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阿巴斯的另一面: 身为总统, 几十年如一日陪老婆吃晚饭

字号+作者:光明网娱乐 来源:光明网娱乐2017-07-18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如今的约旦河西岸,阿拉法特的肖像仍随处可见。一身戎装、戴一块黑白格方巾的他早已成为巴勒斯坦的象征。与阿拉法特的领袖气质相比,阿巴斯更像一个温文'...

在如今的约旦河西岸,阿拉法特的肖像仍随处可见。

一身戎装、戴一块黑白格方巾的他早已成为巴勒斯坦的象征。

与阿拉法特的领袖气质相比,阿巴斯更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他是“阿巴斯博士”,是知名的以色列问题专家,共撰写有60多部著作,其中有12本是关于以色列的专著。

学会在光芒下生活

作为阿拉法特的继任者,阿巴斯是不幸的。因为他必须先学会在阿拉法特的光芒下生活。

上任伊始,阿巴斯遇到强大质疑,不仅在个人威望和领袖魅力上无法与阿拉法特相比,他对和谈的坚持让普通百姓看来,只是“背叛”和“投降”,无法接受。

对于阿拉法特的理念,阿巴斯是批判地继承。

他坚持阿拉法特的和谈路线,但主张摒弃暴力。他积极推动内部改革,整顿吏治,惩治腐败,改组巴安全机构,改善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的安全、经济形势。

在国际社会上,阿巴斯非常活跃,积极保持与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多国的关系,争取它们的支持,同时保持与海湾国家的紧密联系,保证对巴勒斯坦的援助源源不断。

虽然目前要推动巴以和谈很难,但是近些年来阿巴斯从不停歇,他纵横驰骋,以各种途径向以色列施压试图使和平进程实现突破。

2011年9月,他向联合国大会递交申请,使“巴勒斯坦国”成为观察员国。现在,他还在争取使巴勒斯坦国被更多国际组织接纳。

从阿巴斯的日程安排上看,他是一个非常繁忙的领导人,不是作为“空中飞人”四处访问为巴勒斯坦争取支持和援助,就是在拉姆安拉的主席府会见各国的代表团、外交使团。

在总统府举行的记者会上,这位82岁的老人经常露出倦容,在别人讲话的间隙,会眯眼稍事休息,但轮到他讲话,就立刻精神百倍,眉飞色舞。

是慈祥的爷爷,也是爱妻的丈夫

在公众场合,他是一个熟稔、老道的政治家,而在私下里,阿巴斯又是一个情感丰富和顾家的人。

在与他接近的巴勒斯坦人眼里,他与自己的孙女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慈祥祖父。

阿巴斯有3个孩子,没有一个人从政。

2004年,长子马赞心脏病突发猝死,阿巴斯从此变成“工作狂”,马不停蹄地奔走世界各地,出席一个接一个的会议。

阿巴斯的妻子从不抛头露面,巴勒斯坦人都不清楚她长什么样。

但众所周知,阿巴斯是一个很爱妻子的好丈夫,每天都要回家和妻子共同进餐。在没有工作安排的周末,他会回家换上阿拉伯大袍,吃他老婆做的“法拉费尔”(巴勒斯坦最简单的小吃)。

记者所住的位于拉姆安拉的公寓前,有一条路是阿巴斯回家的必经之路。

每天,当戴红帽、着黑色军装、持枪的总统卫队出现在马路边的时候,便是总统要回家吃饭的时间了。

门口的小贩都知道阿巴斯的生活规律:每天15点要回家吃午饭,晚饭是18点,雷打不动。

阿巴斯家离总统府不远,但这条马路并没有因为他每天路过而加宽。

一次,记者在这条马路的一家超市购物,突然有超市工作人员过来说:门外的车是你停的吗?请你往前挪一挪,一会儿阿巴斯总统的车队要过不去了。

在拉姆安拉主席府附近的孩子眼里,阿巴斯是个慈祥的爷爷。

每逢开斋节和宰牲节清晨的礼拜,主席府都会对他们开放,他们会牵着父亲的手来到这里,向阿巴斯索要压岁钱,这成了惯例。

逃往叙利亚的难民

阿巴斯是个难民,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13岁的他随家人离开采法特(现以色列境内)逃往叙利亚。

几年前,阿巴斯曾因一次表态遭受非议,因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为难民的他说并不打算回到以色列境内的故乡居住,这被民众误读为他放弃了难民回归权。

少小离家,老大难回。

但面对超强的敌人,阿巴斯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但这种现实,却又不可避免会触动巴勒斯坦人的悲壮的民族情感。

即使如此,谁都无法怀疑阿巴斯对故乡的感情,对巴以和平的笃定。1993年签订历史性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后,阿巴斯第一次秘密访问出生地采法特时,泪如雨下。

现在,阿巴斯总统正在中国访问,这是他第四次访问中国。

与他历次出访一样,借中国之力,推动巴以和平是他的一个重要目的。

作者: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