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网综繁荣的当下,一档来自香港的选秀节目《全民造星》成为了许多内地网友的快乐源泉······没有错,真的是“快乐源泉”。
这个节目一点也不适合做下饭综艺,因为随时会爆笑喷饭。
节目赛制并不复杂,先是海选出99人,经过漫长的淘汰(真的,几乎每个人的表演都是完整的,因此这阶段就放了好几集)之后,剩下的50强再分组接受星级导师的特训,然后再选出10位去美国受训,直到产生一位终极偶像,夺得100万港币的奖金。
几期下来,节目因制作规模小而槽点不断,选手采访间迷之像“试衣间”,导师挤在小屋子、围着一张四方桌坐着,犹如随时要开始打麻将;同时节目极具冲突性的设置又相当吸引人,比如它会把瘦高个选手和肥仔选手单拎出来比较,质问他们“你们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成为明星”;节目组还会把长得好看但努力程度一般的人排在前面,制造不公平环境,去看每个人的表现,甚至会把有人买票作弊的事情公布给所有人。
选手们一开始也饱受争议,内地网友笑他们土味“Tony风”,香港观众弹选手的质素参差不齐,连评委也皱眉头到怀疑人生。然而正所谓官方吐槽最为致命,这些都不及节目的“旁白君”文卓森犀利,他的吐槽总是恰到好处、自带喜感,成为观看节目的快乐来源,被内地网友们一致pick“C位出道”,人气甚至高过选手们。
见惯了华丽大制作,这档看来槽点颇多的节目,令许多网友真情实感地爱上了。
在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到,这档节目的异军突起,既是香港电视新力量在大台垄断下的一次奋力突围,也折射了香港新生代偶像的困境。
制作人花姐坦承没有预料到内地网友对《全民造星》的喜欢,“可能内地观众看到的,都是很华丽的舞台、很靓仔的选手吧,大家看惯了一些包装的事情,或者规模的事。而我们很穷,就随意一些。”
花姐以前是TVB的编导,曾制作过很多大型的选美节目,“那些节目很中规中矩,导演要很公平地对每一个参赛者都很好,观众一直看这些节目。我作为制作人就觉得,我们都已经看了十几年的这些了,我想拍些年轻的东西。”
《全民造星》在内地又被称作“港版101”,面对内地媒体,花姐势必要回答一个问题:《全民造星》与《创造101》或者是《偶像练习生》有关系吗?
“完全没有关系,这个只是我们卖创意给老板时的说辞。我们心里知道,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101’的他们是一班很完美的人,他们的目的是造星,然后拍他们怎么努力。然而我们想告诉别人的是,其实有一班大家觉得不太好的人,他们有梦想,我们试下帮他们。整个过程,我们不是想看到他们是不是拿到100万,我们是看他们怎么成长,对一些事情的反应是怎样的。大家目标不同。”
你看了吗?