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

悬疑片扎堆,反转者居上

字号+作者:镜像娱乐 来源:镜像娱乐2019-04-14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本文首发(ID:jingxiangyule)作者:Ashley四月可以称为“悬疑片之月”。从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海市蜃楼》《调音师》,到昨天刚上的《欲念游戏》《祈祷落幕时》'...

本文首发(ID:jingxiangyule)

作者:Ashley

四月可以称为“悬疑片之月”。

从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海市蜃楼》《调音师》,到昨天刚上的《欲念游戏》《祈祷落幕时》《暗语者》,悬疑电影在四月扎堆上映,尤以进口片居多。

盘点近年来成功的悬疑片,不得不提《看不见的客人》。作为一部中小制作成本的批片(进口买断片),在上映首日仅有4%排片、700万票房的情况下,凭借豆瓣8.7分的口碑一路逆袭,最终狂揽一亿七千多万票房。

而由同一导演打造的《海市蜃楼》顶着《看不见的客人》续作的光环在3月末上映,反响也不错,截至发稿前票房达到1.06亿,豆瓣评分达到7.8分。

从数据来看,悬疑片已然成功开辟了市场,甚至有望成为新的风口。

类型杂糅,创新致胜

昨天刚上映的《祈祷落幕时》是根据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光这一点就足以吸引观众买票进影院了。

从《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到《祈祷落幕时》,东野圭吾小说的影视化可以说是大获全胜,《祈祷落幕时》影片豆瓣评分达到8.0,好于87% 悬疑片。

相比较之下,郭涛的国产悬疑电影《欲念游戏》的口碑就不尽如人意了。尽管有郭涛 、张子枫、梅婷、范伟这样的明星助阵,豆瓣评分仅3.3分,口碑扑街。

另一部《暗语者》至今还没有评分,从主演、海报和剧情简介来看,无疑是一部国产烂片了。

就昨天上映的这三部悬疑片来看,国产悬疑片实力明显不敌进口悬疑片。

《唐人街探案2》作为近年来最成功的国产悬疑电影,票房33.98亿的同时豆瓣评分在6.7分,而《看不见的客人》《调音师》等进口悬疑片的豆瓣评分均在8分以上。

不得不说,国产悬疑电影对类型的把握还是差一些。

《调音师》脱胎于一部14分钟的短片,主创们在故事的改编与扩充上花了很多心思:弱化文化差异、给荒诞故事加上惊悚效果,当然还少不了多重反转叙事。

作为2018年印度电影的票房黑马,《调音师》一上映便以460万美元的成本在印度拿下了超1000万美元的票房;去年公映后,影片立马蹿升至有史以来IMDb印度电影TOP250的第三位,评分8.6。烂番茄新鲜度100%,国内豆瓣评分处于8.4,一直高居不下。

傲人的成绩之外,《调音师》还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印度电影的另一面。除了励志、歌舞、现实议题外,悬疑片同样是印度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纵观IMDb印度电影TOP250的前十位,除了《调音师》外,《较量》《拿雅堪》《迷魂枭雄》《黑色星期五》《浮华枷锁》均是与悬疑、惊悚、犯罪相关的类型作品,出人意料地是印度本土最爱的类型。《调音师》也正是此类印度电影体系下打磨出的成功商业案例。

将14分钟的短片成功扩展成139分钟的长片,既有原版的创意和故事框架,又有对各种类型片的借鉴。

很多人说在《调音师》里看到了别的电影。前30分钟是熟悉的印度风味歌舞爱情片;接下来的45分钟是对原本短片的扩展;下一个45分钟则是黑色犯罪戏剧,对人物进行立体化设计,对影片主题进行升华,有《冰血暴》的影子;最后15分钟又成了《爱乐之城》。

另一部悬疑片《海市蜃楼》也有熟悉的“套路”:《黑洞频率》的同款架构、《蝴蝶效应》的蝴蝶效应、《恐怖游轮》的无解轮回、《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平行时空……

无论是对《调音师》还是《海市蜃楼》,对前人之作都不是无脑的复制抄袭,也不是简单的搬运叠加,而是类型的杂糅与新生。

冲破类型常规,整合类型元素,在重视商业性的同时不忘对艺术性的追求。这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

反转一时爽,一直反转一直爽

《看不见的客人》的内地上映时间比西班牙晚了8个多月。在内地观众对西班牙演员完全陌生的情况下,依靠极佳的口碑逆袭,甚至超过同档期的美国科幻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青睐悬疑片?

《看不见的客人》贯穿始终的故事主线并不是密林中的车祸逃逸+抛尸,而是一场密闭房间内的对话。

剧情一次又一次反转,不到最后一秒根本猜不到结局。各种细节处理得都很好,几乎零bug,可以说,光明正大地“骗”了观众100多分钟。

而《海市蜃楼》比《看不见的客人》更嗨,悬念升级了,人物、线索更复杂,豆瓣热评第一是这样说的:

来自印度的悬疑“神片”《调音师》更是如此。据统计,影片有多达52处反转设计,从开头到结尾的最后一秒都是在反转中推进的。

“五分钟一个高潮,十分钟一个反转,每一个反转点都像是在面对薛定谔的猫,不去亲眼见证,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总结来说,反转一时爽,一直反转一直爽。

反转的魅力在于带来了生理心理上的双重快感。

不同于青春片、爱情片时的“无脑”与轻松,看悬疑片的过程就像在玩狼人杀,紧张而刺激。面对逻辑严密的高端玩家,你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保持和他们同步观察与思考。好的悬疑片,处处伏笔,层层反转,得知真相时会给人一种抽丝剥茧之感。

而被不断反转的剧情甩开时观众也会产生了一种智商被碾压的征服感:竟然还有这种操作?悬疑片就是要告诉你: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随着剧情跌宕起伏,观众可能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这一系列反应都会在谜底揭开之时解除,最痛快也最释然。

未知领域对人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正如《调音师》的导演拉格万说,“好的悬疑电影在于不可预知,你以为要发生一件事,接下来发生的和你预期的完全不一样,从头到尾,都让人出乎意料。”

消费升级,品质升级

显然,国内观众在消费升级的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更高了。

观众的消费升级,体现在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

自2006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急剧增长。2012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与北美市场的差距在逐步缩小。2017年中国票房收入已达到86亿美元,仅次于北美的111亿美元。2018年全国票房规模超600亿,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这是近年来首次由北美以外的地区夺得全球电影市场冠军。

除此之外,电影题材的多样化、类型范式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以2017年为例,全年电影票房排名前十的国产电影中包含了喜剧片、动作片、奇幻片、爱情片等各种类型。动作片《战狼2》、喜剧片《羞羞的铁拳》等成为年度最大赢家。

消费升级推动了品质升级,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正是为了满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

一方面,观众对电影的品质、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如果说以前观众只是把影院作为一个娱乐场所,对内容重视度不高,那么如今的情势已经大变,观众不那么容易被糊弄了。

“大IP”“流量明星”已经失灵,过度营销宣传反而引人反感,观众对电影的内容抱有更高的期待。

另一方面,大众的观影目的分众化日益凸显,个性化需求更加突出。

《中国电影受众市场研究报告2017》显示,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24岁,25岁以下占73.6%,大学以上学历占86.4%。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在观影前会主动了解、主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电影。

2019年已经走过了它的四分之一。国内电影市场在经历了春节档的狂欢后逐步回归常态。二月,《流浪地球》拉开了国产硬科幻电影的序幕;三月,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地久天长》陪伴观众走过淡季;而到了四月,进口悬疑片《海市蜃楼》《调音师》口碑持续发酵。考虑到观众的不断成熟、行业的发展趋势,不难推断,接下来能引爆国内市场的还是口碑良好、卖相上佳的类型影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