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没有参加过白事的应该很少了,对其中的一些礼仪大都了解一些,对送花圈的习俗应该也见过或听过。
不过在民间,花圈通常是由近亲给筹备的,也有一些至交好友会送花圈,其他人则只需要随上帛金即可。
但你知道吗,如今在我们民间盛行的送花圈的习俗却并非我们的传统习俗,而是自西方欧美传过来的。
在中国古代,丧葬仪式属于比较繁缛,也比较隆重的一种仪式。对家属以外的人来说,从报丧开始,到落葬结束,期间有无数规矩要守,有无数忌讳要避,也有无数心情需要收拾。
死者为大,这就是自古以来的认识;人死账消,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
在传统的丧葬仪式中,通常需要搭设灵堂,四周饰以白布,并扎纸人纸马来烧,另外还要打招魂幡、撒纸钱等等。
等等,为何没有花圈?
是的,在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确实没有送花圈这一说,送花圈的习俗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由英法等国家传入到我国的。
刚传入时,送的也并非花圈,而是由鲜花扎成的花环,后来与我国传统的扎纸相结合,才形成了如今中国特有的花圈。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纸人纸马招魂幡撒纸钱之类的已鲜有人见到,但花圈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在北欧地区流传着一个传说,如果一个人死后带上花圈,天使就会将他的灵魂迎向天堂。
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就有一部法典,叫《十二铜表法》,在第九表《神圣法》中详细列出了人死之后需要遵守的一些礼仪规定,其中第七条就对花圈方面做了一些阐述:“加入有人的奴隶或马(亲身也可)在战斗中获胜而获得花圈,那么在他死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战场上,都允许将环圈置放在他身上。并且,他的亲属也可以带花圈参加葬礼。”
由此可观,花圈在西方被视为一种荣耀。
我们也常常能在欧美的影视剧中,看到向死者敬献花圈花束的桥段,同样的,在现代各国一些盛大的纪念仪式中,也能看到有领导向逝者敬献花圈的礼仪。
如今在我国,花圈已不单单是指的荣耀了,其更多的寄托了对逝者的一种哀思。
还记得中国那部80年代拍摄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吗?其名中的“花环”就有这些含义。
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传统习俗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也丧失了其影响力。
传统的丧葬习俗也是如此,由过去的扎纸人纸马扬招魂幡撒纸钱等仪式,直接演化过渡到如今的敬献花圈,这已经是对我国殡葬习俗的一大改革。
只是,纸扎的花圈最终也是被要烧毁的,而在我国一些地方,如今已开始流行献花,相对于纸扎的花圈来讲,也更加的环保。
对逝者的哀悼对亲人的慰藉并未减少,同时又呼应了国家所号召的低碳环保概念,更应在全社会提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