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

《我和我的经纪人》:人设养成与数字管理的危机

字号+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2019-03-26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我和我的经纪人》是近来流行的综艺节目,它把经纪人这个幕后形象推到台前,通过展现经纪人的日常生活,满足观众对娱乐圈具体生活的想象。在这个节目中,我们'...

《我和我的经纪人》是近来流行的综艺节目,它把经纪人这个幕后形象推到台前,通过展现经纪人的日常生活,满足观众对娱乐圈具体生活的想象。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星的人设如何塑造,原来我们在新闻和热搜里看到的明星,都经过了幕后团队的精心设计,明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迎合什么形象等,都经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团队基于市场调研的决策,从杨天真及其旗下经纪人的策划中,一个个明星热点扑面而来,造就了“爆款”的同时,也让明星变得愈发人设化。

经纪人杨天真

当局外人批评演员离真实越来越远,演艺圈充斥着流量的浮躁,演艺圈内部却有一个难堪的现状——许多明星不得不塑造人设,来维护他们的热度,如果没热度,他们就会被淘汰。当我们批评炒作人设成为已成习惯的手段时,不妨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明星不得不塑造人设?

明星形象的管理早已有之,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演员们都没有强烈的塑造人设的诉求。那时的演员大多把自己当作合同工,没太多偶像包袱,尤其是在导演中心制,影视剧又没有太大“流量”诉求的情况下,仗着流量吃饭的演员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实力和地位才是说话的资本。比如在八十年代的大陆,年轻演员如果被扣上奶油小生(类似今天的流量明星)的帽子,他们会急切地希望摘掉这个帽子,证明自己是实力派。唐国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俊朗的外表反而让他的演技被低估,为了摆脱奶油小生的形象,唐国强争取到加入《三国演义》剧组的机会,这才有了后来感动千万人的唐版诸葛亮。

在港台,身处更残酷的市场逻辑中,演员更是敬业到令人心疼。今天我们很难想像,一年接十几部戏、年度晚会还要卖力真唱、甘愿被整蛊是种什么敬业态度,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这就是常态。张学友在TVB晚会撑着横杠真唱;周星驰1991年一口气演了十一部戏;成龙和惠英红,危险镜头都要亲自上阵;香港的配角演员,更是风吹雨打全不怕。他们把精力投入到演戏上,无暇顾及人设养成,原因很简单,在这个行业,不搏命就会被淘汰。那个年代的香港演员大多把自己当打工仔,或者很江湖气地就把自己当作某个团体里的一员,演员们经常称呼彼此“大哥”、“老弟”、“师傅”,他们的兴趣点并不在人设上。

所以现在回看这些演员,会有两个体会:一个是他们在公众视野内表现的性格,和他们日常生活中大体匹配;另一个就是他们把拼命工作当常态,后来内地很多团队喜欢用香港的导演、演员,就是看他们够敬业。

节目中的几位经纪人

但互联网改变了玩法。社交网络的出现,以及传统媒体走向自媒体的演化,让网络热度成了明星们争夺的焦点。过去,人们衡量一部影视剧的得失,主要看它的收视率、口碑,资方衡量一个演员是否有投资价值,也主要看他的作品和实力,但如今,流量成为关键指标,一个演员能够上多少次热搜、为影视剧带来多少流量,成为资方选择演员的重要考量。在演艺市场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演员为了获得优质片约、保住投资者和制片人、导演的青睐,就要让自己在互联网上保持长期的话题度,宁愿有争议,也不要被遗忘在热搜之外,于是,怎么争夺网民的注意力,成为演员们潜心研究的“学问”,对人设的追求,正是从这里而来。

在《我和我的经纪人》中,经纪人杨天真之所以怀疑乔欣的前景,就是因为她存在感低,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人设。而在给朱亚文制定年度规划时,杨天真也提醒朱亚文的经纪人一娃,说朱亚文实力有,名气有,但是宣传的点太散。杨天真希望一娃把朱亚文集中往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点上去推,所有的营销、造势,都为那个固定的形象服务,这个点其实就是能让人记住的人设。

朱亚文与经纪人一娃

塑造人设成为娱乐圈的潮流,甚至是经纪人们心知肚明的策略。这种对人设的推崇,是市场逻辑主导下的眼球经济的产物。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碎片中,演员们要让公众注意到自己,不能仅仅依靠出演的作品,还需要逻辑简单明确的一个人物形象,一个精心维护的脸谱,这个脸谱要贯穿于热搜之中,乃至他的作品和新闻,只有这样,才能力往一处使,形成长效的眼球效应,让路人一提起这个人,就自动联想起那个脸谱对应的标签。比如吴秀波此前的魅力儒雅大叔人设、翟天临的学霸人设、薛之谦的深情创作歌手人设等。

演员和经纪人共同参与到对这个人设的管理中,什么戏可以接,什么产品要代言,都需要考虑到它们和人设的契合度。一个演员也许在实际生活里有多面,但在公众面前,他就集中展示符合人设的那一面,其他面向被经纪人和他自己小心翼翼地掩藏起来。朱亚文在和壹心娱乐商量是否参与《向往的生活》时,就坦言真实的自己观众未必能接受,他卖力表现的,其实是那个经过调研后最可能被喜欢的形象。

对人设的执着集中在中青年演员里,尤其是缺乏代表作、严重依靠话题度的演员,他们清楚自己的地位和戏约建立在流量上,一旦流量失灵,他们的机会就会大幅流失。反观已经在行业内取得地位的老演员,他们就没这担忧,因为他们的片约是建立在作品、资历和人脉上的,就比如王庆祥、倪大红、王劲松这些演员,他们已经有了《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这样的代表作,他们也是张黎、孔笙、李雪等知名导演的心头好,所以即便不经营人设,他们也有稳定的机会和曝光度。但比如节目中的乔欣、张雨绮,她们并不是很难替代,在圈内也还没有稳固的江湖地位,所以需要利用营销保持话题度。

这是个恶性循环。卖弄人设的演员圈住话语权,通过曝光度和关系获取角色,就会挤占其他演员的空间。尤其是在青年演员里,很多团队用青年演员,都偏向找一个熟面孔或者流量包,这时候肯定是频频在热搜出现的青年演员更吃香,很多演员进组已经不靠演技,而是靠他的话题度,他从业多年,最得意的作品是他的人设。

这种人设塑造法能让演员短时间内走红,但从长久来看未必是好事。从《我和我的经纪人》这几集的内容来看,这些经纪人对艺人的塑造,过于追求短期效应,为了短期的高曝光度,牺牲了艺人在路人里好不容易攒下的口碑。比如壹心娱乐对朱亚文的营销,为了让他的国民话题度更进一步,就希望他多接综艺,更快地打通他在年轻观众里的好感度,但这对朱亚文的长期职业生涯未必是好事,如果他还想在演员道路上更进一步,过多接综艺,容易固化他的形象,影响观众对他在影视作品里的观感。

杨天真与张雨绮聊天

壹心娱乐把数据化作为自己考核的重心,明星一年接了多少部戏、上了多少次热搜,都被经纪人总结出来,而这也是目前经纪人公司的常态,经纪人团队根据这些数据判断演员一年的得失,评比公司内的经纪人业绩高低,但是唯数据论真的能很好地评估出演员一年的得失吗?数据之外的东西,在这类考核标准下是不是被疏忽了?如果以数据作为第一指标,蔡徐坤、吴亦凡这些艺人,一年的表现比王庆祥、王劲松好了太多太多,可实际上呢?前者可能下一年就不火了,但后者仍凭借对作品的精益求精而稳步上升。同样的,让一个艺人大量接戏、演综艺在数据上是很好的,但实际上却会加剧路人对他的疲惫,甚至是口碑下滑。

所以,《我和我的经纪人》展现的娱乐圈运作生态有它的合理之处,却也隐藏着危机。人设养成注定只是一条危险的捷径,无法长久,在当下整治流量注水的大背景下,流量艺人们更是迎来了自己的十字路口。这一轮影视圈洗牌是对艺人的大考,也是壹心娱乐这样的经纪公司所面对的难关。摆脱唯数字论,侧重口碑经营,才是他们的突围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