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广电独家」 冷成琳
“作为记者的我要提问、求证对方说出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用词,以便追问;观察对方的每一个表情、动作,以便追问。”
娱乐明星出现的节目,就该是档娱乐节目吗?
《南方人物周刊》原高级主笔易立竞用一档深度人物专访节目,给了这个问题否定的答案。“其实哪个圈子无所谓,每一位受访者都是似异实同的生命个体,他们代表这个时代。”
2004年《南方人物周刊》创刊,易立竞自北京南下成为它的第一批员工;2013年,她创办访谈节目《易见》;2016年,在入职《南方人物周刊》整整12年的4月份,她离职了,成立公司专注于访谈节目《立场》的制作。她说自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去“无限接近真相”。
可是,流行人设和炒作的演艺圈有真相可言吗?她偏要去刚一刚。
2月20日,《立场》上线爱奇艺。最新播出的《立场》第四期,易立竞企图追问负面舆论对周杰产生的影响,却遭到了他的“绝地反击”。有网友评论称:“心惊肉跳地看完了一整期。”
节目播出后,在浓浓的火药味中,《还珠格格》《少年包青天》后淡出荧屏的周杰凭借耿直的性格圈粉无数,而涌向易立竞的却是铺天盖地的质疑——“不安好心”“挖坑让人跳”……网络上对她的评价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极其喜爱或特别讨厌。
3月18日,易立竞带着她近20年记者生涯的感悟和《立场》背后的故事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带来了一堂关于访谈和新闻的公开课。节目中,她虽然总以一副冷峻的表情猝不及防、直击要害地犀利发问,但在这堂公开课上,她在坚定地阐明自己的立场和原则的同时,也难得的展现出感性、柔软的一面。
▍建立一个对话的“场”
《立场》把俞灏明、王珮瑜、周笔畅、周杰、韩红、李开复等对话嘉宾带到精心挑选和度身打造的场景中,因为易立竞相信“场景是可以和人产生化学反应的”,由此与采访对象建立一个对话的“场”。
当易立竞的合伙人、《南方人物周刊》原高级编辑杨潇提出邀请俞灏明到上海的一家死亡体验馆作采访时,易立竞本能地拒绝了。“我特别不想让被访者觉得我们在消费他,这很容易引起这种误会。”她说。
虽然距离俞灏明被意外烧伤已经过去6年,而且事实上经过2年多的治疗和恢复后,他也已经在湖南卫视“跨年狂欢夜”上复出,但是他皮肤上的烧伤痕迹还很明显。
出于对被采访者的尊重和保护,易立竞在杨潇几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鼓动下,并在确保有两个方案让俞灏明进行选择后,才决定拨打他的电话确定采访场地。她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小心翼翼地提出死亡体验馆,没想到俞灏明没等她说完就一口答应下来,说“去啊,没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你忌讳谈论死亡吗?”——易立竞单刀直入,对一个从生死边缘走过的人而言,这个问题似乎有些直接得残忍。“我觉得不忌讳,我们不是害怕死,是害怕死得很痛苦。”俞灏明略微思考后给出答案,显然这段经历让他变得更加成熟、更了解生命。
甚至在被问到“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希望回到你人生中的哪一个时间点”时,他的回答是“康复的那个时间段”,原因是不希望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疼”。
▍“没有追问的采访,犹如一个没有被深挖的金矿”
易立竞说:“从专业角度来说,采访是战场,也是舞场。过程中有博弈,也需要共舞。但在此次采访(对话周杰)中,我们几乎一直处于博弈状态,而且我差点儿败下阵来。”
——“你为什么这么容易遭批评?”
——“这句话简直是不讲理的。”
——“不会被人说不懂人情世故吗?”-
——“你那个人情世故是错的,是糨糊,是虚伪的、假的。”
有网友评论说:“易女士随身带的是常规武器,不料到了场上才发现周先生准备的是核武,不承诺不首先使用的那种。能做完这期就很不容易了,也是很好看的一期。”
在这场硝烟四起的采访中,向来对外低调的周杰一股脑儿地把对舆论、对社会、对行业多年的思考,以及对生活、对生命的沉淀倾吐出来,虽然是戒备状态下的、剑拔弩张的、带刺的,但却让观众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周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热闹的观众说“这是来吵架吗?”,看门道的观众会不禁赞叹“易立竞太会追问了,太有立场了”。
易立竞认为,没有追问的采访,犹如一个没有被深挖的金矿。在追问中,她选择压迫式的发问,从而激发被访者争辩的欲望。“我没有攻击你,而是压迫你,让你好好想一想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而且,“3个小时前问的问题,如果(采访对象)还没给到我满意的答案,想给我绕过去是绝对不可能的,我3个小时之后还会回来问他(她)。 ”
她讲到多年前《病人崔永元》背后的故事:采访进行了7个多小时,结束已经凌晨2点,她统计了一下,问出了将近400个问题。
▍“新闻是过往云烟,人性是永恒”
“新闻是过往云烟,人性才是永恒的。”在这堂公开课上,易立竞谈及最多的是人性,这也是为什么她的专访动辄就要持续好几个小时的原因——建立对话场、不停追问,最终是为了探寻真相和探讨人性。
“有人问我说,你怎么能保证这些人给你的就是真答案?我只比观众有一个优先见面权,然后有一个跟他直接对话的状态,我不能保证他们给出的是真答案,但我会不停地追问,在三四个小时之内,哪怕是在撒谎,能逻辑自洽的话我也接受,因为每个人都有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的权利。”
她曾在微博中写道:“在镜头前采访和平时聊天可不是一回事,被采访者要深度思考,作为记者的我要提问、求证对方说出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用词,以便追问;观察对方的每一个表情、动作,以便追问。”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重新打量每一个生命,特别是这些被脸谱化的公众人物。
她还透露,《立场》中周笔畅的一期,不算纪实部分的拍摄和对话,仅专访就一口气进行了7个小时。最后俩人拼的已经不只是脑力,还有体力。“我如果体力再好点儿、能坚持再多一会儿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我已经尽力了。”在这场漫长的对话中,自称不善于表达的周笔畅不说则已,一鸣惊人。
《立场》的10期节目,最早的一期早已于2017年结束录制。已播出节目中,俞灏明一期甚至录制于2016年,距离现在两年多的时间,但是从节目中丝毫找不到时间逝去的痕迹。
因为易立竞一直实践并且成功地做到了《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徐列提出的“人物报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使一篇文章成为一个人物在一段时期内的孤本”。在她看来,这“一段时期”,最少也是3~5年。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