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

大湾区开发,不能指望香港

字号+作者:鲁晓芙看欧洲 来源:鲁晓芙看欧洲2019-04-1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Xiaofu'...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Xiaofu_Lu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国际化的层面,国内城市例如广州、深圳学香港,或以香港作为主导、带领,结果会是弄巧反拙。

大湾区的发展,要超越香港,只依赖香港,大湾区的发展会弄巧成拙。

可能有人问了,大湾区香港最发达,肯定学香港了,不学香港学哪里?我们解释下香港的局限性。

香港作为世界城市,在制度政策与操作方面,都比内地城市包括广州、深圳更为国际化,是确凿的事实。

不要迷恋香港,把内地香港化

内地一些学者一直迷信香港的制度,可是,他们对香港的制度可能不太了解,而是从政治出发,当以前有个别领导人说要在内地造几个香港,他们便以此为根据,不加分辨地要求,把香港的制度移植至内地。典型的例子是,在今天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人提出让湾区香港化。

这样否定内地制度、盲目迷信香港制度,可能便不是政治上的权宜做法,而是包含着更深的意识形态因素。

香港的制度属英国体制,但因为殖民地因素,英国体制的移植并不完全,也相对落后。国际上英国体制以外,还有不少不同的体制,英国体制是否胜于其他体制呢?看看二次大战后英国的衰落,英国体制的优越性便备受质疑。

香港现时的制度胜于英国吗?回归后香港的法制是英国普通法,案例依靠普通法国家,司法制度便包含了很重要的英国因素,普通法并不优胜于欧洲的大陆法,但香港司法对英国普通法案例的依赖,若引用至粤港澳大湾区,便形成英国司法进入内地的一个缺口。湾区香港化,如果在法律方面不是全盘接受,内地法律、判案与香港乃至英国体制的冲突怎样解决呢?

制度的移植或效仿,是极其复杂的问题,牵涉广大,也在在触及政治,包括主权与治权的问题,不是随口胡说讨好便可以。湾区香港化是怎样的「一国两制」呢?

香港的局限性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国际化的层面,学香港,或以香港作为主导、带领,结果会是弄巧反拙。

香港作为世界城市,现时在制度政策与操作方面,都比内地城市包括广州、深圳更为国际化,是确凿的事实。

一是香港承继英国殖民地时代的体制和国际关系,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独立关税成员等,一国两制也维护香港这类国际化关系,因此与内地城市从属于内地统一体制大不相同。但是,香港这样的国际参与,不可能转移给大湾区其他城市。而香港在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功能,大致是消极被动,远远不可与新加坡相比,对香港的发展影响有限。例如,香港政府对众多国际组织定下的规矩、制度并不完全接纳,也缺少通过参与这些组织的做法与人才,无法来培训提升本地管治。

此外,国际贸易重心从商品转移至服务,香港的自由港作用相对下降。而服务贸易特别是涉及金融领域,一方面风险危机日重,另一方面,美国的单边主义逆转国际自由化一体化的趋势。香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里,传统的自由开放体制备受压力,自顾不暇,怎样兼顾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呢?

二是香港的国际化主要限于英美体制,集中于英、美、澳、新、加五国。即使与其他发达国家,例如东亚的日韩,乃至欧洲各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因为香港的开放,人员来往不少,但深层的合作交流,却颇为缺乏。

当今英、美等五国在国际的影响力与比重大不如前,国际格局趋向于多元化、多中心化,香港国际化的偏重英美体制,反而成为负累和进一步国际化、开放的障碍。比如,香港纵使是世界城市,但大学、中学教育缺少对英美体制以外其他国家、文化和语文的因素,也即是香港缺乏英美体制以外的人才,即使日、韩等方面的人才也少。

大湾区发展,要立足国际,星辰大海

相对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深圳和其他城市因着经济的急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日增,或许对英美体制的开放程度低于香港,但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开放正在加强,包括俄罗斯、以色列乃至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

广州、深圳的国际化,是因为制造业的扩张和向科研创新转型,追求发展便与这些以制造业和创新为主的国家合作,引进技术以及人才。广深产业转型还在初始阶段,今后进一步发展而推动多元的国际化会更为明显。而广深等地生产的出口市场,也摆脱了对香港的中介和美国市场的依赖,国际化便更多元化了。

在这样的转变中,香港不能再依赖与英美关系,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