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公众号格隆汇APP(ID:hkstocks)原创,作者为金融八卦男,首图来自壹图网。
2019年9月19日(周四),希尔顿酒店的掌门人巴伦·希尔顿(Barron Hilton)以91岁的高龄在美国洛杉矶的家中,与世长辞。
这位亿万富翁生前曾经签署协议,表明自己去世后将遗产全部捐出。
巴伦·希尔顿先生在1947年结婚,育有8个子女,15个孙辈,以及两个曾孙。这意味着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到希尔顿先生的遗产。
人们对此向来众说纷纭,但人们普遍认为,Hilton这一家子奇葩子孙,不可能把老爷子毕生心血所创立的这个酒店帝国打理好。
把天下交给他们,非败不可。
传奇家族
希尔顿家族的发家史堪称传奇。
巴伦·希尔顿的父亲港丽·希尔顿(Conrad Hilton),是希尔顿酒店帝国的创始人。Conra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美国陆军参加欧洲战争,退役后回到美国闯荡。
在Texas州,Conrad发现到处充满了来自全美各地的“淘金者”。尽管淘金有成有败,但当地的旅馆业却“旱涝保收”,于是Conrad决定买下当地一家名叫Mauberge的小旅馆。
这竟然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Hilton酒店的雏形。
港丽·希尔顿(Conrad Hiton)——希尔顿酒店帝国的创始人正是Hilton家族的“爱玩花样”的基因,使得Conrad在酒店的经营商不拘一格,妙手频出。
从1921年开始,Conrad将旅馆带来的现金流不断收购其它处于困境中的旅馆,将“价值投资”、“捡便宜货”、“人弃我取”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些本来濒临破产的旅馆,经过Conrad的运营,点石成金,都成了为Conrad带来稳定收入的“现金奶牛”。经历了二战,Hilton收购华尔道夫酒店、斯塔特勒酒店,自此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连锁品牌。
Barron Hilton与她的掌上明珠孙女Paris HiltonBarron Hilton是Conrad的第二个儿子,和他的花花公子哥哥Nick不同,大胆沉稳的Barron从小就在商界摸爬滚打,在加入家族企业前就已经操办过多个创业项目。
1966年,巴伦正式执掌庞大的希尔顿帝国。在执掌Hilton门户的30年间,他带领Hilton的品牌走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连锁,并形成了旗下不同风格不同消费层级的“品牌矩阵”,例如希尔顿逸林、希尔顿花园、康莱德(港丽)酒店、希尔顿度假村等等。
如果说老希尔顿(Conrad Hilton)和小希尔顿(Barron Hilton)创立品牌并建立全球酒店帝国的上半场故事,是希尔顿家族白手起家的励志剧,那么到了下半场,这个家族就被一群奇葩子孙玩成了“狗血剧”。
尽管Barron Hilton很重视家庭,但很不幸,他的儿子Richard Hilton却并不像他,而是像他的花花公子叔叔——Nick Hilton。并且,Richard和他叔叔一样,他娶了当时的好莱坞女明星——凯茜(Kathy)。
Richard Hilton和Kathy Hilton,当年才子佳人Kathy从小娇生惯养,与Richard 的张扬形成了无敌的二人组合。家族中谁人不知,两人经常事先既不预订也不通知就“杀到”自家的希尔顿酒店,并且要求最好的房间、最好的食物、以及最好的酒,不给工作人员安排的时间。一旦酒店服务生稍微表示“无法满足”,Kathy就会趾高气扬地说: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的丈夫是希尔顿家族的太子!”
后来Kathy为Richard诞下一女,这便是大名鼎鼎的Paris Hilton。正是有其母必有其女,Paris Hilton性情放纵,活生生地把自己活成一团mass,堪称美国版张雨绮。
Paris Hilton和她的某劲爆前男友,Rick Salomon
尽管对Paris Hilton这个人的评价各界不一,但也许正是她的荒唐活法,以及其背后反映出的家族后人奢靡无度,纵欲败家的本性,使得日渐老去的Barron Hilton终于不再相信膝下的子女儿孙们能够经营好自己毕生心血所创立的Hilton品牌。
终于,在2007年,Barron签署协议,将所有的财产都捐献给基金会,用于慈善用途。并留下名言:与其后世败尽,不如举以襄善。
财富迷思
事实上,家族兴衰,财富流转,向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尽管Hilton老先生把遗产全部捐出是出于对后嗣的失望,但这里仍然有着一种我们中国人不易理解的豁达。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儿子不行,可以传给孙子;自己这一支不行,可以留给家族中的旁系。如果年幼不足以立大事,何不指定几位“辅政大臣”,待幼主成年之后“亲政”?
慢着。我基因深处的的宫斗元素马上就要爆发了……
回到Hilton。
事实上,遗产不给子嗣,在欧美社会很常见,Hilton绝不是第一例了。
今年2月19日去世的Chanel掌门人,人称“老佛爷”的Karl Lagerfeld,把自己2亿美金的遗产留给了自己的宠猫Choupette。
在这位时尚巨咖眼里,芸芸众生还不如自己的宠物。
已故Chanel掌门人Karl Lagerfeld与他的宠猫Choupette但是,西方人的继承观,是到了最近这几十年才变得如此豁达的。早在19世纪,财产捐赠给慈善,对于西方人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Jane Austin的小说《理智与情感》里面,纨绔子弟威洛比(Willoughby)为了得到财产而不得不放弃与自己一见钟情的Margaret;相反不忘初心的富家公子Edward Ferras为了与Elaine在一起,放弃了对自己家产的继承,最后不得不为了一点点低微的薪俸而在一家小教堂从事神职工作。
这两姐妹完全不同的遭遇,虽然构成了戏剧性的情节张力,但所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逻辑,是那个时期英国人对财产继承的态度。这几乎构成了那个时期年轻人生活的重头。
Willoughby(右)与Margaret(左)
(图片来自BBC,1995年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
同为老牌资本主义,同时期的法国又如何呢?
在Balzac的小说《高老头》里面,涉世未深的落魄贵族文艺青年拉斯蒂涅,在遇到阴谋家伏脱泠之后,狡猾阴险的伏脱泠给拉斯蒂涅开出“来块钱”的方案。
让年轻俊美的拉斯蒂涅去追求公寓里面一个被巨富父亲抛弃的女儿,并且怂恿这个曾经被抛弃的女儿回家继承巨富百万财产,而为了让这个小女儿成为继承者,这个巨富的大儿子必须死……
事实上,伏脱泠的主人答应付给他20万法郎的佣金,让它杀死这个巨富的儿子。多么完美的计划!
“啊,让公寓里面这个爱您的小妞得到了爱情,让您贫困的拉斯蒂涅家族获得幸福,最后夫脱冷老爹也得到了20万两成佣金的幸福”。
伏脱冷(Vautrin,右)教导拉斯蒂涅(左)如何不择手段获得富豪女儿家的遗产
奥斯汀和巴尔扎克都是19世纪初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无疑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普遍思想。
对那个时期的人们而言,财产大于天。能够得到一笔客观的遗产继承,就意味着一辈子衣食无忧。
毕竟当时财富的主要形式是土地和国债,土地提供食物,而国债每年提供至少5%的利息,这些都使得有产者能够源源不断地躺着拿钱。
过了200年,到今天,中间有斗争、有厮杀、有幻灭、还有反思……西方人开始对财富持豁达的态度了。对于可观的遗产,有成立年金的、有建立基金的、有捐赠的、还有让宠物继承等奇葩方式,都开始涌现了。
对比英法两国的例子,须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那会子,正是这两个国家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第一批资产阶级完成原始积累的阶段,当下中国(以及香港)的企业家与那个时候的欧洲极为相似。
而同处这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对财产的蜜汁执念,是不是有着某种相似性。
授之以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屯房子。
人们在把现在中国人屯房子和非洲人屯大米作对比,认为这是刚刚致富不久之后,受一种几乎写入基因的不安全感所驱使之下的行为。
而欧美社会,一方面这个时期已过,另一方面加上许多法律收税制度使得持有房产的收益率并不划算,最终整个社会放弃了对固定资产的执念,转而形成了对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知识、逻辑、价值观、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因素的追求。
这就好比,当农业水平提高到可以穿越旱涝,便不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粮仓储备一样,当一个社会的财富总体水平、信用体系、信贷可获得的便利性等等都总体提高之后,财富能带来的安全感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中国古语有云:富不过三代。
今年9月10日,中国明星企业家马云,以“退休”的形式,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阿里巴巴。
他没有把这个庞大的企业版图留给他的后人。除了自己多年以来积累的私人财产之外,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潇洒的背后,有人说是无奈,而我则更多地认为,这是马云作为中国顶尖企业家在躬身垂范,体现出了这代中国企业家不输欧美西方的精神追求以及胸襟气度。
中国最古老的民系,秉承“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传统,几世几代,衣冠南渡,最终定居在南岭以南的山区地带,世称“客家人”。
同样古老的民族,犹太人,从不忘记祖先的精神与思想,因而即使失去土地,在世界各民族之间流浪,但最终从未消失,并且发展壮大,成为西方经济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
对于这些古老的民族而言,精神财富,远远比物质财富重要得多。
马云之前,中国的上一代企业家,应该以港台地区为主。然而在遗产的继承问题上,那些企业家却远没有“马爸爸”来得这么豁达,这么立意高远。
香港的那位“超人”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因为喜欢和女明星在一起,便自始至终无法得到超人的财产。但泽楷公子毕竟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开创自己的商业版图,虽然不如他老爸的大,但在常人眼中,这也是难以企及的高度。
早年间,泽楷泽钜两位公子接受的教育是一样的。这一点,正说明了好的教育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
还有就是谢霆锋。谢公子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不是靠父亲的影响力,与朋友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以至终有所成。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卸任之后,转投电影行业,与妻子Michael一起成立了“高地电影制片公司”,拍出一部记录中国老板在美国开工厂,为美国人提供就业的《美国工厂》良心纪录片。满满的商业嗅觉与政治担当。
Chanel掌门人“老佛爷”的宠猫Choupette,在“老佛爷”多年悉心培育之下,也成了赚钱高手、吸金网红。她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账号上共有多达16万死心塌地的“忠粉”,单靠出镜做广告,一年就可收入300万欧元!
具备实力与人脉的人,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能够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甚至把其剥夺的一无所有,他们仍然能够东山再起;相反那些依靠父辈财力在江湖上狐假虎威的“少爷”们,一旦离开了家族强大的背景,或许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值得深思。
贫富三代
最近几年,中国人喜欢讨论“贵族精神”。
在我看来,贵族精神就是物质财富之外的一切东西。
用金钱所衡量的成就,与在财富的滋养浸淫之下几世几年所孕育出的对财富以外的更高层次的成就的追求,便是“富一代”与“富N代”之间的差别。这也是决定了物质财富、甚至是精神财富能否传承的根本因素。
败家,从来都不是把钱花光了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家族的精神纽带断了,精神支柱垮了。
人类有历史几千年来,经历过无数次毁灭;但在废墟之上,人类每一次都能够重新站起来,建立合作,重新创造难以计数的财富,并把文明不断向前推进;每一次所倚靠的,正是各个民族的精神传统,以及超越民族分野之上的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物质的湮灭或许终难避免,但精神的传承将生生不息!
全文完。读完如有收获,请点下“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