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马路上日系车的鸣笛声往往是“滴滴”声,明亮又清脆,而欧美系车往往是“嘟嘟”,厚重又有质感。其实这两种风格的喇叭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都可以很好地起到警示作用,但是为什么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明显的区别呢?
设计理念决定了风格
一款车型不管是日系还是欧美系,其实在设计研发环节,主要还是由外方设计师和工程师在主导,哪怕是已经国产的车型,中方在设计上其实并没有太多话语权,这样就造成了一辆汽车哪怕是在国内生产,车上也会有很多具有原产地风格的设计元素被完完整整保留下来,就比如喇叭的声音。
日系车鸣笛声的设计理念在于简洁,因为日本的用车环境大多是在城市道路,而且市区的道路和建筑物都比较紧凑,加上日本社会文化本身就讲究谦卑和礼貌,因此喇叭声大多是“点到为止”的风格,“滴”的一声起到提醒作用就OK了。
而欧美车的鸣笛设计主要在于穿透力,因为欧美的用车环境大多是在乡村,由于周围环境比较空旷,需要在远距离就能够给人以声音上的警示,因此喇叭也会采用浑厚且有穿透力的“嘟嘟”声。
这两种设计理念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只是适用于不同的用车环境而已。中国人用喇叭不太讲究,有时候会按住不放,很不礼貌也很扰民,在这里我要提倡大家文明鸣笛,轻点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惊吓到路人。
喇叭的型号决定了听觉感受
喇叭的输出特性主要分为音量、音色和音调。音量主要由喇叭的功率所决定,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声音大还是声音小,就好比电视机的那个音量条一样,输出功率越大,音量就越高。日系车的喇叭功率往往比欧美的要小一些,因此发出的音量就会小一些。
音色主要由喇叭的共振特性所决定,比如盆式共振腔和蜗牛式共振腔发出的音色就不一样,前者更清脆,后者更浑厚。这就好比男人和女人用同一个key去唱同一首歌,男人唱出来的声音就是厚重且有磁性的,而女人唱出来就是明亮且清脆的(娘炮和女汉子不在讨论范围)。日系车的喇叭大多是盆式共振腔,而欧美系大多用蜗牛式,因此后者的声音听上去就更厚。
音调主要由喇叭的输出频率所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反之就越低。音调指的就是“哆、来、咪、发、嗖、拉、西、多”,你可以简单理解为高音还是低音。日系车采用的喇叭大多输出频率比欧美系的高,因此听上去音调就更高一点,听上去更像是个高音歌唱家在唱歌。
欧美车型偏好使用双喇叭
所谓的双喇叭就是用两个不同型号的喇叭同时发声,这是欧美系,尤其是德系车最喜欢的设计。拿宝马举例,宝马基本上大多数车型上都是采用了双喇叭设计,分别负责高音和低音,输出频率一般是500多赫兹和400多赫兹,因此当按喇叭的时候,就会听到两个声部的和声。这个设计有三个好处:1、增加了音量(毕竟是2个喇叭在响);2、兼顾了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穿透性;3、听上去更悦耳。所以其实简单地用“嘟嘟”声来概括欧美系车的喇叭其实不够准确,应该说欧美系的喇叭听上去更饱满。
当然现在日系车采用双喇叭的设计也越来越普遍,尤其是中高端的车型,所以日系车的鸣笛声听上去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单薄,相反也越来越动听。
总而言之,日系车和欧美系车的喇叭风格最初是由设计理念的差异所造成的,但是随着各大汽车厂家不断开发全球市场,因此也都逐渐采用了更复杂的喇叭设计,技术的发展最终都是殊途同归,适合消费者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
只讲真话的硬核系说车,关注“马头人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