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长期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主导的都是欧美日韩品牌。未来3-5年内,这种趋势或彻底逆转。
电动汽车对中国汽车产业至关重要
汽车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根据2018年公布的官方数据,在中国,汽车业贡献了全国约六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和约10%的零售额。汽车产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主导的汽车产品都是欧美日韩品牌,这与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地位极不匹配。
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终于在电动汽车领域具备了弯道超车的实力。市场普遍预测,大约4年后,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与燃油汽车齐平。考虑到政府补贴因素,可能3年后电动汽车的售价就基本与燃油汽车齐平了。
电动汽车的用车和养护成本更低,也更环保,届时电动汽车将迎来爆发期。因此,大约3-5年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也将迎来黄金时期。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大概率将利用这一历史性机遇,通过成本、技术优势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反超欧美日韩汽车产业。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电池成本优势明显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的价格依然偏高,这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产业想要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成本。而在降低成本方面,全球范围内产业链最齐全的中国天然具有优势。
电池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部件,电池系统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30~40%。降低电动汽车价格,首先就要降电池成本。
目前,宁德时代在全球电池市场上占有率为24%,比亚迪为5.8%,两强相加占据全球三成市场份额。华盛顿非营利性环保组织SAFE上个月发布一份报告称,在全球正在建设的142个超大型锂电池工厂中,中国有107个。未来5到10年,行业将投资约3000亿美元用于电动车的开发和生产,其中近一半会投向中国。中国未来将拥有大得多的规模和产能,规模效益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加之电池原材料方面的优势,中国在降低电池成本方面无疑具备了巨大优势。
在电动汽车领域,国内外业界有一个共识,锂离子电池成本降到100美元/kWh是电动汽车能够PK燃油车的临界点。国际上目前主流电池成本约120-130美元/kWh。据兴业证券测算,我国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NCM电池组成本已接近100美元/kWh。
电动汽车领域,中国自主技术领先
传统的单体动力电池普遍都采用圆柱形结构,因其体积很小,不易布置,需要先将许多单体电池装到一个立方体模组内,再安装进电池包。但是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采用CTP技术将电池单体的形状改变,可以直接布置在电池包内,将电池能量密度增加了50%,成本降低了30%。这种刀片电池很薄很长,形如刀片,单体厚度仅有0.3毫米,制造工艺难度很高,目前在全球范围仅有比亚迪能够生产。
宁德时代在CTP技术方面也有积累,不过其表示将研发“更高一级”的CTC技术,即无需经过模组和Pack两个层级,直接将电芯集成到整车底盘上的全新技术,进一步为车身减重并节约成本。
除电池技术外,在碳化硅材质充电器、智能驾驶领域,国产技术也处于领先水平。
电动汽车让欧美日韩汽车产业陷入“零和游戏”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及欧洲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有超过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将是电池驱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预计在美国市场,该份额将达17% - 36%。
未来,电动汽车的占比必将更高。
新能源汽车是任何一个汽车品牌都必然重视的市场。但是对于传统的欧美日韩汽车品牌来说,这不过是把此前卖出的燃油汽车换成电动汽车的“零和游戏”。其总体市场占有率不会在电动汽车时代到来时有所增加,在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下,市场占有率大概率还会降低。
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则是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传统燃油汽车时代,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落后数代、品牌溢价大大低于欧美日韩品牌的情况正一去不返。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将大举进入海外市场。
瑞银近日发布报告表示“未来五年,我们预计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上的企业将大举进入海外市场。”瑞银(UBS)分析师周三(21日)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中国的原材料成本低于海外市场。如果这种优势能持续下去,中国就能实现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成本优势。”
研究人员预计,受益于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态势,宁德时代的海外市场份额可能将从2019年的2%提高到2025年的14%。特斯拉也将向欧洲销售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
在成本和技术优势之下,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大举进入海外市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获得海外市场认可也是值得期待的。在传统燃油汽车时代,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