尼荷,这名字太美了,令人忘不了,那里没有记忆,没有过去,是个温暖的地方。
电影主要场景是在监狱内,但内涵却延展了出去,讲述了世界,至少是一方世界,人心,就更广阔了。安迪花了27年离开肖申克,用一支雷德认为需要花600年才能凿穿墙壁的鹤嘴锤。希望,希望,当安迪为狱友们每人赢来一瓶啤酒时,“阳光洒在我们肩头,我们仿佛是自由人,在修缮自家的屋顶,我们就像造物主那样自由”。而安迪没有喝酒,独自坐在远处,在一片阴影里。这是他的一次道德救赎。
希望,希望,图书馆是另一次。不是拯救自己,重获自由,而是道德救赎,赎他没有杀死的两个人的罪。没错,他们的死是有罪的,活着的、被背叛的人要去赎死者的罪。安迪的救赎是“无罪的救赎”。
整部影片中,安迪是受困在道德审判中的,他认为自己的无罪是有罪的。这似乎很好理解,当我们受到伤害时,难道不会责备自己吗?痛苦不是恨,是惩罚自己,才能不那么痛苦。
雷德最终出狱是自我救赎,另一些人则没有。1994年的电影,已经是26年前了。这一年曼德拉成为南非总统。90年代开始朝前人不敢想象的方向飞驰,谁能想象仅3年前,核战争并非危言耸听。
《肖申克的救赎》最终获得7项奥斯卡奖提名,竟无一斩获,或许是因为影片依然没有逃出“英雄主义”的窠臼。
还因为1994年上映的另一部杰作,《阿甘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