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的娱乐圈开始慢慢成型。人们想要成为影视明星或者歌唱明星,大都需要通过考入电影学院或者音乐学院进入演艺行业。
从老一代的如陈道明、濮存昕、葛优、巩俐等;到如今的一线明星如陈坤、刘烨、周迅、孙俪等都是先进入影视剧院或者电影学院学习,然后有好的影视剧作品支撑,依靠自己出色演技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吸引观众,积累人气,而后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明星。这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升华、自我提高;也是成为明星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
但是,从2003年的《快乐男声》开始,一股选秀风潮席卷了整个娱乐圈,接着又有《超级女声》、《我型我秀》等一系列的选秀节目,很轻松的造就了一批高人气,高热度的娱乐明星。突然间让许多人觉得成为明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一时间无数人涌向众多的选秀节目,好像自己明天就可以成为当红明星。可惜最终如愿的终究是寥寥数人。
而这个时期的韩国娱乐圈已经风靡了整个亚洲,甚至探索出了一套从练习生到演艺明星的"造星"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可以把人看成一件工艺品,从制作配件(企划海选)-组装成品(练习生)-商品上市(正式出道)-推广宣传(出演节目)-卖出商品(成为明星)的一系列过程,就是制作艺人明星的正规模式化流水线。这套流水线为韩国娱乐圈生产了一代又一代的偶像明星。给各个娱乐公司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繁荣了整个韩国娱乐圈。
不少亚洲其他国家想成为明星的少年少女们也纷纷踏上韩国,试图在犹如千军万马的竞争者中获胜而出。中国的少年少女们也不例外,其中最早的韩庚,后面的鹿晗、张艺兴等都成功的在韩国出道,并凭借着积攒的大量人气,退团后回到国内后也是一帆风顺,拥趸者称呼为"小鲜肉",厌恶者认为其造型不男不女,油头粉面,没有男子气概。不论如何,他们都拥有众多的粉丝和话题性,并不需要特别出彩的演技,只要是参演的作品都会拥有极高的收视率和票房,媒体把这种"小鲜肉"称为流量明星。
受到韩国的影响,国内也开始出现众多的娱乐公司,并开始挖掘,培训自己的艺人。受到国内政策限制的影响,众多娱乐公司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造星模式:近几年从《明日之子》、《偶像练习生》、到最终产生近期爆红的“亚太区最美面孔”,并被称为“锦鲤”杨超越的《创造101》等节目,就是娱乐公司探索出的符合国内情况的造星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会越来越成熟,产生的偶像艺人也会越来越多。
这种模式产生的偶像艺人没有特别出彩的影视作品或者歌曲作为支撑。想要保持热度和话题性就要不断的出演各种节目和活动,避免自己会被大众慢慢遗忘,甚至有公司做出了刷数据的不良行为。2018年9月,共青团中央就发声批流量明星数据造假。
流量明星在给娱乐公司和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大的压力,并要有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甚至是由爆红到过气的巨大落差。
滚滚浪潮推动者中国娱乐圈一代又一代艺人的兴起与衰落,人生如戏,只有能演一辈子或者唱一辈子的艺人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大明星。
你认为这些流量明星会有过气的那一天吗?有的话,这一天会是会是多长呢?
本文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