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默剧大师斯拉法·波鲁林的惊世之作《斯拉法的下雪秀》即将于8月30日-9月3日在天桥艺术中心连演7场。近日,为该剧演出预热的默剧工作坊在京举行,京近百人参加了这场活动,他们纷纷表示活动收获很大,对默剧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并表示非常期待《斯拉法的下雪秀》的上演。
有震撼,有喜悦,有孤寂,有依恋
《斯拉法的下雪秀》“特走心”
《斯拉法的下雪秀》是俄罗斯著名丑角大师斯拉法·波鲁林的代表作,这演出揉合了默剧、形体、舞台视效和知名的乐曲,表现出天马行空的创意和令人惊叹不已的舞台效果。自二十三年前该剧在莫斯科普希金艺术中心创立开始,已经游走了全球30 多个国家100 多个城市,在全世界热爱艺术的城市里一次次挥洒暴风雪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种种人生的体验。
《斯拉法的下雪秀》由斯拉法与其它数名小丑连袂上演,他们穿着黄色的小丑服和红色的鸭子形状的鞋,涂红鼻子,头发蓬乱。单是看到斯拉法的这身装扮,就已足够让观众捧腹大笑,更别说小丑丰富的肢体语言了。全剧没有台词,丰富的默剧动作,以及知名的世界音乐背景,通过滑稽而梦幻般的特有的语言和环境,传达出悲伤与孤寂之情,却不时令人有喜悦之欲,冷静和狂喜都夹杂在戏剧体验中了。这是一部既震撼又能贴近人心的经典巨作。
斯拉法出生在前苏联一个大约只有3000人的小村庄,靠近奥廖尔社区。此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部舞台剧的创意灵感来源是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我没什么玩具,我母亲在外面工作,经常比较晚到家,有时候太忙回不了家。那些时候我自娱自乐,会与雪为伴,滚雪球。雪给我的感觉是喜悦,也有害怕天黑般的恐惧。”童年的孤寂和对母亲的依恋,玩儿雪的快乐和雪带来的冲击力……这些丰富而走心的情感皆借助看似滑稽又非常可爱的小丑们传递给观众。
斯拉法收藏了大量的优质喜剧、哑剧和丑剧的DVD 和录像带,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无声电影。他非常崇敬查理·卓别林。在媒体和观众面前,他不止一次提到卓别林是自己默剧表演道路上的启蒙大师。众所周知,卓别林将人生的无奈和悲凉以滑稽,幽默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而这种欢乐中带有戏谑的表演方式深刻地影响了斯拉法。《斯拉法的下雪秀》中有不少被中国人视为“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凄凉和无奈,也有转瞬间身后冒出一个个搞怪,试图给你几分欢乐的小丑的场面。酸甜苦辣,皆为人生。这些你都可以在《斯拉法的下雪秀》中看到,品味到。由此,《斯拉法的下雪秀》也被观众誉为“特走心”的超级舞台秀。
去年《斯拉法的下雪秀》在中国巡演后,观众反响强烈,好评如潮。微博@冠彭Bodhisattva评价道:“全剧更是没有一句台词,但台上的丑角们却能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带出各种情感,触动观众悲喜交加的神经。这一刻被悲伤与孤寂之情触碰,下一刻却又会为丑角们的诙谐而捧腹大笑……这就是《斯拉法的下雪秀》。”
观众提前感受默剧的魅力
默剧工作坊为《斯拉法的下雪秀》演出预热
为让观众提前深入地了解默剧,7月15日,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了《斯拉法的下雪秀》为主题的默剧工作坊,并特别邀请了默剧导演、舞者薛佳,请她与观众互动,并为观众做演出指导。
薛佳首先介绍默剧的特点,她说:“默剧表演动作、表情比较夸张,但情节一般不复杂,给观众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默剧的演员不可以说话,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表达,但可以发出笑声、哭声。”随后她以孤独为主题,做了示范表演。在场的近百名观众以小组形式分别完成了“孤独”、“快乐”等单元主题的演出尝试。薛佳分别给出适当点评和演出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活动前主办方用心地为观众提供了小丑化妆体验的环节,便于参与者更加顺畅地融入表演气氛中。
观众董大伟(化名)和7岁的儿子特地从顺义赶过来参加活动。在被问到酷暑天气怎么会赶几十公里路来参加活动时,董先生回答道:“去年《斯拉法的下雪秀》在上海演出的时候我就关注过,看到朋友们分享的照片和评价,我特别想去看,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抽不开身。今年《斯拉法的下雪秀》要来北京了,我第一时间买了演出票,要带家人一起来剧场观看,演出中场休息和演出后都可以‘打雪仗’,大人孩子都会很开心。我很期待。今天的工作坊搞得也很成功,相当于一场观前导赏吧。默剧演出非常具有挑战性,这是我深刻的体会。小丑不简单。我很期待他们到北京的演出。”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