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就成了许多人心中的一杆标尺:用iPhone的和不用iPhone的自成一派,被贴上各种标签。
在5G争夺战前,许多国家也分为两个阵营:用华为的和不用华为的。
尽管美国向盟友施压,要求将华为排除在5G建设之外,英国和德国还是没那么听话。
即便如此,华为在英国仍然面临着非常严格的审查。而整个西方国家对于华为参与5G的态度,也是好坏参半。
澳大利亚暗地拒绝,新西兰直接驳回了运营商要使用华为设备的提议,而德国虽然口头表示没理由将华为拒之门外,也没看到更友好的动作。
有人唱白脸,有人唱黑脸,这就是许多中国企业在欧美投资时遇到的问题,也让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版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最近两年,中国在欧盟和北美的投资大幅下降,在东南亚的投资反而逆势上涨。
这或许将是除制造业转移外,更容易让东南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推手。
1
内外夹击之下,一批中国企业正在从欧美撤资,转向东南亚。
2018年,中国企业的赴美投资之路,走得异常艰难。去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金额降至48亿美元,相比前年骤降84%,创下2011年来的最低历史纪录。
而这样的趋势,已经持续了两年。
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版图也经历着同样的更迭。虽然从2010 年到2016年,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金额翻了四倍,这部高速列车突然在2017年猛踩刹车,大幅减少投资,仅2018年中企在欧盟的投资金额降幅高达70%,回落至2015年之前的水平。
作为中国投资欧盟最重要的三个市场——英国、德国和法国,它们吸纳的中国资金份额,也从2017年的71%跌落至45%。
(中国在欧盟的直接投资金额连续两年下降)
从2010年至今,美国和欧盟一直是中国企业出海深耕的阵营,这里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完善的金融环境。当然,这些优势,往往意味着更严苛的审核门槛。
去年,中国企业在北美和欧洲就有二十多项大型交易被取消,涉及金额超过50亿美元。如果这些投资都能顺利通过审核,中国在欧美的投资额并不会大跳水。
中国企业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时,一般采用的是合资或者并购的方式,以此来获得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技术、研发资源和品牌影响力等等。但这些被发达国家视若珍宝的东西,并不是有钱就能吃进嘴里的。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审核变严的原因之一。
所以李书福带着吉利收购沃尔沃,入股奔驰时,如履薄冰,即便最后合约敲定,仍然免不了事后算账。
而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办厂之路就走得顺畅多了。美国政商各界大力配合,当地媒体赞誉不断。自带资本、技术和品牌,顺便帮当地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创造税收,这样的便宜,大家抢着占。
当国际局势转变,两国关系剑拔弩张时,商业上的投资审核,就会更加严格。政商不分家,官场上的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生意场上的交易是成是败。所以,当中美对抗在2018年进入白热化阶段时,我们在美国的投资金额也降到冰点。
不仅门外受阻,门内也在施压。2017年7月18日是许多企业主很难忘掉的一个日子。这一天,央视新闻1+1栏目点名批评了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太不理性。高层的批评立竿见影,当年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金额就下降了4成。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严鹏程当天表示,有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2
欧美投资遇阻,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看到了希望。对于合作双方来说,这也是一笔共赢的买卖。
在中国对全球的投资金额下降的大环境下,流向东盟10国的投资却增加了四成,达到141.2亿美元。
东南亚更加宽松的投资门槛,和更大的市场空间,以及更相近的商业文化,让许多中国企业在这里如鱼得水,享受到了比欧美国家更顺畅的生长环境。
东南亚在基础建设上相对落后,一般会优先发展电、通信设施,完善道路交通、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这就为外资进入东南亚提供了契机。对于这种施工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复杂的工厂,很少有西方企业愿意接手,所以中资企业的入驻几乎没有阻力。
东南亚吸引到了更多的外资辅助基建和产业升级,这也将成为除制造业转移红利之外,另一个让东南亚实现弯道超车的推动力。
为什么这么说?这些年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自然要选择既能赚钱,限制又少的行业。一般会选择这么几个赛道:
• 制造业,例如纺织业、电子加工、机械设备零部件生产;
• 基建行业,例如道路交通、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等等;
• 互联网行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内容生产、电商、出行工具。
而这几个赛道,每一个都是曾经给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领域。不同的是,在中国,这三类产业分别活跃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而在东南亚,它们几乎是同时出现在了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跑道上。
这就好比同样是要跑完一千米,一组队伍是三人接力跑,按先后顺序各跑一段;另一组则是三个队员同时起跑,三个人加起来跑够一千米就算完成任务。只要第二组队员的素质别太烂,那么跑完全程花的时间会更少。
3
更重要的是,有了中国过去的发展经验,很多企业出海东南亚,就是把国内成功的模式复制过去,而不需要从0开始探索。
从0到1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从1到2 的增长。有了经验复制,东南亚当地的产业发展就直接跳过了最难的一部分,从1开始。这也是东南亚国家的“后发优势”。
先说制造业,提到这个行业,我们就会提到产业转移,海外掘金在此前的文章中也多次分析过它对中国和东南亚经济的影响。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亚洲的产业转移路径,是沿着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东南亚的路径发生的。每一次产业转移,都受到了技术革新的影响。这意味着,这条路径越往后的产业转移,承接国家和地区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推动力。
中国享受产业转移红利的时期,也就是我们被称作“世界工厂”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到90年代期间。这样的契机让中国快速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中,大大加速了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增长。
现在的东南亚,走的也是这条赛道。只不过,新一波的转移,东南亚不仅拉来了低端制造业,还有一些中高端产业。
三星早在2015年就在越南开设工厂,2017年就可以生产与中国一样的设备。2018年下半年,与长安合资25年的日本铃木离开中国,奔向了印尼和泰国。
就连中国自己的中高端产业,也在想着将一部分产能搬到东南亚。海外掘金从在中国通信巨头工作的朋友口中获悉,这家企业正在考虑将部分技术业务外包给东南亚,菲律宾、印尼、印度或成最大承接国。这样的趋势,将比低端制造业转移让东南亚更快崛起。
而大力发展基建对中国经济和房价的刺激,每一位中国人都深有感触。
08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计划推出,超过一半的资金分布在了棚改、廉住房、交通建设、水电网改造上。这也使得我们比其他国家更快地走出危机,不到一年时间,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迅速扭转,2019年GDP增速9.1%。
此后的经济和房价增长神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十年过去,北京房价从一万涨到了六万。2008年,日本GDP几乎是中国的2倍,但是到了2018年,中国已经是日本的2.6倍。
现在的东南亚,在经历产业转移红利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大建特建的推动力。
2017年,菲律宾政策宣布“大建特建”计划,预计投资8.4万亿比索(约1.16万亿人民币)在全国大兴基建,中国是重要参与方,已经签署的中菲合作项目超过30个。
在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大型基建项目中,都能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在双方政府层面,这是友好合作。对于东南亚各地的产业发展来说,中国工程队的建造速度和施工技术,可以让各地更快速地实现互通互联。
继产业转移红利、4万亿带动的基建项目之后,中国在2012年迎来了一波互联网红利,诞生了许多独角兽和“一夜暴富”的创业者。
中国互联网企业投资东南亚,大多走的也是复制国内的模式和经验。有了中国市场的技术铺垫,它们在东南亚走得也更快,带动东南亚的企业运营、升级出新的模式。
不到三年时间,东南亚已经有了与滴滴和uber模式相同的出行和外卖软件grab,有了电商平台Lazada,还有类似抖音、头条、快手这样的内容平台,以及提供消费贷、移动支付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改变生活方式,改变消费习惯,促进产业升级,是这一类互联网企业最突出的作用。它们在中国发生的故事,都会在东南亚上演。
制造业、基建、互联网,三条赛道同时加速,东南亚正在坐拥它的“后发优势”。
4月底,东南亚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新闻:全球人口排名第四的国家印尼,宣布启动迁都计划,将首都搬离雅加达。有学者分析称,这是印尼在争夺越南之后的第二轮产业大转移。
无论印尼迁都结果如何,为了弯道超车、赶上三驾马车奇驱的新机遇,看来这些东南亚国家是在拼尽全力了。
一带一路国策下如何寻找最佳价值洼地,整个东南亚趋势风向标又在哪里?菲律宾城市新格局之下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机会点?
不见不散,欢迎长按识别海报二维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