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百年前风靡欧美的艺术品,如今倒贴钱也没人做……

字号+作者:如斯精舍 来源:如斯精舍2019-07-0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本期国学趣谈我们说一说苏绣的诞生。苏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本期国学趣谈我们说一说苏绣的诞生。

苏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等地。作为中国优秀民族传统工艺的代表,以“精、细、雅、洁”闻名的苏绣早在06年就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明珠”。

/春秋:源于传说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传说来源于仲雍的孙女“女红”首制绣衣 。

古代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来到今江南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当地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仲雍想破除这种陋习,和长老们商谈时被正在缝衣的孙女女红听见了。她边缝边听,一不小心手被针扎破,鲜红的血顿时浸染到衣料上,渐渐晕开成小花,于是女红有了灵感:把蛟龙的图案绣在衣服上以替代文身。

同时,西汉刘向《说苑》也说:“吴地多绣衣而豹裘者。”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越等地就已经有苏绣出现的痕迹。

/三国:见于服饰

最早详细记载苏绣用于服饰的历史时期应该是在三国时代的吴国。

当时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晋王嘉《拾遗记·吴》:“孙权常叹魏蜀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势军阵之像。达(赵达)乃进其妹。权使写九州方岳之势。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既成,乃进於吴主,时人谓之‘针绝’。”

隋唐是苏绣风韵神骨渐渐成型的一段时期,及至宋代,由于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特别是绘画艺术和丝织工艺的发展,苏绣技艺也迅速提高,达到了成熟阶段。

从一九五六年虎丘塔出土的四块刺绣经帙和《应庵和向话语录》中“平江吉彬二侄女绣普贤像”的记载看来,宋代苏绣不但已经形成了独特风格,而且已经沿着两大绣品一日用性绣品和欣赏性绣品向前发展。

同时,宋代苏绣亦已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出现了 一条作坊集中的“绣线巷",专为刺绣制作丝线。

张应文《清秘藏》谓:“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仅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唼喋之姿,佳者较画更胜。”

由此可见宋代苏绣精工细作、形象真实生动,已得苏绣的精细二字。

/明朝:趋于艺术

明朝时期,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

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它的发展。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

嘉靖年间,在上海崛起的“露香园顾绣",对苏绣欣赏品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顾绣所作的山水、花鸟、佛像等继承了宋画绣的传统,在绣品配色、针法运用方面都独出心裁。其中以顾寿潜妻韩希孟的刺绣作品最为杰出,世称“韩媛绣"。

自此,苏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已登大雅之堂。

/清朝:闻于中外

清朝的苏绣已全得“精细雅洁”四字。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不过初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数量增多,苏绣也出现了豪华富丽的绣品,滋长了刺绣工艺中纤细烦琐的倾向。

比如妇女借以陶冶性情、消磨时日而绣的作品。绣稿一般是国面,内容以风花雪月为主。绣工精细,文静雅洁。大都是作为书房闺阁中的装饰或互相馈赠的礼品。

《苏州府志》谓:席永敬妻诸葛氏,年十五于归,事孀姑尽孝。永敬日玩周易,氏乃绣河图洛书九宫八卦诸图,经纬巧密……

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仅苏州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

而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光绪年间,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她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

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耶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一万三千美元。《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其盛况空前。

她在《雪宦绣谱》中自述:“我针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学焉,长而习焉,旧法而已。既悟绣以象物,物自有真,当放真,既见欧人铅油之画,本于摄形,形生于光,光有阴阳,当辨阴阳,潜神凝虑,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

而也正是自沈云芝的“仿真绣”传誉中外后,苏绣达到了鼎盛时期,成就一针作画,绣冠千古的名声。

/现代:传于传承

随着现代工业的到来,苏绣这种传统手工业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凋零落寞,市场经济决定了大批手艺人难以以此为生计,后者纷纷转投他业。加上常年战乱,传承几近断绝。及至新中国成立,苏绣研究所的建立才让状况稍微好转,苏绣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并再次开通了海外贸易通道。

2014年,现代苏绣作品《和谐盛世》在香港上市,发售价格6500万港币,创当代苏绣最高纪录。

不过,过长的从业时间要求,过于繁琐的技艺学习过程都让这一门传统手艺少有年轻人愿意尝试。

苏州绣娘姚建萍说:曾经我愿意掏所有的积蓄拜一个师傅。现在是敞开大门,我倒贴两万块钱,还没人愿意学。

在浮躁的时下,这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行业前景依然有一些隐忧。

苏州镇湖是如今苏绣制品的中心产地,其号称八千绣娘,但实际上也就一千人,而接下来的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少。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就像这首歌词的意境,绣娘们安安静静,用一生的耐心创造着美。每一针落下去,都连着专注的眼神;每一针捻起来,都带着手指的温度。

这就是手工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苏绣,传于传承,在变革与创新中前进。当我们的传播开始深入年轻群体时,这些古老的记忆传承便终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关注如斯精舍,分享古人智慧,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