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中欧美日联合提出!这份文件有望让全球自动驾驶汽车“车同轨” | 中国汽车报

字号+作者:中国汽车报 来源:中国汽车报2019-08-2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近日,由中国发起并联合欧美日共同提出的《自动驾驶汽车框架文件》(以下简称《文件》),获得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以下简称“协调论坛”)第178次全'...

近日,由中国发起并联合欧美日共同提出的《自动驾驶汽车框架文件》(以下简称《文件》),获得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以下简称“协调论坛”)第178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自动驾驶汽车法规制定与协调已经成为协调论坛的重点优先工作,受到各缔约方及相关政府、非政府组织的普遍关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标委副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世春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标准就是话语权,自动驾驶汽车法规及标准的制定,决定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和未来。”标准制定迫在眉睫

“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回顾历史,自1886年汽车诞生,人们拥有了更加自由跨越遥远距离的代步工具,而自动驾驶一直是人们梦境般的向往。最初,自动驾驶先是出现在小说和带有科幻色彩的电影里,随后从文学艺术作品进入实验室研究,再到技术开发及逐步应用,这一追求“释放双手、自由出行”的进程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但是,任何事物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2016年5月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车主依靠车上的自动驾驶系统操控车辆,结果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车主身亡。该事故引发业界深刻反思,自动驾驶汽车距离真正“放手”上路行驶,不仅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还有一道道尚未跨越的门槛。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全球自动驾驶汽车没有共同的技术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共同遵循的标准,各国自己的研究各自为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导师黄宏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标准化不仅是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还事关自动驾驶汽车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快自动驾驶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已是迫在眉睫。”

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领域,谁先掌握了国际标准及技术法规制定的主导权,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优势。为系统推进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国际法规、标准的制定与协调,2018年,协调论坛成立自动驾驶工作组(GRVA)之初,中国就提出提案,建议在联合国相关国际组织框架下,制定有关自动驾驶技术法规协调的规划性文件,确立自动驾驶技术法规制定的目标、原则和计划,得到了相关各方的普遍支持并获得论坛批准。


2019年1月,协调论坛自动驾驶车辆工作组(GRVA)第二次会议上,重组成立了新的自动驾驶车辆工作组,加快推进功能要求、测试方法、信息安全等相关技术法规的制定与协调。


中国从自动驾驶车辆工作组筹建阶段起就全面参与相关工作,就相关技术法规协调原则、组织结构和后续工作计划等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


日前,协调论坛第178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自动驾驶汽车框架文件》,旨在确立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相关原则,并为协调论坛附属工作组提供工作指导。文件包含了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工作准则、安全因素、以及协调论坛就自动驾驶汽车法规制定与协调工作需要优先考虑的关键性、原则性等问题;此外,文件还确立了协调论坛的工作重点,并明确了相关成果、时间表和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为加速国际统一的自动驾驶技术相关法规及标准创造了条件。”黄宏文认为,中国和欧美日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研究居前列者,如果能早日制定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法规或标准,意义不言而喻。

安全性能备受关注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人们首先关注的就是安全问题。自动驾驶的安全一般包括安全设计和安全运行两大分支,还可细分为操作安全、环境安全、行为安全、功能安全、质量安全、机制安全、信息安全和安全进化等内容。


“正因如此,《文件》在提出工作目的和工作原则的同时,专门提出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愿景。”杨世春介绍,通过明确L3级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安全防护的关键原则,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导。


据介绍,《文件》的“安全愿景“指出,要使自动驾驶汽车发挥其潜能,特别是能够改善道路运输情况,就必须以一种能够保证道路使用者安全性的方式将自动驾驶汽车投放到市场上。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令使用者困惑,扰乱道路交通秩序或者表现不佳,那么该自动驾驶汽车就是失败的。论坛努力避免出现该结果,建立该框架以帮助持续推出具备安全性和安全防护性的道路车辆,并增进研发和监管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水平指‘自动驾驶汽车不会造成任何不可承受的风险’,这就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不会造成任何本来可以预见和预防的交通伤亡事故。”《文件》作此表述。

就《文件》来看,其中有关自动驾驶安全的内容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在优先考虑的关键问题和原则中,对系统安全、失效保护效应、人机交互界面/操作者信息、目标事件探测与响应、自动驾驶模式的设计适用范围、系统安全验证、信息安全、软件更新、事件数据记录仪和自动驾驶汽车数据存储系统、车辆维护和检查、防撞性和兼容性、被撞后自动驾驶汽车行为等提出了指导意见。


其中,对于企业和用户议论较多的信息安全,《文件》提出,基于已建立的网络车辆物理系统最佳实践方案,自动驾驶汽车应免受网络攻击。车辆制造商应表明他们如何将车辆信息安全考虑整合到自动驾驶系统中,这些考虑包括所有的行动、变化、设计选择、分析和相关测试;以及确保数据在强大的文档版本控制环境中是可追溯的。


近年来,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出台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规范性文件,特别是德国在2018年6月发布《自动驾驶伦理准则》,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立法的先行者。同时,一些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也在着手制定与汽车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标准。


“《文件》提出的指导意见,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自动驾驶标准。”杨世春强调,这也是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化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面向未来推动发展

构建自动驾驶的世界,涉及技术众多,相关标准的制定也非一日之功。如自动驾驶场景下的导航,就是由高精度导航地图、大数据、车路协同等系统组成。“自动驾驶可以具有更多‘智慧’,适应更复杂路况,让汽车更加安全畅通。”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标准化是技术研发的向导和指南,有了标准,研发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如今,尽管高德、四维图新、华为等多家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甲级测绘资质,但是,适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高精度地图仍然缺乏国家标准,各有参差,带来诸多不便。


其实,这类问题不仅出现在高精度地图方面,整个自动驾驶领域的标准缺失问题正在成为技术进步的障碍。时至今日,国外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福特等跨国车企,以及谷歌、英特尔、苹果及一些科技型创业公司纷纷切入自动驾驶研究领域。国内的北汽、上汽、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车企以及百度、阿里、腾讯(BAT)等互联网企业也入局研究自动驾驶。


“如果能够制定出统一的自动驾驶国际标准,无论对车企还是研发机构,以及车辆审核管理部门都能从中受益。”黄宏文表示,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推动国际标准的出台,既可提高研发效率,也能避免宝贵的科研资源浪费。


正因如此,我国一方面主动推进自动驾驶相关国内标准的制定,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自动驾驶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文件》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我国对自动驾驶相关技术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正全面加速。今年5月,工信部组织全国汽标委编制了《2019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旨在协同开展相关标准制定,并深入参与联合国相关国际法规协调,加大国际标准的参与广度与深度。


与此同时,国内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工作也在推进。仅在2018年,北京市已为百度、北汽新能源、小马智行等八家企业的56辆自动驾驶车辆发放了道路临时测试牌照,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15.36万公里。


今年8月,基于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路段——齐鲁交通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已经正式封闭测试运营,为推动我国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场地。


诗和远方,是人和车的共同向往。自动驾驶,正在梦想照进现实的路上。“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关国际技术法规及标准,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杨世春认为。

文:赵建国 编辑:黄蓓 版式:蒙轩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